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开山做祖 » 第24章 天书传世,书灵诞生

第24章 天书传世,书灵诞生

    “哈哈哈哈!”

    袁泽大笑起来,举起酒杯说道:“金秀才,你可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来来来,我们干了这一杯!”

    金玉堂干了一杯,然后问道:“袁大人此话怎讲?”

    袁泽笑道:“我这位丁贤弟,写了一部话本奇书,文墨书局一堆破规矩不给出版,没想到金秀才你正好开了书局,这不巧了吗这不是?”

    金玉堂闻言大惊:“丁举人乃乡试头名,来年金榜题名十拿九稳,殿试面见天子也不无可能,为何要屈尊降贵写话本?”

    丁太初说道:“谈不上什么屈尊降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下早已无心科举,最近沉迷话本之道,金秀才不妨看看再说。”

    说着,把书袋递了过去。

    “我这便拜读一番,两位先喝着,不用管我。”

    金玉堂如获至宝,发现了巨大的商机。

    书写戏文话本的作者,几乎找不出一个举人,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堪称一个天大的噱头,金秀才脑子里已经闪过了十几种宣传方式。

    这位金大少读书上限不高,做生意却称得上奇才,去省城短短一年,已经打开了局面,结识不少达官贵人,混得风生水起。

    “好字!”

    金玉堂一看字迹,赞叹不已。

    很快他沉浸在剧情中,忘记了去琢磨字体好不好看。

    自从吸收了墨宝中的大儒文韵,金玉堂掌握了一种高端文人的能力:一目十行。

    他看书速度比袁泽要快得多,盏茶时间就看到了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金玉堂已经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一边看一边骂:“陆虞侯这卑鄙小人,林教头把他当兄弟,他却背后捅刀子,帮着高衙内欺侮林娘子。还有这高衙内,我淦你八辈儿祖宗!”

    旁边的袁泽,看得一愣一愣的。

    他回想了一下,小半天之前,自己好像也是这副德行。

    袁千总只得和丁老弟碰杯对饮,化解那不可描述的尴尬。

    一段时间后,金玉堂看完了十二回手稿,手不释卷,还沉浸在剧情中:“可惜了,这林冲响当当的一条好汉,堂堂八十万禁军教头,竟沦落到落草为寇。”

    “谁说不是呢,这林教头的遭遇,袁某最感同身受。我辈武夫,拼死拼活,却敌不过某些人一纸公文。”袁泽感触良多。

    “袁大人所言极是,这《水浒传》看似写的是外家武者故事,却道尽了官场险恶,人心叵测,又以兄弟情义让人看到一线光明,细品之下有所感悟,不愧为旷世奇书。”金玉堂一下子找到了知己。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讨论。

    讨论到后面,争起了林冲和鲁智深到底谁更能打。

    正方辩友袁千总,认为豹子头林冲,招式精妙高于鲁提辖,实力更胜一筹。

    反方辩友金玉堂,认为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又能倒拔垂杨柳,正所谓一力降十会,真要拼起命来未必会输。

    丁太初愣是插不上话,感觉这两位老哥正在开一场书友讨论会。

    眼看两人争论得脸红脖子粗,有撸起袖子动手的趋势,丁举人终于开口了:“咳咳,金秀才,我问一下,你有没有兴趣出版水浒传?”

    “啊?”

    金玉堂总算回过神来,一下子清醒了许多,对袁泽一拱手:“大人赎罪,晚生方才失态了。”

    告罪之后,他对丁太初说道:“若能出版此等奇书,实乃我金玉堂三生有幸。丁举人,我也不问后面的剧情,不知这水浒传全文大致有多少回?”

    “共一百二十回。”丁太初答道。

    “太好了!”

    金玉堂闻言大喜:“丁举人,若是一百二十回,不妨分为六回一卷,分成二十卷出版,连载下去利润相当可观。”

    “二十卷的话,每一卷字数太少了,短小无力,看官怕是会戳我脊梁骨。”

    丁太初上辈子被那种短小无力的小说坑过,一下子激发了良知。

    于是他良心发现了:“刚才我和袁大哥谈过,水浒传每十二回印刷成一卷,分为十卷陆续出版,金秀才意下如何?”

    “难得丁举人为看官着想,不过这样的话,少赚了一半的钱。”

    金玉堂露出钦佩之色,滔滔不绝道:

    “丁举人如此仗义,我也不拖泥带水,先谈一谈分成。”

    “时下文墨书局出版的书籍,动辄百八十文起步。我们四海书局讲究薄利多销,这十余万字一册的水浒传,量大份足,单本定价三十文。”

    “抛开印刷费、人工费、宣传费等等成本,每本利润约莫二十文钱。”

    “若是名气不大的作者,卖出一册可分成三五文钱。但丁举人写出此等奇书,又有袁大人力荐,金某万不敢辱没了阁下。”

    “不如我们二一添作五,每卖出一本,丁举人分成十文。”

    听到这话,袁泽给丁老弟使了个眼色:这个可以有。

    袁千总是懂行的,每本分成十文钱,算是很厚道了。

    丁太初有他自己的想法:“听说文人出版书籍,官府要抽税,不知这十文分成是税前还是税后?”

    金玉堂自带社交牛叉症,闻弦歌而知雅意,他懂事了:“换作别人,那肯定是税前。丁举人愿意赏脸,我四海书局蓬荜生辉,此事金某可以做主,代为缴纳税金,阁下所得皆是税后收入!”

    “金秀才痛快,那就这么说定了。”

    丁太初心情大好。

    没搞定文墨书局,却来了个四海书局,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有一说一,以文墨书局的牌面,每本能给他五文钱分成就不错了。

    接下来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双方签订了出版契约,各持一份。

    金玉堂急不可耐了,当天就赶回省城,着手印刷水浒传第一卷。

    ……

    镇邪司的客卿居,是个很特别的地方。

    四合院里非常清净,一般也没人前来打扰。

    丁太初住进去的时候,感觉进了一家招待所。

    袁泽也不回家了,住在他隔壁屋,时刻准备着和鬼蝶郎君决一死战。

    这天傍晚,袁泽把麾下几个得力干将叫来,众人喝了一顿酒,在传播酒桌文化的过程中,彼此混了个脸熟。

    次日中午,丁太初刚吃完午饭回房,天上掉下大馅儿饼。

    系统屏幕中那本《水浒传》天书,自动翻页,首页空白序章上,出现了文字。

    【传世经典,贵在传世。】

    【传世者,传遍世间,教化世人。】

    【先人所著圣贤书,使后人开启灵智,受益匪浅,此乃传世之大功德。话本之中,亦可蕴藏人间大道理,世人读之,心有所感,便是功德一件。】

    【天书水浒传已正式印刷,书灵应运而生。】

    【传世一万册,可孕育一星书灵。】

    【传世十万册,可孕育二星书灵。】

    【传世百万册,可孕育三星书灵。】

    【附注,该天书品质有限,至多孕育三星书灵。】

    望着天书首页序言,少年醉银剑久久不能平静。

    他做梦也没想到,天书里的书灵,直接跟销量挂钩。

    所谓的传世度,按照丁太初的理解就是销量,卖得越好福利越大。

    这次和金玉堂签订合约,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活了两辈子的丁太初,从未像此刻这般热血过。

    一股热血从脚底板,直冲天灵感。

    他找到了孕育书灵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对水浒传有效,也对目前买不起的九十九部天书有效!

    只要水浒传卖出一百万册,他能够召唤出来的书灵,可不止一个潘金莲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