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开山做祖 » 第25章 新一代文道败类

第25章 新一代文道败类

    自从丁太初住进了镇邪司客卿居,临海城又太平了。

    他都怀疑自己是个“和平使者”,等了好几天,鬼蝶郎君迟迟不肯现身。

    值得庆幸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醉银剑还是有收获的。

    四月中旬,一本名叫《水浒传》的话本问世,引起了轰动。

    临海城四海书局门口,正有几百号人排队,个个激动得满脸红光。

    “周兄,你也来买水浒传?”

    “是啊,听说写下水浒传的,是一位神秘举人。周某倒是想看看,天底下为何会有举人愿意写话本?”

    “哈哈,若是堂堂举人写了话本,那便取代了韩青山,成为新一代文道败类,我也是一时好奇来凑凑热闹。”

    排队等候的众人,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有些文人讨论的话题比较文雅,还有些人讨论得就比较粗犷了。

    “淦,昨天中午发行的时候,我没赶上,后来听我表弟说,那水浒传太好看了,他正在磨刀,要去找高衙内单挑。”

    “这么巧?我三弟今早也在磨刀,说是要去跟陆虞侯拼刺刀,还把书藏着不肯借给我看,在下一时好奇来买一本瞧瞧,到底是何等奇书。”

    “刘大少,你也来了?”

    “咳咳,虽然本少爷只念过几年私塾,千字文我还是认得的。听说那水浒传,乃大白话写成,本少爷来试试,我能不能看得懂。”

    “那你可来对了,水浒传中除了人物出场时的诗词,八成内容皆是大白话写成,我就没见过这样的白话文。昨日张某买了一本,看得过瘾,打算再买几本,拿去送给我那两个不爱读书的小舅子。”

    “真的假的,以前的话本,不都是用大雅之言写成,掺杂少许白话么?”

    “千真万确,那《水浒传》实乃旷世奇文,只要识字的就看得懂,堪称有史以来第一部白话奇书。”

    “没错,昨天下午好又来茶楼的说书人田先生,照着水浒传第一卷念了前三回,就让一群茶客热血沸腾,给了不少赏钱。”

    “不可能吧,说书人不都得把话本注释润色,然后再说给那些不识字的大老粗听么?”

    “嘿嘿,水浒传就是这么通俗易懂,基本上不用注释翻译,大家都听懂了。”

    “照本宣科,我也能当说书人了啊。”

    “就是,我上我也行!”

    “……”

    排在最前面买到书的,一个个欢天喜地。

    出门时还藏着掖着,生怕被人抢了似的。

    如此一来,让排在后面的人更好奇了,心想水浒传到底有多大的魔力,难道第一卷开篇就把那些买到书的人给迷住了?

    ……

    几家欢喜几家愁。

    四海书局门庭若市,文墨书局门可罗雀。

    这家金字招牌的书局分号,罕见地冷清下来了。

    平时爱买书的客人,今天患了失心疯似的,全去了四海书局排队。

    这么大动静瞒不过有心人,文墨书局对此很重视,正在进行内部讨论。

    “一夜之间,水浒传卖出好几千册了。”

    “啧啧,好多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行情了啊。”

    “哎,钱掌柜糊涂啊!”

    “你小声点,别被人听见。”

    文墨书局内,一群工作人员小声议论着。

    他们都知道,当初袁泽带着丁举人上门,要出版水浒传,钱掌柜愣神把人给气走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话本属于小众文学,一年能卖出三五万册,就算是难得的畅销书。

    而那水浒传,发行短短一天,销量实在惊人。

    仅仅在临海城,就卖出了几千册,天知道在省城卖出了多少。

    文墨书局这些人都是百里挑一的行家里手,默默算了一笔账,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水浒传必成大热畅销书。

    如果他们参与了这样的畅销书出版,能得到不少奖金,然而钱掌柜断绝了大家发财的机会。

    大家都想问钱掌柜一个问题:你当初到底在想啥呢?

    钱掌柜有苦说不出,他当初何尝不想卖给袁泽一个顺水人情,奈何得罪不起贾思文。

    其实话本审核没那么严格,之所以看也没看水浒传就把丁太初拒之门外,是因为钱掌柜早就受到一条消息:当初在杨柳巷外面,丁太初和贾思文结下了梁子。

    文墨书局的命门,掐在翰林院手里,钱掌柜只不过做出了一个选择。

    他要是帮丁太初出版了水浒传,贾思文有一百种方法给钱掌柜穿小鞋。

    ……

    “这钱掌柜干什么吃的,大热佳作送上门来,他就这么把摇钱树给赶走了,怪不得老百姓都说文墨书局越来越不争气!”

    丁府西厢房,叶晚星正在拍桌子骂娘。

    “公子骂得好,钱掌柜糊涂啊!”

    旁边的秋月,配合地感叹一声。

    叶晚星不再说话,捧着一本装帧精美的线装书,看得入神。

    看到末尾,有一副山水插画,空白处写着作者生平。

    内容十分简短,却很有嚼头:作者施耐庵,本名不详,原是一位举人,满腹才学,乃乡试头名解元。后无心科举,游学万里,集百家之长,著成奇书《水浒传》……

    叶晚星绷不住了:“这金玉堂,做生意有一手啊,挺会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只差明明白白写上醉银剑、丁太初几个字了。”

    旁边的秋月说道:“公子,这水浒传虽是大白话写成,却非同寻常,字句精练,布局缜密,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包租公才十八岁而已,他有如此老练的笔力?”

    叶晚星淡淡说了八个字:“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秋月颔首道:“丁举人文气异常,似乎叛出了儒家,走上了另外一条路。他那独特的骚……文气,莫非就是大白话衍生的全新文气?”

    叶晚星说道:“八九不离十,他闭关一个月所著的,应该就是这部《水浒传》。那家伙走的是著书立传,提升文气的路子,借此突破到了五境,一身骚气都呼在我脸上了,还偷偷摸摸隐藏修为。”

    秋月闻言大惊:“若他著书提升如此之大,岂不是得到了天命认可?”

    叶晚星懒洋洋道:“天道是否认可,取决于能否诞生书灵。”

    秋月恍然大悟:“公子所言极是,若无书灵,终究还是微末小道。外面已经有人说他是新一代文道败类,若无韩青山的本事,他这文道新败类,恐怕活不长久。”

    叶晚星笑了笑:“在你眼里,包租公就这么不中用?”

    秋月见公子心情好,说话也大胆了:“文道败类这顶大帽子,不是谁都接得下的。眼下水浒传虽然红火,正统文人却有看热闹之嫌,抱着戏谑之心。”

    顿了顿,她狠狠补了一刀:“说句不中听的,如今的丁举人,便如那烟花之地的花魁,哪怕红极一时,到头来也不过是个玩物。”

    叶晚星眉头一挑:“别这么早下结论,有史以来第一部大白话著作问世了,包租公开创了一条先河。他文气又那么骚,说不定要给天下人一个大大的惊喜。”

    秋月沉默不语,细品着叶公子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叶晚星放下书本,随口问了一句:“临海城镇邪司那辆公蛟车,何时接受敕封?”

    秋月回过神来,答道:“算算时间,今年夏季便是百年之期,就看什么时候下圣旨。”

    叶晚星略一思索,吩咐道:“去把公蛟车调走,不然借那鬼蝶郎君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袭击镇邪司。”

    “是。”

    秋月也不多问,领命而去。

    叶晚星走到正房,用墨家机关术撬开了房门,趁丁太初不在,他进去搜索了一圈,重点把传单被褥查探了一遍,连床底下都不放过。

    这位叶公子,关注的点和正常人不一样。

    他明显不是在偷东西,更像是在寻找某种痕迹。

    良久,叶晚星喃喃自语:“完全闻不到石楠花的味道,这么纯洁的吗?”

    接下来他关上房门,走到院里老槐树下,表情格外迷茫:“不应该啊,文气这么骚的人,就没点那种爱好?”

    过了一会儿,他又生气了:“存稿到底藏在哪儿,给我看一眼都不行吗?包租公啊包租公,我越来越看不透你了,就让鬼蝶郎君来称一下你的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