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狐仙请留步 » 第二十二章 祭神

第二十二章 祭神

    “奥,刚才辅导员来了,说尽量别偷偷出去玩了,很多地方已经封了。”

    “为什么被封?”

    “不知道,好像是因为这次的失踪,闹得挺大的,已经出人命了,而且咱们大学生的群聊里面已经流传了不少影响广泛的视频。”

    “什么视频?”

    陈旭一听见这话,激动的像一个孩子,双手赶忙从桌子上里掏出他的手机,也不用提莫种他的蘑菇了,递给了旁边的徐宁岚。

    “你们自己看,好像是上清宫那边的,有个网红在那边直播,反正挺邪乎的。”

    他从大学万能互助群里面点开了一个视频,视频模模糊糊,画质中等,不过拍摄的画面一抖一抖的,看的出来当时的人手都握不稳手机了。

    画面虽然模糊,可是视频中里的上清宫,仙气飘渺,云霞生华,颇有道家圣地之风范。

    上清宫是两进庭院,前殿祀“三清”、后殿祀“玉皇”,左右偏殿分祀“三官”和“北七真”,原为东汉郑玄的茅庵,宋代改建为上清宫,后屡有重修,建筑风格为重檐硬山式建筑,古朴有神韵。

    徐宁岚也曾经去庙里祈福,不过是刚来即墨上大学的那段时间,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了。

    视频一直播放着,一开始是上清宫的庙门,向里面沿着几座古朴的殿宇和房舍,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

    这时,拍摄视频的人突然站起来,然后指着手机上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颗开着黄花的银杏树。

    “家人们,心诚则灵啊!你看这银杏,发光了,大家的火箭也赶紧刷起来,象征着的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对对对,老铁太给力了。”

    那个拍视频的人好像要伸手去摸这个发光的花朵,不过被旁边的人制止了。

    只能说是手贱,最好给这人剁了。

    然后,手机上的整座上清宫开始散发出了一种淡金色的霞光,霞光将整个上清宫笼罩在云层下,幻化飞升,好像是在天空上升华出了一道仙人的光影,在屈膝盘坐在宫殿之上。

    很快,只是一瞬间,霞光消散,直播的视频却只是过去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徐宁岚皱着眉头继续看了下去,之后的上清宫好像是突然沉寂了一般,没有多余的光芒,银杏树上的叶子也早就落完,堆落在了地上。

    好像刚才的神迹都是幻影。

    画面颠簸了一会儿,陷入了黑暗,好像是这傻鸟主播和别人推搡起来了。

    视频的最后,徐宁岚看到了一群穿着青蓝色道袍的人,背上置有三清祖师画像,道袍延伸到小腿,纹有各种充满灵性的神话动物图腾。

    他们团团围住上宫里来祈福的游客,拿出来了几张纸单。

    “诸位三花聚顶,五气朝元,身心顺理,万事皆允。”

    “你们凭什么抢我的手机。”

    视频里面又传来了嚣张的叫喊声,看的徐宁岚皱了皱眉头,他对于这种傻鸟嗤之以鼻。

    那几个道士也没有惯着他,轻描淡写的说道,脸上的表情就好像在注视一条蛆虫一样,不怒自威,掏出了一个棕皮本子的证件,上面写着一层字,不过徐宁岚看的不是很清楚。

    “你已经触犯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从这里等着吧。”

    视频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陈旭把手机拿了回去,叹了一口气说。

    “这主播虽然很脑残,不过有一说一,那视频确实很邪乎。”

    “辅导员上午来咱们宿舍了,学校据说重视,他说不止这座道宫,包括其他寺庙,城里的景区,上山的路,还有一些出海的港口,海上的岛屿,几乎都被政府封禁管制了”

    “咱们辅导员愁的头发又掉了不少,千叮咛万嘱咐,说千万不要出去浪,不要晚上独自一人,更不要去一些被封禁的地方。”

    徐宁岚的脸上瞬间挂上了一层恍然大悟的表情,这个消息他也是刚刚知道的,看来政府对这些事情也有防备。

    他一边心里想着,一边不断的消化自己今天得到的消息,顺便还从碗里面扒拉了几口米饭,大米的香味让人非常满足。

    有了狐狸面具之后,徐宁岚吃嘛嘛香,啥也不挑。

    “咱们学校失踪的那几个人呢,找回来了吗?”

    “挺奇怪的,好像是六个人就回来了一个,不过什么事情都忘记了,现在从警局里面回来了,然后从心理咨询室被老师搞了一天。”

    陈航一脸后怕,好像失踪的人是他一样。

    “幸亏当时我没有出去浪,要不然这一天天的搞得,也打不了游戏了”

    张兴云躺在床上,好像葛优大爷一样,好奇的问了一句。

    “你怎么知道的?”

    “贴吧里面都炸了,新闻里面也有,不过好像这几天确实不太平,失踪了很多人,警方也没有头绪。”

    “甚至还有人说,从后山里面看见了很多尸体,还有挖到的很多石像,和一些尸体碎片,不知道是不是传言,不过辅导员千叮咛万嘱咐,特殊时期千万不要外出活动,更别去封禁的地方。”

    “别聊这个了,你赶紧吃饭吧!”

    张兴云脸色又变得有些不好,他现在浑身发凉,莫名有些难受,后背上面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有些担惊受怕的他,用筷子弄了几口淋着酱汁的黄焖鸡。

    张兴云无奈的刷起了手机上的短视频,不知道是美女小姐姐还是其它,可能是想用这种方式来转移思绪。

    徐宁岚见此,也没有说什么,毕竟他没有经历过张兴云的诡异,自然也无法做到设身处地,只能从提高身体素质,尝试解锁狐狸面具的奥秘入手。

    他搬来了一个木头的小凳子,面对着摆上桌子上的各种食物,就像是礼佛的信仰者一样,非常郑重虔诚。

    “我要开动了。”

    陈旭调笑了几句。

    “徐老师,你这是要吃人参啊!你桌上摆了这么多,喝的完吗?别浪费,喝不了让我帮你分担。”

    “我在安抚小米的情绪,让它更加美味。”

    “6”,陈旭直接无语了。

    “放心,我铁定吃的完。”

    徐宁岚想了想,又到卫生间里面好好的洗了一次手,用一块干净的肥皂把手洗了两遍,甚至连手指缝里面也揉了很长时间,直到最后手上的水都擦干净,才回到座位上。

    吃饭之前,他又摸了摸面具,把面前的第一份粥打开。

    碗里面盛着黄黄的小米粥,口味清淡,没什么别的味道,只有一股米的清香味。

    粥上面还有一层米糊,据说是小米粥里面最有营养的精华,小米油。

    以前有这么一种说法,小米是金米,大米是银米,可见小米的身价之高。

    小米是五谷中养生保健的佳品。中医认为,同是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就越强。

    故天生万物,独厚五谷,五谷中粟米最佳。

    粟米又称小米、谷子、粟谷。小米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得土气最厚,为脾之果,最养脾胃。

    小米味甘、咸,性凉,味甘色黄入脾胃经,味咸入肾经。小米乃五谷之首,既养先天之本——肾,又养后天之本——脾。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称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可以补虚、健脾、和胃、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