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弹药也是药 » 第二十八章 丙六

第二十八章 丙六

    欢乐的时光总是会迅速溜走,不知不觉间火车到站了,安德烈再一次下车取水。

    火车站正在广播着有关战争的最新消息,福尔斯坦的前线形势不容乐观,艾斯卡利亚的陆军部队仍不知疲倦地撕扯着福军的防线,无数临近前线的福尔斯坦城市化为了废墟。他想起了将军的嘱托,母亲在等着他回家,部队也在等着他回去——人民需要他。

    安德烈打水归来,却发现列车已经启动了,此时苏拉正在车厢里熟睡着,丝毫没有意识到再见正与他渐行渐远。

    安德烈心急如焚,拦下了一位农庄大妈开的小拖拉机,在雨中奔赴下一个车站。

    但拖拉机行驶这种泥泞的弯曲道路上,怎么可能追得上几乎直线全速行驶的火车呢?

    他最终还是来迟一步,当他赶到下一站时,那列货车早就开走了。

    安德烈像是丢了魂似的,失落地在火车站四周游荡。恍惚间他听见天桥上有人呼喊着他的名字,抬头一看,居然是苏拉!

    原来,苏拉为了等他,特地在这一站下了车,正以为自己再也见不到安德烈了,未曾想此时刚好遇见了他。

    二人喜出望外,互相诉说着不期而遇的喜悦。

    他们找到一处水井,在旁边歇息着,苏拉意外发现安德烈包裹里藏着一个女士头巾,不禁黯然神伤,安德烈却说,那是送给母亲的礼物。

    苏拉又重新欣喜起来,她又问起了那两块香皂的来历。

    安德烈这才想起战友的嘱托,恰好这里就是亚历山大的家乡利佩茨克。他拉上苏拉,向高尔基大街跑去。

    这座城市一个星期前被艾斯卡利亚的轰炸机重点空袭过,整个高尔基大街都被炸了个稀巴烂。

    一番打听,才从亚历山大的邻居老太太那里得知亚历山大妻子如今的住处,在一幢保存完好的公寓楼里。

    但谁能想到,屋子里的是局促尴尬的一男一女,他们意外撞破了亚历山大妻子的婚外情。

    直率而单纯的安德烈道明来意,放下香皂后和苏拉愤懑离开,还没下楼,安德烈意识到了什么,冲回去把那两块香皂拿了回来。

    邻居老太太和他们说过,亚历山大的父亲在轰炸过后几乎一无所有,正住在一所学校里临时搭建的难民营里。

    他们赶去,将这两块香皂送给了亚历山大的父亲

    得知儿子尚且平安,老父亲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拜托安德烈,不要把自己目前的处境告诉亚历山大,他不想让儿子为他担心,还请安德烈转告儿子,他的妻子也很好,正在家中期盼着他的归来。

    二人心情复杂,又赶赴到火车站,耽误安德烈的事情形形色色,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发往目的地的只有一辆军列,着军装的女列车员不允许身为平民的苏拉上车。安德烈让苏拉说自己是他的妻子,但苏拉不愿意。

    苏拉没有办法,让安德烈先走,安德烈不愿意,他想到了什么,脱下自己的军大衣和军帽,为苏拉穿戴好。

    平民姑娘苏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名飒爽又质朴的女战士。

    混乱中,二人顺利登车。军列上挤满了混乱的福军,二人依偎在车厢的连接处,踏上了旅途。

    他们靠得是如此接近,一丝情愫在他们心中荡漾,但他们什么也没说,只是羞涩而含情脉脉地看着对方。

    火车到达了苏拉的目的地,就在分别之刻,苏拉才道出实情,说她根本就没有什么飞行员未婚夫,此次旅途是为了来看望自己的姑妈。

    列车又在此时启动了,急忙之下安德烈奔跑着跃上车厢。苏拉不顾安危,跑起来追着火车,向他挥手道别。

    此时安德烈才想起,他们还没有给对方留下通信地址,否则这一别就是永别!

    他连忙朝着奔跑的苏拉大声呼喊,但呼喊淹没在火车的巨大轰鸣声中。

    苏拉笑着挥手致意,二人惜别。

    安德烈走了,苏拉独自一人站立在月台上,她觉得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在月台上来回踱步,又几度回首,列车消失的方向只有空空荡荡的铁轨向远方延伸,那个男人不会再回来了。

    安德烈同样心头苦闷,车窗外是一排排挺拔的白桦林,白色的树干映入他的眼帘。他又想起苏拉来,她那青春活力的身影在他心头久久不去。

    单纯而又迟钝的安德烈这才意识到,自己早就爱上了这个年轻漂亮的姑娘。他萌发着下车去找她的冲动,但他不能这么做。

    (六瑟:真是让人悲伤的场景,这毕竟是取材真实的影片,不会出现狗血煽情的桥段,他们再也不会见面了。)

    (莲棠:怎么会悲伤,只是有些遗憾而已。)

    忽然一声巨响,火车紧急刹车,在一座大桥前缓缓停下,原来艾斯卡利亚空军对这座大桥发起了攻击,数座水泥桥墩被彻底摧毁。

    列车也陷入火海之中,孩子的哭喊声、女人的尖叫声此起彼伏,作为一名思想正确的人民战士,安德烈想都没想,奋力救助着受难的人民群众。

    历经一夜,四周狼藉一片,到处都是哀嚎着的受伤群众,附近的战地医院紧急抽调了医务人员进行救治。

    这里离安德烈的村庄只有六公里了,桥梁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修好,情急之下,他找了几块被炸烂的木料,造了个简易木筏渡江,过江后又用身体拦下了一辆农用卡车,心善的司机同意载他最后一程,向安德烈的村庄驶去。

    他下了车飞奔回家,但房门紧锁,他移步邻居家,邻家女孩卓雅告诉安德烈他的母亲正在田间劳作。司机当即决定送佛送到西,叫二人上车,向田间开去。

    而此时的母亲也得到了邻居的通风报信,焦急地向家中奔来。

    他们在田间小道相逢,二人紧紧相拥,却又无语凝噎。

    司机师傅和卓雅望着二人,同样微笑却默然——没人想打扰这无比宝贵的重逢。

    周围的村里人都围了过来,同样沉浸在母子重逢的感人氛围中。

    母亲拉着安德烈的手,说要现在回家给他做顿好吃的——一如安德烈小时候那样。

    但安德烈苦笑着摇摇头,说自己已经没有时间了,并为自己不能为她修补屋顶而道歉,他必须立即返回部队,将军在等他,人民在等他。

    母亲愣住了,反复询问着他,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回来了马上就走,就不能让自己多看看他吗。

    安德烈心中作痛,张了张口却什么也无法说出口。

    这一路上碰见了太多太多的意外事件,已经耽误太多时间了,他别无选择,必须履行自己对将军许下的承诺。

    他颤抖着从怀里取出头巾,为母亲戴好。

    母亲只是抱住他,哀求他不要走,脸上划落一滴泪来。

    (六瑟眼眶有点湿润了,明明是丝毫令人不意外的自然桥段,却蕴藏着如海一般的深沉情感,情绪汹涌而来,她差点落泪。)

    母子二人都很悲伤,但,别无办法。

    母亲最终还是放开了双手,说自己会一直等他,请一定要回来。

    远处司机不停按着喇叭,安德烈只能小跑上车。同时不忘向母亲挥手,说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母亲目送安德烈离开,如雕像般伫立在这条乡间小道上。

    在之后的无数岁月里,她无数次像这样站在这里,眺望着那个方向。

    安德烈不会再回来了,影片开头就提到过,战士此去一别,永远被埋葬在他乡。

    (六瑟最终还是没忍住,泪水落了下来)

    (六瑟:啊……好悲伤。)

    (莲棠:你不应当悲伤,悲伤注定发生,都是被安排好的。)

    (六瑟:是啊,影片里的悲伤是人为制造的,可是现实里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悲伤呀,这总不是人为安排的了吧?)

    (莲棠:哪怕是在现实,悲伤也都是注定的,是被安排好的。)

    (六瑟:安排好的?被谁?)

    (莲棠:谁知道呢,理性秩序?宇宙本身?亦或是其他不可名状的东西……熵增定律你应该知道吧,宇宙的铁律之一。)

    (六瑟:明白,任何封闭系统,整体的混乱度只会无限增加,愈发趋向于无序的状态。)

    (莲棠:没错,你有想过吗?宇宙无序又残酷,生命的出现本就是逆熵而为,是与宇宙规则对立的。无数小分子按照规律构成了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又进一步按照规律构建着生物组织,一步一步下来最终堆积成了生命——上述所有秩序与规律的复杂集合体。)

    (六瑟:没错,我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上学到的生命起源是这样的。)

    (莲棠:无序的宇宙本就对有序的生命充满了恶意,宇宙中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拒绝着生命的存续,生命又为了生存在进化中建立起使自己感到痛苦的功能。)

    (六瑟:所以说生命感到痛苦是必然的?)

    (莲棠:没错,生命就是苦痛的化身,生命中承受苦痛与悲伤是注定的,悲伤都是安排好的。)

    (六瑟:原来是这样啊……

    (莲棠:所以,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值得悲伤的,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六瑟:那……你怎么也在哭呢?)

    (莲棠:因为确实很遗憾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