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宋 » 第一百零四章 青瓷会(七)

第一百零四章 青瓷会(七)

    许家父子真正第一次意义上的怕了!

    在此之前,陈博瀚的四个儿子都未曾给他们这种感觉。

    陈曦一颦一笑,都宛如一把尖刀插进他们的胸口。

    这耀州城许陈罗三家鼎足而立,迟早都会被吞并,谁家吞并谁家,并未得知。

    这是发展的规律,没有办法躲避,想要强大,就必须依赖于每一代人,稍有差池可能就落后于人。

    随着瓷器赏析完毕,这十八件中的十七件瓷器渐渐都是精品。

    对于陈家最后的汝窑天青色瓷片,则是褒贬不一。

    可对于那些商人们心里也已经有了数,究竟作何打算,采购那些品类,此时也有了答案。

    除了瓷器,诗词佳作便是这青瓷会的后半部分。

    文人士子的诗词之比,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可孰好孰坏,这么多人肯定能分辨的而出。

    许家和罗家瓷器面前的诗词已达快三四十首,而耀州的文人士子似是暗中约定好似的。

    陈家的瓷器前,竟无一首诗词!

    这原因其一乃是顾正浩暗中策划,煽动其好友。

    其二加上杜家暗中作梗。

    其三许家和陈家本就有着人脉资源。

    这一下子都是将陈家晾了起来,而陈博瀚此刻也看出了局势,朝着家中人吩咐几句。

    这若是真的无一首诗词,那脸上倒过不去。

    先前往年还可凭借陈曦或者陈博瀚的能量,可今年陈曦又拒了耀州几位大户人家的公子。

    这些公子也都是傲气凌人,也自然不会舔着脸,再去巴结陈家!

    这倒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情况!

    到了诵读的时候,先从许家的诗词开始,诵读的乃为耀州城德高望重的画家卫子笑。

    为人出身卑微,可因赵佶喜画,遂开科取士,卫子笑以一手绝世画技跻身翰林图画院之列。

    他名气不大,几位学生却声名远播,最有名的则是翰林张择端,自幼潜心读书、习画,青年游学于京师。

    他被卫子笑发现绘画天赋,便收入门下,后张择端也位列翰林图画院供职,以《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最为神品。

    卫子笑为人低调,终日山泉竹林,荒野寻鹿,为觅奇景,跋山涉水,目的绘画技艺更加炉火纯青,返璞归真,接近自然。

    耀州才子多有拜访,可终寻觅不得,只因为这次是吴弘泽相邀,他才前来助兴。

    他来诵读,大家自是信服。

    他拿起许家瓷器面前的诗作,便诵读起来。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这首词诵读完毕,众人纷纷发鼓掌。

    此词在今夜绝对算得上是上乘,二楼的明镜先生和隐士溪醉先生两人有说有笑的聊天,探讨着这首词的奥妙之处。

    接下来便是几首诗,称得上好诗,但算不得惊艳。

    “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双鬟绿发齐,多笑蔫红落。穿竹过西斋,问字时偷学。娇慵不惯羞,同倚阑干角。屈指数元宵,灯火堪行乐。”

    二十余首后,并未有诗词第一首词那般惊艳。

    直到卫子笑看到接下来这首词,光看第一句,便觉得今夜最佳诗词,应该要诞生了,他朝着二楼看去,陈显峙客气道:“卫老,是否是遇到好诗词了,这我们可都等着与您一同赏析呢。”

    韩涟也笑道:“看卫老这般,定是有好诗词啊!”

    卫子笑已经七十五高龄,比两人都要年长,尊称卫老,自是说的过去。

    卫子笑喝了口茶,随即合辙音律,吟诵起来

    “此词调寄解语花,我便慢慢念来。”

    “风销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花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解语花仅是上阙,刚念诵完毕,现场便安静下来。

    诸位才子相互看去,都在寻找作的此词之人。

    的确这首词仅凭上阙,就足以留名青史,尤其是以元宵节为题,绝能得了前十。

    在场的十有八九皆文采深厚,尤其是韩公、陈显峙、明镜先生、溪醉先生……可都是墨怀若谷、在诗词造诣上也极为不凡的人。

    此词,起笔三句写灯火!

    第一句‘风销焰蜡’,仅仅一个销字,展现了通红的蜡炬在风中被烧残销蚀。

    第三句‘花市光相射’,骤然而起,描绘了元宵灯火愈燃愈旺。

    第二句‘露浥红莲’夹在两句之间,得虚实相映之妙。

    焰蜡是真,红莲是假!

    风销焰蜡为写实,露浥红莲则近虚。

    虚实之间,十二字便写出节日的繁盛,又展现新春生意。

    整个上阕既写了天上的月光舞女,又写了人间的灯火舞女。

    天上人间,难以分辨,人神共乐的元宵盛景,实乃奇妙无穷。

    看着场中之人纷纷交谈,他随即继续开口,现场悄然寂静下来,都在等着下阕内容。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帐,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下阕完毕,韩涟等人纷纷从座位上起身鼓掌。

    此首解语花绝对为今夜折桂之词!

    “这是耀州那位大才子,竟有如此手笔。”

    “未想到我耀州才子有如此藏龙卧虎之辈。”

    “这首词,自为正道词宗,不论是用词还是抒情都为上乘!”

    “怕这首诗,要在这耀州城轰动几日,人人争相吟诵。”

    “这首词,放眼整个大宋朝的词史也算得佳词神!”

    不得不说,这首解语花今夜却着实出尽了风头。

    随着卫子笑念着词作者的名字,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顾正浩。

    “原来是顾兄,可真谓没有看错人啊!”

    “未曾想到正浩贤弟竟然写出了此种词作,先前早知道聚会时,让他多即兴几首才是。”

    而顾正浩此刻正朝着陈曦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