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捉刀遇仙 » 第四十四章 魇术

第四十四章 魇术

    杨判司又让顾长风带着他去楼上饮酒的位置详细勘验了一番,证实了顾长风所说的细节,见没有更多的收获,就下楼来,此时刚好孙家的公子接受完问询,出门被自家马车接了,上车之前,看到了顾长风,给了顾长风一个苦笑,然后裹着大氅上车走了。

    此刻虽是宵禁,但是周围的武侯竟然当做没看见一般。

    杨判司命人把尸体运回府衙,此时入夜已深,在场的还剩下二十多人没有问完话,殷六娘和殷九娘还有那个徐寂也不见了踪影,想来是刚才在楼上勘验的时候,三人已经接受完问询回去了。

    看着尸体抬进马车,杨判司忽然转头问顾长风:“顾兄弟,此时已经宵禁,你若没有去处,跟随杨某回府衙暂住一晚吧。”

    话语中看似询问,但是却不容置疑。顾长风深知此人尚未相信自己这个外来者,要留自己再观察几日,也不好拒绝。

    难不成自己回去接上章宇连夜翻城墙南下?可是这案子本来就和自己无关,现在要是突然跑了,岂不是主动背这口黑锅?自己还指望着继续当捉刀人弄点钱办事,被一个州通缉还不够么?

    顾长风只能等到半夜所有人问询完毕,然后和众人一起回到了府衙。

    顾长风回去后在值班的班房里凑合了后半夜,刚到凌晨有些许睡意的时候,忽然班房里又喧闹了起来,顾长风睁开惺忪的睡眼,看着班房里进进出出十分匆忙的武侯和衙役,顿时觉得又有事发生了,连忙拽住一个人问了起来。

    “又死人了!这次孙家的孙旺也死了!”

    顾长风心头一动,孙?不会是昨天一起喝酒的孙公子吧?顾长风挠挠头,赶走了宿醉的不适。

    没过多久,一个武侯过来请顾长风去前厅,顾长风随便洗了把脸就跟过去了。

    前厅站着数人,当中两名绯色官服的老者最为显眼。

    一名脸颊消瘦山羊胡子的正是济州刺史刘洵,旁边另外一人五十岁上下,圆脸微微的有些胡须,气色却不太好,应该是淮州刺史任谦。

    旁边围着四五位青绿色官服,应该是淮州在职的主官们都到了,那杨判司和昨天的另外一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也在其中。

    杨判司见顾长风到了,朝两位刺史微微行礼。

    “任刺史,刘刺史,此人是在缉凶办案上颇有造诣的捉刀人顾长风,这次案子下官也想带他前去勘验。”

    见到两位绯色官服的人,顾长风瞬间就想退出去,他已经猜到了很可能是济州刺史。

    这位济州刺史虽然未曾谋面,但是通缉自己的文书是济阳县通过州府发下去的,虽然这种文书州刺史未必亲自看过,但是自己总归是个通缉犯啊!

    这岂不是自己送上门来?

    没想到那位脸颊消瘦的刘刺史,听到顾长风的名字后连眼皮都没动一下,顾长风顿时有些忐忑,寻思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个机会开溜了。

    旁边的圆脸任刺史却微微朝顾长风颔首,顾长风连忙行礼。

    任刺史语气有些虚弱,让杨判司带队,前去孙家实地勘验。

    淮州的孙家,是济州孙家的分支,孙家又是河北道五大世家之一,这个案子淮州刺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更何况昨天刚死一人,今日又死一人,且两人曾经同席饮酒,若说巧合,这也太巧了。

    这次一行人中跟了一队府兵来保护众官员,浩浩荡荡或骑马或乘车,前往了城西的孙府,而任刺史以身体不适为由却没有同去,反而是刘刺史跟着一同前往。

    刘洵本想今日启程返回济州,但是听闻本地贾家和孙家的嫡子相继而亡,相隔甚至不到六个时辰,顿时心思一动,原本联合各个州府说动朝廷让各大世家出钱出力修缮河道这件事眼看是办不成了,似乎这个命案又增添的新的变数。

    孙家虽然是河东五大世家中最弱的,但是也最适合作为突破口,如果从命案中能抓住世家大族什么把柄,并以此要挟,可能用不着上奏朝廷拨款,自己就能凑足修河道的钱款。

    淮州孙府在城西最热闹繁华的地段,这里有一条从济水引出来的河渠,这河渠修得很宽,两边种着柳树随风要摆着,沿着河渠边上的街道,店铺栉次鳞比,甚至还有一座高大的青楼妓馆,外面彩旗和锦缎加上扎成簇的鲜花,显得极为华丽,只是时候尚早,还不见开门迎客,在河面上甚至有两艘花船。

    而孙府从店铺之间绕进去,是一套数个院子组成的大宅子。孙家据说是做家具和木材生意,挨着河渠,自然是方便运输走货。

    顾长风扫视了一下队伍,发现大多数青壮年都在路过青楼的时候投过去异样的眼神,只是有的人掩饰极好,只有三个人例外。

    一个是杨判司,一个是刘刺史,另外就是刘刺史身边的一个高大的随从,顾长风定睛一看,这哪里是什么随从,竟然是那青玄子道士换了一身随从的衣服跟在左右!

    这!这贼道士怎么跟来了!顾长风和这人曾经在济州北面的鲁县有过一面之缘,不知道这道士是否认出来自己。

    自己怀里还有暖阳宝玉哪。

    看来真需要找机会溜掉了,顾长风瞥了一眼始终不离自己十丈之外的杨判司,心头拧成了一个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