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 第五十五章 临战

第五十五章 临战

    秦历一千三百一十七年三月三十,午后。

    看着城下正在列队的后秦大军,晋城城墙上的盘古军士卒每人都眼露坚定之色。仿佛已经彻底忘记了,仅仅在不到一天前,自己的心里其实还在打鼓。

    一些盘古军士卒盯着城下的敌人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又回头看了看城内。

    就在城墙下十步之外,数不清的百姓脚下放着各种各样的物什。

    有成捆的箭矢和封装好的火油这类守城物资,有用木棍、绳索做成的简易担架,还有一些甚至就是刚刚拆卸下来的房梁和门板。当然,还冒着热气的烙饼更是被一筐筐的装好。

    最前面的百姓自己都很熟悉,是昨天刚刚赶到的山中亲人。在他们身后,还有不少还有些陌生的晋城百姓。所有人都和城头的自己一样,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着开战那一刻的到来。

    士兵收回看向身后目光,又忍不住的看向了不远处的城门楼,那里飘扬着刚刚才升起的盘古军大旗。

    目光再往下移,旗杆下手握腰间刀柄,挺立如山的是自己的大帅!

    自己和兄弟们以前都喜欢叫他大头领。大帅这个称呼刚刚出现的时候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样叫起来感觉有些不习惯。不过叫了几天之后就觉得这个称呼确实比大头领更加威风!

    虽然大帅在正式场合总是让大家伙叫他将军,说那才是他正式的职务。

    职务是个啥意思?自己虽然在夜校里学过,却到现在也还是感觉迷糊。还是叫大帅带劲!

    嗯!怎么听都觉得比大头领带劲!

    哦,对了!夜校也是新词儿,意思在夜校里也讲过。

    球势!这夜校里教的新词儿还真多!

    哦!哦!哦!

    夜校里还说了不让骂脏话!

    这话不能不听,因为是大帅当先生时亲口说的。

    话说回来,大帅平时和自己一口锅里吃饭的时候也是一嘴的脏话嘛!

    想到这,这个名叫方大德的盘古军普通士卒脸上不自禁的就露出了笑,耳边好像响起了大帅坐在自己身边嘴里一边嚼着饭一边吹牛骂人的声音。

    晋城北门城门楼上的唐笠正在看着城下快要准备好的后秦军,身边站着二十个亲兵,身后还站着几十个随时准备出发的传令兵。

    他突然好像感觉到了有人在盯着自己一直看,下意识想左一转头,一下子就和不远处的一名士卒对上的目光。

    唐笠认得那个名叫方大德的士卒,影响最深的就是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实际上他能叫得出所有盘古军将士的姓名。

    方大德见到大帅突然转头看向自己这边,然后他就确定自己的目光和大帅对上了。

    看着大帅对自己笑了笑还点了一下头,方大德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脑海中想起了很多大帅曾经说过的话。

    再一次把目光从身后城里百姓的身上收回来,方大德的心在呐喊:“俺娘就在人群里,俺看见她了!”

    重新望向城外敌人的眼神已经无比的坚定,其中还夹杂着狼一般的凶狠。

    “俺本来还有个弟弟,逃难的路上被娘送给了别人家,换回来一个妹妹。”

    已经十五岁的方大德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什么事情他都已经懂了!

    易子而食这种事他很小的时候就见过。那时爹还活着,还小的自己有些不明白那些乡亲为什么那么做。

    后来爹被胡兵进村抓民夫时杀死了,是为了把胡兵从自己家地窖引开被从背后射死的。

    自己虽然没有亲眼看见爹死的那一幕,可就是知道爹被杀死时的情景。

    胡兵走后,娘带着自己和五岁的弟弟从地窖里爬出来,草草的把爹埋起来后一家人就开始向东逃难,去找传言中秦人自己的队伍。

    路很远,从家里勉强翻找出的那一点粮食很快就吃完了。

    然后自己小时候不明白的事情就发生在了自己一家身上。

    娘心软,留下了换回来的妹妹。

    自己一点也不恨这个妹妹,虽然她换走了自己的弟弟,也没能让那时已经饿得只有“吃饭”这一个念头的自己吃上一顿肉,自己也从没很过她。

    自己总觉得她就是自己的弟弟,就连长得都越来越像了!虽然妹妹是个女孩儿。

    娘做的是对的,无论是换走弟弟,还是留下妹妹。

    错的是胡人!是胡人杀了自己爹,抢走了自己家所有的粮食!

    是他们逼得娘把弟弟送给别人家当做食物吃掉的!

    方大德打骨头缝里认为大帅说的这话对!

    如今天杀的胡人就在自己眼前,自己要报仇!给爹和弟弟报仇!也给娘报仇!

    虽然城下也有很多秦人,但他们在为胡人打仗,那就该杀!

    当然,他们要是投降,自己也可以饶他们一命。要是真心想加入队伍,自己也当他们是兄弟和战友。

    这是大帅讲给自己和其他人听的道理。大帅说的话一定不会错!娘也这么告诉自己。

    嘿嘿!战友!又是一个夜校里学来的新词儿。

    不过这个词儿自己觉得好,和兄弟一样,比啥“同袍”好!一听就能明白是啥意思。

    和方大德一样想东想西的人很多。

    虽然如今盘古军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见过血的老兵了,但陌生的守城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第一次经历。

    尽管每个人都意志坚定,没有任何一丝畏惧,紧张总归还是没法子完全避免的。

    “呜~呜~呜~”

    突然响起的牛角号声打断了如方大德般想着各自心事的盘古军众将士的思绪。瞬间收敛心神的他们只一两个呼吸间就完全没有了任何其他的念头。

    此时所有人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杀敌!

    攻城的后秦军从被抽调起,一切准备就都很仓促,赶到晋城城下时什么攻城器械都没有。常理来说应该花费至少一天时间尽可能的打造攻城器械。

    可是统军将领李浩很清楚时间对于此时的后秦军来说有多宝贵。

    不但前线大军即将断粮,自己带走这七千人也绝不仅仅意味着前线兵力少了七千。

    出发时梁大帅千叮咛万嘱咐自己不要拖延,早一天夺回晋城,打通大军后路、续上粮道,大军就少一分战败的危险。

    于是,李浩只让士卒们花了两个时辰制作了一些最简单的云梯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攻城,完全不顾大军的疲劳和离天黑并没有多久的时间。

    促使李浩作出这个显得外行的决定的原因,除了己方情况的危急以外,还有就是打骨子里对秦人战力的不屑。

    如今盘古军的存在对于秦魏两方来说都已经不陌生了,尤其是后秦一方。

    不但因为盘古军打劫后秦一方的次数更多,这次大战最初的导火索就是盘古军这颗小火星点燃的。如今连西并州的很多百姓都听说了盘古军的名号,近在咫尺的后秦军东北部军要是还不知道也太草包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秦魏两军仍然没有太过把盘古军放在心上。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胡人骨子里对秦人的轻视。

    秦人丢失北方两百多年,对于如今做主的胡人,尤其是占据北华夏后出生的胡人贵族子弟来说,秦人就是任人欺凌宰杀的绵羊,甚至连绵羊都还有所不如!

    绵羊被杀的时候有些还知道挣扎反抗一下,秦人却只知道求饶和哭泣,就连逃跑的勇气都没太多。

    听族中长辈说过,以前秦人也反抗过,甚至有几次规模还挺大,却全都被打败杀光了!

    秦人已经多久没有过有组织、成规模的反抗了?

    反正李浩觉得自从自己出生起就从没遇到过。

    现在这支什么盘古军传的玄乎,细想之下打的都是偷鸡摸狗的伏击和偷袭。

    为什么从来没和正经官军正面打过?还不是他们自己都知道根本就打不过!

    至于有四千人驻守的晋城是如何被他看不起的盘古军打下来的?

    李浩觉得一定还是用了一些见不得光的龌龊手段。说不定晋城里还有他们的奸细!

    当然,柳成信那个混蛋草包的无能肯定也是一个原因。

    李浩已经想好了城破之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了。

    除了当务之急的续上前线大军急需的粮草物资,还有追究无能守将的责任。

    等到前线稳定下来之后,自己一定要屠城!

    就算不把城里的秦人都杀光,也要杀掉至少一半!只留下最强壮的继续干活!

    看这些低贱的秦人还敢不敢再有其他心思?

    还敢从贼!

    甚至等到大军打赢了上党之战,占了并州灭了北魏之后,自己一定向大帅提议秋后算账,将剩下的一半秦人也杀光!

    就在李浩自己在心里恶狠狠的意淫的时候,守城的盘古军却迟迟没有一点动静。

    看在李浩的眼里无疑又是秦人懦弱无能的一个明证。

    晋城城墙之上,所有盘古军将士却都丝毫没有疑惑,原因战前他们每一个人都被告知的十分明白。

    敌人刚发起进攻时的距离一定很远,自己急着动手完全就是瞎忙活。

    城外的地上已经提前标好了许多不起眼的标记,大帅的中军会在敌人进入自己有效的攻击距离时及时下达命令的。自己只要等着命令就行了!

    就算传令兵不到,自己还能看中军旗号,甚至听战鼓也能估摸出大概什么时候就应该发起攻击了。

    唐笠对自己眼神很满意,不同于梦外那个世界的自己是个四百多度的近视眼,这里的自己拥有着足以媲美神箭手的完美视力!

    心里虽然也有些焦躁和紧张,唐笠却紧绷着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他知道一定有无数双眼睛正在看着自己,自己的一切表现都会对其他人的心态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

    城外的地上从距离城墙四百步(约520米)开始每隔五十步就有若干个石头堆砌的标记。这种标记在外人看来就是一堆毫不起眼的杂乱碎石堆,只有摆放它们的人才能将其和满地都是的其他杂物区分开来。

    之所以从四百步开始摆起,是因为晋城作为大城,城墙上是有那种需要七八个人才能操作的床弩的。这玩意居高临下的最大射程就是四百步。

    不过当一手举盾一手抗梯的第一拨攻城后秦军跨过四百步标识的时候,唐笠只是举起了右手却迟迟没有落下的动作。

    因为这只是意味着敌人进入了己方远程武器的最大射程而已,算是个提醒吧。

    根据之前的实操验证,在这个距离上床弩根本没有任何准头可言。即便此时己方守城人手中已经有不少原后秦军晋城守军加入也是一样。

    直到敌人即将跨过第二批距离标识后,唐笠才猛地挥下了早已抬起的手。

    身后的传令兵立刻齐声大吼:“床弩齐射!”脚步却丝毫未动。

    北门城楼顶端的令旗兵听到声音,立刻三人一组开始有规律的挥舞手中又大又长的令旗。

    其实用不着等待唐笠下令,负责操作床弩的军官心里都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扣下自己负责的床弩机扩。这是盘古军的老规矩了,战前尽可能的让每一个战士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目标和任务,这些军官也都能认得出城外地上自己亲手摆出的标识。

    当最前排的后秦军士卒刚刚跨过三百五十步标识的时候,第一轮齐射的粗大弩矢正好射到。时间虽然拿捏的算不得太精确,却也已经十分惊人了。这不但和盘古军已经提前演练过有关,更和这种战斗任务提前充分下达到每位士兵有关。提前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士兵执行命令的效率绝对要比临场依令行事的士兵高得多。

    床弩的仰角是提前设定好的,操作的士卒只用左右瞄准就好,因此虽然操作还是生疏,准确率却并不比经年老手差多少。

    城下一阵“砰砰”、“哗啦哗啦”的巨响,后秦军攻城部队最前面两排只管举盾的士卒战线瞬间被破了好几个缺口。

    粗大的弩矢将他们手中的巨盾击碎后势头不减,将持盾的后秦军整个人钉死在了地上。个别角度好的甚至连穿两人,更有一支将目标拦腰一击成了两段。

    发射完毕的盘古军士卒顾不得和其他战友一样欢呼,丝毫没有耽误的就开始重新绞弦上箭。

    同样没有欢呼的还有唐笠,虽然表面上波澜不惊,他却在心里忍不住的叹息:“毕竟还是冷兵器啊!威力再大也就是一锤子买卖。这要是大炮的话,就算是实心弹弹跳几下也能造成更大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