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 第五十六章 盘古军初守晋城

第五十六章 盘古军初守晋城

    面对城上第一波攻击造成的伤亡,城下的后秦军虽然微有骚动却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在后方响起的牛角号声中加快了前进的速度。

    床弩威力虽大,上弦却十分费事,因此射速很慢,就凭城墙上的那二十几部根本形不成持续火力。

    后秦军中军,李浩见到城墙上弩炮射击后,眉毛微微皱了皱。

    并不是因为那微不足道的伤亡,而是弩炮射击意味着果然有城中守军投敌了。不然就凭那群乱民,哪里会操作这很多正规军都没使过的床弩,还第一下就射的这么准?这群狗奴才平时也没见到这么能耐!

    城上的床弩只连射了三轮就停了下来,这也是提前就演练好的。前三箭根本就是试射,顺便让新手们实战适应一下。

    提前定好角度的他们真正的任务还没开始呢!

    直到攻城的后秦军冲到距离城墙快百步的时候,二十几部床弩才重新开始发射。这回的战果还比不上前三轮,因为虽然距离近了力道随之加大,可发射角度也大了,每一矢命中后就只能干掉一个敌人。

    不过计划中这些床弩的任务也不是杀敌,而是破开敌人紧密连在一起的敌方盾阵。

    床弩的重新射击就是信号,城墙上的弓弩手紧跟着就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一百步的距离已经进入了居高临下射击的普通弓弩的绝对有效射程了。密集的箭矢穿过被打乱的盾阵,瞬间就给敌人造成了很大的杀伤。

    看到这一幕的唐笠不禁转头看了身边的阎一民一眼,心中感叹幸亏有这人出主意,不然敌人密集的盾阵绝对能够挡下绝大多数己方射出的箭矢。

    这人绝对是个守城战的行家!

    对方感觉到唐笠的目光,只是点了点头,脸上的表情都没什么变化。

    此时的唐笠也没工夫细琢磨,同样点点后就收回了目光,将心神重新放在了眼前的战局上。

    后秦军盾阵一破,再次组织起来形成开始时的那种严密程度就没那么容易了。城墙上的盘古军弓弩手乘机持续不断的对其造成着杀伤,重点自然是扛着攻城梯的敌人。

    等到后秦军好不容易再次组织起规模小了不少的盾阵后,城墙上的床弩又开始射击了。

    于是,这第一波足有千人的后秦军攻城部队在距离城墙还有四十多步的时候就溃散了。丢下两百多具尸体和根本没机会竖起的攻城梯,向后奔逃的后秦军又被城上的盘古军撵着屁股一阵射,又留下了小二百条性命。

    这些人还没逃回本阵又挨了一直在怒吼着“不许逃”的督战队的一顿招呼,连射带砍的又倒下了百十人,结果最后活下来的也就只剩一半了。

    这幸存的五百人还没回到本阵就被逼着再次转身,和第二波一千人一起再次发起了进攻。

    这次不用扛着长长的攻城梯,后秦军攻城部队的速度倒是快了很多。而且也不再用像之前那样结成大片的密集盾阵来保护扛梯同伴,分散着举盾狂奔的他们被射中的几率倒也大大减小了。

    因此直到重新冲到之前丢下的攻城梯位置前,盘古军的战果都不是大。

    不过攻城敌人的好日子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他们最后还是需要聚集起来扛起攻城梯的。

    晋城的城墙有三丈高,也就是差不多十米。攻城梯的长度自然要比这长,至少有十几米。用新鲜砍伐的粗木做成的十几米梯子得有多重?想抬起来人少了根本没有可能。

    于是之前的情况再次上演,床弩先行、弓弩跟进,然后攻城的后秦军就大批大批的倒下了。

    不过这一次攻城的后秦军显然是知道逃跑也没活路,因此咬牙顶着不断攀升的伤亡最后还是把攻城梯竖了起来。

    在那之前,盘古军这边也开始出现了伤亡。

    拼死冲到距离城墙五十步后,城下的后秦军弓箭手也开始向城上放箭了。这个距离已经进入了仰射的有效射程,虽然抛射的准确率并不是很高,但也总也让之前没有受到任何威胁的盘古军有了损伤。

    尤其是后秦军中的那些羌人,他们中的有不少箭法极准又臂力过人之辈,可以直射命中那些没什么防备经验的盘古军。

    而且正经的攻城梯可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搭在城墙上的梯子。这玩意的顶端不但有轮子,还有两个巨大的铁钩。

    操作它的士兵只要把顶端抬起一些顶在城墙上,从后方用力推就能很容易的滑上城头,城墙上的守军根本没办法阻挡它顶端的铁钩牢牢勾住城头。

    顶着盾牌顺梯而上的后秦军面对城墙上射来的箭矢,反倒要比站在地上时还要安全一些。只要把盾牌顶在头顶就能挡住绝大部分的正面攻击,盘古军想要对其造成伤害只能射他们的侧面。

    但这种专门攻城用的梯子很宽,足够两人并排攀登。有经验的士卒用不着用手辅助攀爬,再两人一组相互配合,一左一右在身侧竖起另一张盾,就能挡住大部分的侧面攻击。

    至于武器则或藏在盾后,或用牙咬在口中。

    当然,守城的一方面对这种情况也不可能束手无策,弓箭不好使还有滚木和礌石呢。

    此时晋城之内也忙乱了起来。第一次经历守城战的盘古军不可避免的有点无措,毕竟还是演练的时间太短。

    打过一年仗的盘古军老兵都这样,提供后勤支援的城中百姓就更乱了。

    开始的时候己方只是放箭,需要补充上城头的物资较少,百姓们虽然慌张却还算有序。

    等到敌人开始登城后,城墙上物资的消耗速度陡然增大。滚木礌石可不像箭矢那样,扛上去一捆就能射上一阵子,那玩意扔起来可是相当快的!

    当然,物资消耗得飞快也有盘古军守城士卒的功劳。手忙脚乱的他们砸起来根本就是没有节制只管扔,很多都给浪费了。

    运送的人一多,秩序很快就乱了。尤其是城墙上开始出现伤亡之后,这些没打过仗的平民百姓看着就在自己身边哀嚎的士兵和已经不动的尸体,手脚立刻就不可避免的开始发软。

    就算是在山里经历过简单训练的那些盘龙谷百姓,都有不少慌得开始平地摔跤,个别人甚至忍不住开始呕吐,更何况是原晋城城中的百姓呢?

    好在盘古军提前安排了两百人维持秩序,再加上盘龙谷的百姓毕竟是经过事儿的,和盘古军士卒配合得也好,这才算是保证了城头的物资勉强不缺。

    城里乱,城外更惨。毕竟守城的一方还是占很大便宜的。

    盘古军将士手忙脚乱是因为实在没有守城经验,但勇气是绝对不缺的。大占便宜的和城下敌军对射很快就占了绝对上风,没一会儿就彻底压制了城下的敌军弓箭手。

    少了敌人唯一的远程威胁,盘古军将士也很快适应了新的交战模式,镇定下来之后的他们给敌人造成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不过后秦军也不是草包,主将李浩也是久经战阵的宿将,果断的再次投入一千兵力攻城,意图乘着对手生疏慌乱一鼓作气攻上城头。

    这一千人冲上来后,守城的盘古军立刻压力大增,有几处甚至被个别悍勇的敌人登上了城头。

    虽然缺口第一时间就被堵住了,登城的敌人也很快就被围杀一尽,却清楚的说明了苦战是形势已经不可避免的形成了。

    唐笠感觉到了身后传令兵的骚动,却依然面无表情的一动不动。

    晋城作为数万后秦大军的物资基地,各类物资十分充足,唐笠自然不会只有目前使出的这几板斧。

    不过唐笠咬着牙决定暂时先不使出后招,因为他觉得时机还远远未到。

    到目前为止敌人只投入了三千人,其中一千人还是新支援上来的,后备力量相当充足。

    己方虽然混乱,但实际上伤亡并不大,而且看得出将士们正在飞快的适应新的战斗模式,形势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唐笠在等,咬着牙在等。

    既是等敌人投入主力,也是等己方再多适应一点,更是在等那个使出杀手锏的机会。

    还有就是,唐笠看看天色马上就要彻底黑了,估计今天的战斗也很快就要结束了。

    果然,就在唐笠还在想的时候,城外的后秦军吹响了撤退的号角。

    ......

    晋城以北十里,后秦军大营。

    李浩并没有把营寨扎的距离晋城太近。

    作为己方大军的物资集中地,李浩知道城中的各类物资有多充足,所以围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据他之前的观察,对手的战斗力并不是像表现出来的那样弱。虽然仅仅一个多时辰就被己方数次登上的城头,更多的还是对守城战的不熟悉导致的。

    仔细观察之下,从敢战程度和搏杀技巧来看,对手的士卒并不比自己这边差。

    想想也是,真要是一帮不堪一击的乱民,就算是偷袭也绝攻不下晋城。

    结合之前对这支自称盘古军的敌人的一些耳闻,显然对手更加擅长山林作战和平原伏击、突袭。今天应该是他们第一次打这种守城战,生疏一点倒也正常。

    自己能看出的东西,对手的主将肯定也能看出,肯定会找机会用自己最擅长的打法来对付自己。

    营寨扎的近了,对手趁夜偷袭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其实李浩心里是很希望对手那样做的。既然预料到了,自然就有应对的方式,甚至还能设下陷阱乘机取胜。

    所以他才选择十里这个距离,不远也不近。

    再近一点对手很可能会怀疑,也不利于己方布置,反应时间也短;再远一点对手可能就会觉得太远,不敢夜袭了。

    不过李浩也没报太大指望,毕竟仅从偷取晋城这一件事情来看,就足以证明对面的主将是会用兵的,不一定会上这个当。想要夺回晋城,还是得靠实打实的厮杀!

    李浩心里最大的忧虑还是时间的紧迫,作为上党前线主帅梁昌的心腹将领,他对大军目前面临的危局是很清楚的。

    自己要是迟迟不能夺回晋城,前线的失败基本就是注定了的!

    别的不说,粮草就已经坚持不了几天了。

    真要那样,自己可以绕晋城而逃,看样子城中的那什么盘古军也无力出城追击。

    可前线的主力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

    正在猛攻的北魏军可不会任由大军撤退,趁势发起总攻是一定的!

    大军一旦溃散,数万北魏军衔尾追杀之下活下来的能有几人?

    想到这,李浩的就不自禁的浑身一抖。因为他太清楚那将是多么灾难性的后果了!

    帐帘掀起,一个亲兵快步走进来报告说人都到了。

    李浩点点头,让人都进来立刻开始军议。大军实在是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今日的攻城战只打了不到两个时辰就因为天黑不得不停了下来,不过对后秦军来说并没人觉得是失败。

    本就是试探性的攻击,能一鼓而下最好,做不到也算是摸了摸对手的底。

    军议一开始自然是通报损失,总战损是近千人,其中战死六百,其余是短时间无法再次上阵的伤兵。

    这个损失并不小。

    主要原因一是晋城城防器械太过犀利,虽然守城的人差了点,第一波攻击没靠近城墙就损失惨重了。

    其二是李浩太过心急了。当他看到第二波攻击对方就乱了之后,下意识的就想把试探进攻变成强攻,想要一鼓作气夺回晋城。结果因为攻势太猛增加了伤亡。

    不过不到两个时辰就数次登上城墙的事实极大的刺激了后秦军众将,他们一致认为对手根本不会守城,明日必能夺回晋城。

    李浩倒也没有和手下们想法相左,只是心中有一个隐隐的忧虑。

    看今日开战初期对手的反应,应该是准备的很充分的,对守城的各种手段也不是一无所知。可为什么到了己方攻城梯竖起后就一下子混乱和生疏了起来呢?

    到底是露了原形?还是故意为之?

    如果是后者可就麻烦了!

    要知道,因为时间仓促,己方攻城用的攻城梯根本就是简陋的不能再简陋了,甚至严格来说都不能称之为攻城梯!

    今天的情况,即便是更擅长进攻的李浩自己,就知道很多种守城的大招!

    比如滚油,比如纵火。

    万一对手是在故意藏拙,可他们在等什么呢?

    等自己投入更多兵力,好一次性造成更多伤亡?

    有可能。

    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些守城常用的招数又不是只能用一次!

    借机练兵?

    看起来倒是有点那个意思。

    可哪有这么练兵的?就不怕玩儿砸了,被自己乘机攻下城池?

    见和其他人商量不出什么章程来,李浩不再去管他们的七嘴八舌,独自陷入了沉思。

    难道是拖延时间?

    这个念头一起,李浩立刻就出了一身冷汗!

    难道盘古军和北魏有勾结,就是想把自己这支反攻大军拖在城下?

    好像之前城里的对手确实是袭扰己方粮道的次数要多上不少!

    真要是那样,那北边......

    已经脑门出汗的李浩情不自禁的抬头看向了北方上党的方向。

    收回目光的李浩已经作出了决定,喝止了手下的讨论,立刻开始下达命令。

    大军连夜打造工程器械,明日北东南三门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