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马嵬坡开始 » 第二十八章 长安收复后续

第二十八章 长安收复后续

    唐军从安史叛军手中收复了长安,李亨把禁卫军改组以后,给远在蜀郡的唐玄宗写了一道奏章,奏报长安收复的消息,同时请李隆基择日重返长安。奏章的核心意思是:“奉迎上皇,自请归东宫以遂子道。”

    这么虚伪的奏章李隆基怎么能信?唐肃宗给唐玄宗上书的时候李泌就断定:“上皇不来矣。人臣尚七十而传,况欲劳上皇以天下事乎。”果然,唐玄宗看到这份奏疏后就表示:“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东矣。”

    于是李泌乃为群臣通奏,具言天子思恋晨昏,请促还以就孝养。看到这份奏疏,李隆基不得不回来了,因为即使李亨再虚伪,李隆基也不能把儿子置于不孝的境地,因此他回来了。李隆基“喜曰:‘吾方得为天子父!’遂下诰戒行。”

    那么为何李亨执意要将唐玄宗接回来呢?有三点原因。

    孝道不可丢,虽然亲情在皇家历来是奢侈品,但该做的样子必须要做。既然长安都已经收复,李亨把唐玄宗李隆基接回家尽孝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古代君王以孝治天下,一国之君必须以身作则。话又说回来,父子俩一年多未见,要说彼此不想念也是不合常理的,如果父亲真的客死他乡,李亨的责任就大了。

    在身边安心,李亨迎回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二个动机就是将太上皇安置在自己的身边,有利于控制。都说皇帝和太子之间的关系微妙,其实太上皇和皇帝也是一样。李隆基做了44年太平天子,创造了历史少有的“开元盛世”,天下百姓、朝内朝外哪个不敬仰万分?

    就冲这种威望,李亨就不得不顾忌。即使李隆基没有复辟的想法,但如果其集团有人有想法,甚至四川被叛军攻破而胁迫了太上皇,李亨要如何是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唐玄宗李隆基带在身边,这样才放心。

    流程必须走,收复长安后,李亨的威望其实已经树立了起来,按理说他已经不必担心唐玄宗李隆基的势力了。但有些流程必须走,那是因为李亨属于自立,虽然李隆基也下诏书承认了他的皇位,但那毕竟是在乱世,有些礼仪还是要顾及的,这时大家就会看到两位好演员的表演了。

    同年十二月初,李隆基从成都千里迢迢地回到关中。李亨带上御用的车马仪仗,亲自前往望贤宫接驾。见到儿子后,李隆基人取来黄袍,亲自披在李亨(当时穿着紫袍)身上。李亨匍匐在地,一再叩首推辞。李隆基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李亨推辞不过,才勉强穿上黄袍。

    次日,车驾启程回京,李亨亲自为玄宗整理马鞍和缰绳,并扶父亲上马,然后又亲手为父亲牵马。没走几步,玄宗连忙阻止了他。李亨这才乘上自己的坐骑,在前面为玄宗引路,可一路上却不敢走驰道(御用大道),而是始终靠边而行。玄宗一看儿子这架势,那戏码演的太好了。

    于是玄宗就对左右说道:“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当然了,这话必须大声说出来,好让前面的肃宗李亨听见,向他表示示好之意。不然不就白费了一番心机?李泌说:“玄宗失国得返,宜痛自刻责以谢天下,乃以为天子父之贵夸左右,是全无心肠矣。”

    其实是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在李隆基那个位置那个情况下,自己必须做出这场戏,否则自己估计连命都可能没了。他不是没有心肠。他现在是太上皇,寄人篱下,只有装出心满意足毫无野心的样子才能平安度过晚年。

    回到长安后,李隆基也十分识趣,主动住进了兴庆宫,而李亨上表要回东宫居住,请李隆基住大明宫,李隆基宗一一驳回了。

    从此,李亨的地位彻底的稳固了,虽然这一过程显得十分虚伪和矫情,但没办法,这就是古代礼仪,禅让必须三辞三让做足戏份。

    所以说,唐肃宗李亨让唐玄宗李隆基回长安基本就是基于这三个目的。其后父子两人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但这多数是下面的人作梗而已。

    安史之乱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不仅是那些朝堂宫廷内外的政治人物,还有帝国的文化精英们。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王昌龄、岑参等在这个盛世和乱世之交的遭遇,也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

    作为一名伟大的诗人,在安史之乱前后,李白还是一个特别想当官的人,但是,李白自己不知道,他在政治上的才华相当有限。

    李白进宫做了李隆基的文学侍臣,感觉很得意,但李隆基知道李白的特长是在作诗,并没有什么理政能力,因此李白没有得到重用。李白又因此感觉很失意,黯然离开了长安。

    但是李白想当官的念头一直没有破灭,所以才有了安史之乱之后犯下的一个昏招——投奔永王,这个昏招直接让李白陷入困境。太子李亨自行继位称帝之后,李隆基给另一个儿子永王下了一个诏书,让他起兵,欲利用永王来制衡李亨。很多明眼人都知道,永王起兵是皇室的内斗,这个事儿不能碰,碰起来是很危险的,而且永王起兵实属名不正言不顺,虽然得到了李隆基的授权,但这时候的皇上已经是李亨了,而李亨对永王也是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李白投奔永王,就是陷入了一个政治漩涡。永王很快就败了,李白就成了李亨朝廷的一个叛臣,于是一路逃窜。因为李白诗名在外,有不少人帮他求情,李白并没有被严惩,但是后来也还是被发配了。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就是李白在得知自己被赦免之后高兴之余写下的。

    杜甫的境遇跟李白差不多。他在安史之乱前做了一个很小的官儿,窘迫到连家都养不起,儿子都饿死了。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当时的诗名并没有那么大,没法跟李白相比,更别说王维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破圈,连叛军安禄山都不知道杜甫。

    这也可以说是杜甫的“幸运”,因为不知名,他就没有成为俘虏。后来,杜甫逃亡的方向很准确,逃到了凤翔,投奔了李亨。李亨这个时候正在招兵买马,看到有人来投奔,他很高兴,于是给杜甫授予了一个不错的官职,叫左拾遗。所以杜甫在历史上被称作杜拾遗。

    这个官职是杜甫一辈子当过的最大的官儿。但好景不长,杜甫进入了李亨朝廷没多久,宰相房琯因为身上有太上皇旧臣的强烈色彩,被李亨猜忌而被贬官。此时,杜甫站出来仗义执言,被李亨当成同党而贬官,从此人生颠沛流离,成为了所熟悉的那个杜甫。像李白一样,杜甫陷入了皇室内斗的漩涡之中。贬官之后的杜甫,写下了很多关于安史之乱的诗篇。造化虽然弄人,却也给了杜甫进行文学创作的灵感与素材。

    王维的际遇很奇特。他当时才是帝国最有名的诗人,而不是李白,更不是杜甫。在长安失陷之后,王维就成了安禄山的俘虏。由于王维诗名很盛,安禄山并不想杀他,只是逼他投降,并且封他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儿。王维从了,从此成为叛军朝中的一个政治花瓶。王维这个政治花瓶没做多久,命运又跟他开了玩笑。叛军占领长安一年多,李亨就收复了长安,王维却没有被叛军带走,又成了李亨的俘虏。

    李亨准备重罚王维,但是王维实在是太有名,有很多人帮他,而且,王维在安禄山那里确实也没做什么坏事儿,另外王维的弟弟也是名官员,愿意以弃官为哥哥赎罪,所以王维最终也没受太大的影响。

    朝廷和文坛原谅了王维,但是王维自己一辈子没走出这个内疚的情绪。王维晚年一直在反思,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舍生取义,怎么就做了俘虏。这种反思折磨着王维,使他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