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高武纪元,从猎户开始 » 第22章 路遇贼子

第22章 路遇贼子

    夏末的余热影响着初秋,空气中弥漫着火热。

    这让人体感不适的温度,干燥且闷,头戴斗笠的陈言青,才刚走出来没多久,额头已经开始出汗。

    “秋老虎是真的凶,早晚还有些凉快,中午闷热的,要命,小麦还有十多天就能收割了,希望到时候不这么闷热。

    不然就现在这天气,吃不消割。”

    他一边感慨着,一边加快脚步,争取早点进嘎旯子山。

    走近后,山上原先有些树上苍翠的枝叶已经开始有些冒黄,没了夏天的生机勃勃,倒也增添了一丝温和。

    但大多数的树叶还是跟夏天时候一样的绿,一点没受到秋天到来的影响。

    陈言青在林间走着,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时不时能看到好多野果子由于太过成熟而脱落在地,散发出一股腐烂的气息。

    不久后,这些掉落的野果子就会变成土壤的肥力。

    秋天,林间的猎物们都出来觅食,准备吃的肥肥好过冬或者找储备粮以备过冬。

    不多时,陈言青射中了一只八十米内的野兔子,掂量了一下,还算肥,装进背篓的麻袋里。

    他继续行走在林间,走了许久,也没发现大点的野猪,不禁想到:“这……条件3里的三百斤以上的野猪,这么难找的吗,从开始进山到现在,碰到最大的一只也才将近三百来斤。

    难道是在里面的山,才有这么大的?”

    陈言青想到这种可能性后,祈祷着:“希望不是在里面的山中,要是的话,那我这初级射手等级不是被卡住了,箭术的精进空间没了?”

    “再等等看,不过准备工作要先做起来,提升下拥有技能的等级,即使要进去,也得以最强姿态进去,毕竟里面的山,大家都说危险,不能轻视。”

    他决定怎么做了后,一边捡着些掉落在地的树枝,放进背篓里,一边找寻着猎物。

    可惜,运势不佳,只射到一只野兔子,背篓里却放满了柴火。

    就这样又过去了十多天,收获的日子来临了。

    这天,温度适合,阳光不燥,微风正好。

    离起床已过了一个多时辰,陈言青并没有进山去打猎,而是和母亲董小香头戴斗笠,脖子上围着一块布,手中拿着收割小麦的工具——镰刀。

    他手中还拎着个小木桶,口上盖着一块布,好像有什么神秘的东西放在里面。

    来到田间。

    此时,已经有村民在自家田里弯着腰,收割着小麦。

    家里田多的,上到六十多的老头,下至十来岁的小孩,真是家里能干活的全部都出动了。

    农民靠天吃饭,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除非科技真的很发达。

    收割的时候需要抢时间,今天是个好天气,保不齐明天或者后天突然一场大雨下来,那真是毁天灭地,到时候,哭爹喊娘都没用。

    趁着好天气,都希望快点收割完田里的小麦,那样的话心中的担忧也会少点。

    陈言青把小木桶放在一处阴凉的地方,走到一方田的田埂处,放下手中的草绳,母亲董小香则是往另外一边走去。

    他弯着腰,一束束的收割着小麦,割完一束,就放在一边的草绳上,方便等会捆绑起来。

    一边割的过程中,两人会观察麦穗怎么样,挑选出颗粒饱满、有光泽、色泽偏黄的,放在田埂上,以便和田里其他小麦区分开。

    这些特意挑选出来的小麦,用来当作来年的种子。

    慢慢的,陈言青的一旁堆起了一坨坨的小麦。

    虽然经过三次身体强化,天也不热,但长时间的弯腰,简单,重复的动作做多了,汗水一滴滴的从脸上滑落到田里。

    陈言青时不时的直起身,舒展下腰的同时,用脖子处围着的布擦下脸上的汗水。

    继续弯腰,重复着动作。

    “儿,休息会,喝口水。”

    还在干着的陈言青听到母亲董小香的呼喊声,连忙回答道:“好。”

    他直起身,双手扶着腰,扭动了几下,看着一旁田里,草绳上堆起的一坨坨的小麦,心中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陈言青和母亲董小香坐在一处田埂上,旁边放着从阴凉处拿过来的小木桶,掀开上面的布,从里面拿出放在井水里的水葫芦,“咕噜噜”的喝了几大口水。

    休息片刻,两人刚准备继续开干。

    这时,二妹王小玲哄睡着弟弟王草,也来到田间,带着母亲董小香刚才出门前热好的大馒头,喊道:“娘,大哥,吃馒头。”

    快速吃完,又喝了口水,两人继续干了起来,此时,二妹王小玲头戴小斗笠加入到干活队伍当中。

    只不过她干的活是把割好放在草绳上的小麦捆绑起来。

    又过去了几个小时,陈言青割完这一方田的最后一束小麦,直起身,看了一眼。

    一方田里只留下长短不一样一截小麦秆,此刻,腰的酸痛感都减轻了许多。

    这一方地,两人割的差不多多。

    他是靠着经过强化了的身体,基本都没怎么休息过,母亲董小香是靠着日积月累下来熟练的动作。

    二妹王小玲在早些时候已经回家,去照顾在家里的弟弟王草。

    不过田里割好的小麦,已经被她捆绑了一大半。

    两人休息片刻,喝过水,开始分工工作,母亲董小香继续进行捆绑,陈言青则是回家把借来的木轮小板车推了出来。

    他从小板车上拿过木扠把一捆捆小麦轻轻的放在板车上,母亲董小香完成捆绑后,也拿过一把木扠,把田里远处的一捆捆小麦放到他的附近,方便装上车。

    一小板车装满,用麻绳捆绑好,推着运到整理出来的空地上,把小麦平摊开来,铺在空地上。

    两天的时间,家里的两方地全部都收割好了,比其他的村民家快多了。

    地少的优势在此时体现出来了,活少。

    接下去一连几天都是好天气,这是上苍给予这群勤劳的最好的礼物。

    大部分的村民家里田都收割完了,拉到各自提前准备好的场地,铺好,晒下。

    经过几天的强劳动,身体上疲劳远不如丰收带来的喜悦。

    金色麦田说丰年,喜上眉头待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