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明末开始生存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源之地

第一百九十三章 桃源之地

    连云镇有神仙坐镇的传闻,在叛军前来攻打连云镇之前,一帮叛军首领就听说了。

    对于连云镇有神仙的说法,叛军们是将信将疑的,他们对连云镇是粮仓肉库的传说,却深信不疑,因为他们一路南下时,从劫掠的几个商人哪里,证实了消息不虚。

    在粮仓肉库的消息面前,神仙的传说就不算啥了,古代的社会,最不缺的就是神仙传说,缺的是能让人活命的粮食。

    下书吧

    一直比较强势的李九成,瞥了下首说话的人一眼,语气不满的说道:“啥球神仙,真有神仙,咱们都打到他家门口,也没见其露头,都是一些糊弄人的玩意儿,夺了码头上的海船,破了这个镇子才是正事。”

    这时,一人接话说道:“想攻破这连云镇,单靠拿人命填可不行,大伙也都看到了,这个镇子的城墙太高不说,还是砖包墙,没有重炮,是轰不开城墙的。”

    提到重炮,旁边的一个人随口说道:“登州城内火炮多,可也搬不过来呀。”

    这时,叛军首领之一的张文焕开口说道:“孔大哥,咱们没有南下之前,孙抚台派人来说的招降,我看可以考虑,只要咱们能进了登州城,是降是反还不是咱们说的算,登州城内火炮多,守城也便利,还有水师海船这条退路,另外,登州城内,还有咱们原东江镇一些兵将,想找帮手也容易些……。”

    对张文焕的话,账内的人大部分都认同,只有李九成的儿子李应元说了一句:“要是城内的那些人不愿反明,登州可是死地,到时,进不了城,再被人一堵,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一直沉默不语的孔有德,听了几人的话后,开口说道:“回登州也是一个出路,虽会冒点风险,可总比做流匪要强。”

    挥手止住了李九成的开口,孔有德继续说道:“回登州府诈降,那是最后的出路,现在,还是要想法把这连云镇打下来,这连云镇不比登州差,有粮有船,只要占了这连云镇,也不怕朝廷的围剿。”

    作为叛军中的最高武官,孔有德的话得到了所有人认同,就连叛军中的老资格李九成和李应元父子,也没有表示反对。

    接下来,众人就齐心商讨怎么攻破连云镇,以及占了连云镇后,对连云镇内的那些好东西怎样进行分配。

    说道连云镇内的好东西,一名外形粗狂的汉子高声道:“孔大哥,各位兄弟,这忙活了半天,也有点饿了,先搞点连云镇的鱼干海菜,开两瓶山阳泉酒,垫吧垫吧肚子……。”

    汉子的话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几个人立即在大帐内支起了席面。

    席面上,其它的食物需要工夫烹制,连云镇出产的陶罐装海鱼罐头和腌海菜,那是打开就可以食用的。

    都是一帮厮杀汉子,也没那么多讲究,打开罐头,倒上酒,就直接吃喝上了。

    吃着腌制的海鱼海菜,喝上了两口山阳泉酒,有人就感慨道:“这连云镇出产的腌制海货就是好,当年在皮岛,咋就没想到做这些海鱼海菜呢!。”

    听了汉子的感慨,年纪最大的李九成看着汉子怼到:“你这个憨货,在皮岛时你没吃过腌制的海鱼吗。这连云镇腌制的海货,整个大明都是独此一家,别人根本就没法仿制。”

    看着众人对腌制海鱼海菜停不下嘴,刘九成蛊惑道:“想把这挣钱的法子拿到手,就要先攻破这连云镇,下次攻城,诸位可要尽心出力啊。”

    众人都点头称是,嚷嚷着,明天攻城,一定会一鼓而下。

    但他们的美梦,很快就被惊慌失色跑回来的探马打破了。

    一名神情慌乱的探子,跑进大帐后,喘着气禀报到:“报,报告将军,去攻占码头的兵马被打败了,败兵正向大营而来……。”

    听到探马的禀报,账内的人顿时惊住了,问清了情况后,众人一时默然不语,顿时感觉,席面上这些抢来的海货和山阳泉烈酒,都不香了。

    虽然事情出乎了意料之外,但他们这些人经受过很多次失败,听到兵败的消息,也都不是太惊慌。

    要知道,当年在辽东面对后金兵时,他们这些人,被后金兵追着屁股跑已经习惯了,对于败仗,适应能力很强。

    很快,孔有德就开始发号施令,“李守备,你先带一部人前去接应,警醒一点,要是稳定不住阵脚,先把老兄弟接应回来。”

    “遵命”,李应元领命出了营帐。

    孔有德继续命令道:“其他人,各自归队,整顿好兵马,摆好阵列迎敌。”

    等到带兵的都出账后,孔有德对留在账内的李九成说道:“李老哥,为了万一,后勤这一块,你还是要先准备好,要能随时走人。”

    李九成只说了句“将军放心”,随后向孔有德抱抱拳,也匆忙出了营帐。

    孔有德站在空荡荡的营帐内,愣了片刻后,高声喊道:“来人,给本将披甲……。”

    本来就乱哄哄的叛军营地,在各自首领开始整军备战后,更是到处都喧闹了起来,你东我西的纷乱了半天,才形成几个歪扭不齐的军阵,随着各部上官的不停号令,才慢慢的排出迎敌的阵列。

    还没等大营的叛军完全展开阵势,前后两批叛军的败兵,已经从远处溃败回来。

    先溃兵一步回来的,是前去接应败兵的李应元,他纵马奔回叛军大阵,来到中军后,也不下马,直接神情慌张的对孔有德说道:“将军,对方的火力很猛,兄弟们挡不住,对方几千人全是披甲兵……。”

    孔有德听了李应元的禀报,来不及吃惊,派出去的前后两批叛军,已经溃败回阵列前。

    为了不让败兵冲击自家的军阵,孔有德派出几百名骑兵,连冲带杀,才让溃败回来的兵丁绕阵而走。

    没有了溃兵的阻挡,追击溃兵的兵马,渐渐显露出真容。

    指挥着两个作战团,一路驱赶叛军溃兵的王贤才,在几里外,就用手中的千里镜,提前看清了叛军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看到对方主力想以逸待劳,王贤才立即下令,命令各部减缓追击速度,一边追击,一边调整好队形,同时传令落在后面的炮队,加速前进,跟上追击的队伍。

    训练有素的民团,得到命令后,在各自上司的带领下,只前行了一里多地的距离,两个作战团就在运动中完成阵列的排布,又前行一里,落在后面的五个炮队也回归了阵列之中。

    此时双方已经只隔不到三里,叛军已经处于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内。

    又前行了半里地后,王贤才停止了前进,迅速调整了一下阵列,并做好了防备对方骑兵冲击的准备。

    由于王贤才的及时下令,让准备用骑兵冲击一下对方的孔有德,把将要发出的命令又憋了回去。

    看着远处队列森严甲坚兵利的民团兵,孔有德扭头看了看李九成父子,眼神很是不满。

    刘九成父子看见孔有德那不满的眼光,当然明白孔有德是什么意思,这是在在埋怨他们,当初极力要南下夺连云镇的错误决定。

    刘九成父子面对孔有德的埋怨,他们也很委屈,内心很是无奈:“不知道想抢夺的对象,居然有几千训练有素的披甲兵啊,要是早知道的话,说啥也不能来啊!。

    这都怨一路上抢劫的那些商人,没有交代清楚连云镇的情况,光说好的,隐瞒了连云镇有几千甲兵这关键的消息,现在想来,抢了他们的货物,砍了他们的脑袋,是没有枉杀他们的。”

    不但是孔有德和李九成父子,就是其他叛军首领,看清了民团的军容后,也是面面相觑,很是无语,心想:“这是民团兵,尼玛糊弄谁呢,就是八旗兵也没你这民团兵阔气,八旗兵也没做到全员披甲啊!。”

    他们这些人,都是打老了仗的,只是看到对面的民团兵,在行进中就能完成阵列,就知道自己本方的这些乌合之众,不是人家的对手。

    至于说对方是样子货,别开玩笑了,前面两批人已经证明过了,就连带兵前去夺码头的孔志武,都被对方用炮轰死了。

    要知道,孔志武可是很能打的,就在不久前,还带着五百骑兵,打败了几千官兵,还趁势夺了一座县城,这样的猛人都被人家灭了,就不用怀疑对方是不是样子货了。

    对自己部下很了解的孔有德,从手下人的神态中,就知道这仗打不下去了,强行与对方拼一场,恐怕会把自己的老底都折进去。

    五千对五万,王贤才本以为会有一场苦战,谁知对方虚晃一枪,驱使两万多乱民炮灰冲阵,叛军的核心人员,却带着几千名叛军精锐,直接跑路了。

    等民团收拾完炮灰乱民后,孔有德一帮子人,已经跑远了。

    整个过程,文启东只是在空中看着,没有一点亲自动手参与的意思。

    只要不动山阳镇、连云镇,去触动他的这些底线,文启东就安于保持现状,不会把自己看做是救世主,也不会去评判所谓的正义与邪恶。

    他现在只想安安稳稳的等待金手指恢复能量,想当救世主裁判者,还是先把自己修炼成‘仙’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