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最后时光 » 第十七章 车间日常

第十七章 车间日常

    听着对面机器嘈杂的轰鸣,我决定去车间了,尽管可以晚一点再去,老板也不会说什么。可那总总会让我感到浑身别扭,仿佛拿了钱没给人家办事一样。

    车间是呈T型状的,上端在西边,底端朝东,留有东门和南门。南门和宿舍正对着,我出了宿舍,走了六七米就进入车间。

    至于要干什么?

    一般我都是去找胖胖的张姐,她总能给我安排活干,就像她自己永远在忙碌一样。她就像是大工厂的车间主任,或者产线的线长一样,劳心劳力,负责整个半成品车间的运转。

    老板不在,几乎都是她和厂长在操持。

    张姐是刘庄镇附近的人,长相普通,大眼睛,扁鼻梁,嘴唇略厚,脸盘大而圆,跟她的体型很搭,矮且胖,幸好,她皮肤很白,是她唯二的优点。

    她唯一的优点是勤快,她非常的勤快!

    为了养活两个孩子,还有一个不务正业的男人,一刻也不敢停下。奇怪的是她竟然感到满足,每次那个矮个子男人出现,哪怕是空手来,张姐都能开心的不行,嘴上却嫌弃的赶人。

    张姐的对象是江西人,在这边无房无车,现在居住的地方是租赁的,除了两人之间的感情,他们就剩下两个孩子。

    这就是爱情么?显然,没经历过,我是看不懂了,也幸好,这不是我的爱情。

    我对陌生的人不太容易记住,尤其是男人。所以,哪怕见过几次,仍旧没能记住那个男人的长相,我只记住了他的矮,瘦,还有种莫名的空气感。

    但是我不会在张姐跟前说任何关于她对象的话,每次看到她脸上洋溢的那种幸福感,我对婚姻的期盼就会更加遥远。

    如果不找张姐,我也可以帮任师傅打木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稍微看看就能上手开干。就无非就是照着柜体量尺寸,余出两指头,然后各下料八根,打一对方格框架,木条间距在二十公分左右,不需要多么精准,目测差不多就可以。

    然后就是下料合并两扇框架。对于一个眼力劲十足的青年来说,这活简直毛毛雨,根本就不用动脑子的。

    至于喷涂车间我是拒绝进去的,哪怕戴了口罩也要找理由拒绝,这一点老板没法强迫。主要是里面味道忒大,虽然不至于像我妈那样会过敏,但是仍旧会难受,在外面只是多呼吸点灰尘,进到那里面就是单纯的遭罪了。

    喷漆工张哥一年能拿十五万的薪水我是丁点也不羡慕的,人家那是凭的真本事,我拍马不及。

    我脚下的厂子是租来的,每年租金就要三十万。这是我刚进厂的时候和大爷聊天主动告诉我的,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我只能回了一句,好贵!

    是真的很贵,叁拾万呢,都能买一套一百二十平的小产权房了,哪怕是市区的房子,百分之三十的首付也是够了的。

    我只能在心里羡慕,吐槽一句,果然,有钱人是不可以貌相的!

    当初来的时候,看老板是个和我差不多大的青年,个头比我高一些,有一米八那么高,国字脸,脸膛一直红红的,像高原人脸上的腮红一样令人印象深刻。

    而老板娘则是个矮矮瘦瘦的女人,体重只有八十斤上下,配上一米五六的个头怎么看都显得小巧玲珑。

    第一次见到老板娘是在车间,她穿一件长款羽绒服,一直到小腿的那种,身上脏兮兮的,正在装纸箱,看我在跟前看就主动的问我话。

    特么的,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竟然是老板娘呢!

    好在,我本着不犯错的原则尽量说的模糊,幸好当时没有冒失,问出你工资多少,或者你在这里干了多久的话语,不然尴尬致死的我不知道还要不要接受这份工作?

    就是这样一对其貌不扬的夫妻,竟然有着我一辈子无法达到的身家。

    厂里工人很少,一共不超过十五人,是个典型的家庭作坊类型,老板和老板娘充当销售,技术,后勤,还有物流调拨,职能和自家小舅子有些重合,当然他们三还有个共同的身份,车间工人。

    非家庭人员在打包车间内只有三人,第一个是任师傅,瘦瘦高高的,年龄在五十到六十岁之间,脸上有酒鬼惯有腮红;他主要负责给打包好的产品打木架,半成品橱柜组装等工作。

    第二位是张姐,她主要负责精细一些的活,比如贴商标,打包,组装灯箱,接电线,还有配件搭配等工作。

    然后就是我,陈重,主要负责开车送货,其他时间都在打包车间跟他们一起,哪样都能做一点,但是不精通。

    里面的木工车间我不怎么熟悉,最多也就十个人,多数都是见过的,有点印象,也仅仅是如此了,没有更多的了解。

    他们基本上都是夫妻工,男的主导技术,女的负责打下手,效率高,且挣钱多,仅次于油漆房小张。

    平时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上下班时间错开,几乎不怎么见面。也因此,哪怕已经半年过去,我依旧没能认全厂里的所有人。

    才走入车间,就听到身后传来停车熄火的动静。我转头看去,是喷漆的小张姗姗来迟,一米八的身高,宽阔的肩膀,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这个点正好是他的工作时间,和我不同。

    每天我能见到他两次,一次是现在,一次是下午送货回来,他悠哉悠哉的来上班。这也是技术人才的福利,只要不耽误干活,随便早退,迟到,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尤为让人羡慕。

    车间内,张姐正窝在角落里组装灯箱,是一米乘十的那种蓝色长条状的款式,也是我们厂的爆款。此时只能看到她胸口以上,剩下的全部被物品遮住。

    好吧,这几本是她的地盘,在门口这一片组装半成品,搭配零件等工作。

    紧挨着她的是任师傅的地盘,此时他正在下料打木架,锯沫满天飞,弄得到处都是。废弃的木料头子堆成堆了,仍旧不带收拾一下的。

    脏、乱、差,这个车间全占了,从我来后,一直维持原状,老板似乎完全看不见一样。

    厂长也就是老板的小舅子,个头比我矮一点,有一百三四十斤,国字脸,平头,说话带着纯正的菏泽口音。

    他正在北面的半成品区配货,蹭的浑身都是灰尘,这也是工作的常态,我已经懒得吐槽。

    站在主干道上,我几乎看到车间东西两端的所有情况,看不到也没关系,我习惯性的会先向西走到木工车间门口,然后再往回走到东门,跟巡视领地一样走上一圈,然后才进入工作状态。

    张姐经常问我说,你是老板啊?老板都不带你这么溜达的,多干点活不好么?

    嗯,最西边,和木工车间一墙之隔,老板在雕刻机那里下料,头发上像冬日树梢上的雾凇一样,挂满一层,脚下堆积的锯沫,废料已经没过脚踝。

    好吧,这也是常态,习惯就好,习惯就好···往回走,两分钟后走到最东面,看到已经开始干活的老板娘。她正在办公室门口打印商标logo,已经有了厚厚的一叠,看来今天会很忙。

    一切都在规律,有序的进行着,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不需要刻意打招呼,我只需露个脸就行了,好让老板娘知道我已经回来了,方便记录上班时间。

    因为不太愿意说话,我只是习惯性的在老板娘看过来时冲着她摇摇手算是打招呼,对待大爷和张姐也是一样的待遇,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今天不需要张姐给我分派工作,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然后才会从他们几人中接手新的工作内容。

    将停在车间外面的平板货车开进仓库,用拖把清理上面的积水,这样等到下午装车包装纸箱顶多也只是受点潮,不影响家具本身。

    事情很简单,十五分钟就完成了,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去找一辆拖车拉货,将下午要发走的货物拉到货车周围,准备装车。

    不用去问,大爷打木架的那些,还有厂长找出来的那些,张姐正做着的,还没来得及打包的那些,统统都是要发货的。

    车间过道很狭窄,在堆积了各种物件后就显得很拥挤,正好,我的工作内容完全符合所有的需求,从来不会有错。

    老板是个很小气的人,除了固定工资,不会有多余的支出,更不会请太多人,所以当天的货物已经很仓促了,根部没有空闲准备其他。

    虽然事情都很容易,但是每件事做下来,时间总是飞快,完全不够忙活的。

    才倒腾了来回四趟,人就感觉有点累了,稍微一休息,就在家具上坐下,我瞅了眼手机。屏幕上有天气预报,但是不够详细,我习惯性的打开天气APP,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天气变化清晰可见,还有接下来十几天的天气预测,走向,都有显示。

    当然,我只需要看下午的就好,天气显示下午两点就停雨,但是出发的时候还是要盖好篷布,这些家具都是密度板和刨花板做成的,它们很娇贵,稍微磕碰就容易破坏表面,一沾水就膨胀,完全废掉。

    身为三年资历的老司机,这点错误是不能够的。不能嫌麻烦,不能靠运气,只能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

    午饭时间是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总共一个小时时间。因为不管饭,也没有伙房,我有两个选择,要么去外面的饭馆吃,要么自己煮面条凑合一顿。

    嗯,到点了,下班!

    退出天气预报界面后,一扫时间,已经十一点二十八,我直接将拖车一丢,就脱手套直奔宿舍。

    在这里上班不需要打卡,也不需要打招呼,全凭自觉,早一点,晚一点老板从来不问。人虽然小气,但是管理上很人性化,符合所有人的胃口。

    我向里走,张姐则是向外,直奔东门,彼此看一眼,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这个天气最好还是在宿舍凑合一顿,出去吃太麻烦了,我成箱的买方便面、挂面,不就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么。

    中午就吃方便面好了,其实我更倾向于煮粥,但是一个小时有点勉强,煮好后就没时间吃了,只好不停的将就将就。

    隔壁大爷也没有出去,可能是下雨的原因,他隔着墙问我吃的啥,我说面条。

    他说天天吃面不好,吃点菜啊,可他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我推门一看,是菜没错,豆芽,跟清水煮的没两样,就这还能喝半斤酒。要是菜好,指不定得一斤起步呢。

    大爷就是大爷啊,我小年轻比不了的。大爷是个酒鬼,这点我一进厂就知道了。

    他问我要不要整点,得了吧,作为开车的人,我连啤酒都快戒了,现在喝一个易拉罐都脸红。尤其是下午还要送货,我是一滴也不敢碰的。

    我不喝白酒,大爷,你自己喝好吧!挥挥手,我回到自己房间继续吃饭,说是面条有点不准确,我下了一包方便面,还有一缕挂面混合着来的。配菜是萝卜咸菜和花生米,日常必备的硬菜。

    时间总是少纵即逝,吃完饭,刷一会新闻,一个小时就飞快的过去。桌上的碗筷,饭锅都还没动,我只能安慰自己,等晚上回来刷吧,现在下雨呢,弄湿了衣服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