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养猪种菜开始 » 第三章 一家人全靠捡

第三章 一家人全靠捡

    一盆煮野山芋、一碗水煮牛皮菜,就是全家人的下饭菜了。

    在林大娘和阿秋的面前,各自放着一碗清汤寡水的玉米红薯稀饭。

    里面几乎没有什么红薯块,野菜也没几根,稀稀的,比白开水好不了多少。

    而林小锋的碗里的稀饭,却是稠稠的让人喝不动,得用筷子扒拉才行。

    不仅如此,在林小锋的面前,还放着一块黄灿灿的烙玉米饼子。

    中午暖和。

    没厚棉袄穿的小铃铛要吃饭,于是阿秋拿来一个空碗,然后动手把她碗里的稀饭倒进去一半。

    林大娘也往小姑娘碗里倒。

    林小锋拉过碗,用筷子,把自己的粘稠稀饭扒拉给小铃铛。

    “小锋,你身体差,得多吃点。”林大娘见状,既矛盾又心疼。

    “她人小,也不干活,用不着吃那么多。”

    等到把饭给小铃铛装的满满的,林小锋又把唯一的那块玉米饼一分为二。

    然后再次对折。

    那块完整的玉米饼,一下子就被分成了很均匀的四份。

    一人一块,很公平。

    分完玉米饼,林小锋脑海里的蓝色面板一闪:

    【小铃铛好感值+3】

    【阿秋好感值+3】

    【林大娘好感值+3】

    “唉——”

    林大娘很欣慰又无奈的叹口气,“别愣着,趁热吃吧!吃完了,小锋你去躺会儿,待会儿家里会来不少讨债的,你插不上话,坐堂屋里也是白受罪。”

    等到吃完饭。

    林大娘继续搓黄麻,小铃铛到院子里逗大黄玩。

    林小锋跟着收拾碗筷的阿秋来到厨房。

    “干嘛呢小锋哥?”

    阿秋嗔怪一声,“你就别来了,厨房里的活,是我们女人的事儿...”

    “没事,我来洗碗吧,你手上有冻疮。”

    林小锋开口道,“我又不是旧时期的大少爷,这些活我也会。”

    阿秋推一把林小锋,“小锋哥你回屋吧,要让别人看见了,会笑话我不会干家务。”

    见她态度坚决,林小锋只好不再坚持。

    结果林小锋没帮阿秋洗成碗,不过倒也收获了【好感值+5】。

    等到出了厨房,却见院门口来了一名魁梧汉子,“二姐,你们生产队,今天是不是算收支了?”

    林大娘微微一笑,“原来是三旦啊?来来来,屋里坐。”

    汉子憨憨一笑,“不用了,站太阳下还暖和些,再说了,我还忙着呢,马上就走。”

    怎么,二姐,你家今年又倒欠集体上的钱了吧?”

    风尘仆仆的汉子从衣兜中掏出2张‘大团结’,却分成2次递给林大娘,“二姐,我多的也帮不上忙,就只能凑出这些,你先拿去应应急,改天我再想想办法。

    喏...另外这10块钱,是大哥让我捎给你的。”

    林大娘连连摆手,“不行啊三旦,你家里的孩子多、负担重,年年我这个当姐姐的,总是拿你的钱,那可怎么行?”

    “别这的、那的了,拿着。”

    汉子把钱塞进林大娘怀里,然后扭头就走,“二姐,等正月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来给你拜年...别给她们压岁钱,咱一家人用不着来那些虚的。”

    在林大娘和她弟弟说话之际。

    林小锋回厨房倒了一搪瓷缸子白开水,然后递给那位汉子。

    汉子仔细打量林小锋几眼,害得脑海里的数字又发生了变化:【好感值+3】。

    等到林大娘的三弟前脚走,生产队里前来讨债的婆娘们,也陆陆续续来了。

    这个说林大娘半年前,借了她家3块5;那个说林大娘还欠她20斤玉米面...

    面对这种情况,林大娘羞臊的差点无地自容。

    而林小锋的地位,则很难堪。

    现在来的这些生产队里的婆娘,她们是和林大娘沾亲带故的老熟人,而自己则是林大娘收留的灾民。

    像这种非亲非故、却又同在屋檐下生活的尴尬境地,让林晓峰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别人打交道。

    甚至连怎么称呼对方,都有点捋不清楚。

    所以林小锋干脆躲开些。

    躺在床上,听着堂屋里那些人在攀交情、扯她们当初是如何如何的困难,然后还得从牙缝里省出钱粮借给林大娘。

    而如今,东家的儿子要去相亲。

    西家的女儿要预留学费、买文具,正是急需要钱的时候...

    害得林大娘一会儿赔笑脸、一边掏钱还债;一会儿又跑进屋里,打开柜子舀粮食出去顶账。

    没等她跑上几趟。

    大木柜子里,已经响起刮木板的声音了...

    弹尽粮绝。

    唉——

    林小锋以手作枕,望着屋顶的玻璃瓦,只感觉一阵阵的心塞。

    寒家破户家底薄,抵御风险能力低,稍稍遇到一点点什么变故,就会被拆散架。

    别看林大娘家里成员不多,但组成结构却有点复杂,有点类似于公社收购站的废品仓库,基本上什么东西都是捡来的:

    院子里的土狗大黄,是它自己跑来的。

    家里那只狸花猫是捡的。

    孙女,也就是小铃铛,是林大娘从柴草堆里抱回来的。

    儿媳妇阿秋,是被她亲生爹娘硬塞过来的,不要的话,俩亲家还得拼命那种。

    甚至就连林小锋自己,那也是林大娘从“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领回来的...

    ——全都是些不要钱、但要命,每天睁开眼就得张嘴吃饭的主。

    其实人家林大娘,并不是没儿子。

    她有两个亲生儿子。

    林大娘的大儿子在西北当兵,据说是个顶级保密单位,所以他好多年都没回来过。

    但林大娘的大儿子,每年会写几封信回家,同时也会在信封里夹上一些钱和粮票,以示孝敬。

    不过...

    公社那边私下里有消息说,其实林大娘的那个大儿子,早已经牺牲在戈壁深处。

    只是大家都瞒着林大娘,在她面前,心照不宣的不提这事罢了。

    而林大娘的小儿子,76年出义务工、到山里修水库的时候,遇到塌方,也去世了。

    在大娘小儿子停灵期间。

    阿秋的亲生爹娘急于甩包袱、同时也是为了贪图这边的抚恤金,所以才强行把阿秋给送了过来。

    说是两家,以前曾经约好了订婚的。

    当时阿秋爹娘说,现在他们的女婿要下葬,所以理应把阿秋送过来披麻戴孝、磕头守灵什么的...吧啦吧啦一大堆。

    林大娘心善。

    加上林大娘的观念有点保守,听别人撺掇,说什么未婚男子离世,是不能葬入祖坟的...吧啦吧啦。

    而阿秋的父母贪财、他们也正好愿意把阿秋送过来,给林大娘当儿媳妇。

    再加上小儿子突然离去,大儿子这辈子又不太可能回来尽孝。

    林大娘心想阿秋这姑娘,心好,人勤快、又懂得孝顺。

    她想着要是自己老了,有个亲生闺女般的人儿,在跟前端茶倒水的。

    倒是也不错。

    所以就把阿秋留下了。

    等到后来,林大娘抱柴禾的时候,在草堆里又捡到了小铃铛。

    捡就捡吧!

    好歹也是一条命。

    因此林大娘家,从此又多了一个拖油瓶。

    至于说现在林大娘,又主动申请把林小锋这个“没有家人的灾民”,给接回家安置。

    其中的用意,恐怕是个人,都能猜到几分...

    毕竟。

    又有谁,不渴望拥有一个完完整整的家呢?

    正在林小锋胡思乱想之际。

    好不容易把一部分债主,给打发走了的林大娘走进来,“小锋,大娘想跟你商量个事...”

    “您说。”林小锋回道。

    “小锋啊,你敢不敢去鸽子市场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