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养猪种菜开始 » 第四章 改造旧灶台

第四章 改造旧灶台

    鸽子市场?

    林小锋在横店当群演的时候,也演过年代戏,所以知道一点所谓的鸽子市场: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黑.市呗!

    由于现在是计划经济。

    无论城乡居民需要买什么东西,都是得根据计划内发放的工业券,粮票,布票,糖票这些东西,凭票购买。

    但无论上面计划的再怎么周祥,也没法完全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多样性。

    就比如说:有些人家里的儿媳妇坐月子,那么他今年肯定要多买些红糖,白糖,多需要买一些鸡蛋。

    到这时,他们家的〖鸡蛋供应票〗、〖糖票〗肯定就不够用。

    那就只能向亲朋好友借,要么就是找人私下里买。

    又比如有些人明年儿子要结婚,那么他们家的〖猪肉供应票〗、〖布票〗,〖糖票〗,〖豆腐票〗。

    还有〖工业券〗肯定就差的远。

    像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也只能出去买。

    而鸽子市场,就是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票据,购买粮食、以及很多农副产品之类的地下市场。

    现在林大娘问自己,敢不敢去鸽子市场?

    林小锋想了想,“这个没问题的。不过呢,大娘你得提前告诉我,那个鸽子市场上的规矩还有行情,要不然我被人蒙了也不知道。”

    “敢去就好。”

    林大娘拍拍胸口,“咱家里净是些女辈儿,胆小。要没小锋你在,大娘真还不知道该咋办哩!”

    接着,林大娘把鸽子市场的开办地点、还有一些农副产品的大致行情,给林晓峰说了一下。

    原来林大娘打算把家里的3只下蛋母鸡卖了,好凑钱还债。

    但是根据林小锋刚才才了解到的市场行情来说:那3只瘦骨嶙峋的下蛋母鸡,好像也只能卖个7,8块钱吧?

    杯水车薪的,能顶个啥用?

    要知道76年,林大娘光是安葬她家小儿子、娶阿秋进门,就这两项,大娘就落下超过70块钱的饥荒。

    再加上今天算工分,林大娘欠的债已经超过100块了...

    见林小锋疑惑。

    林大娘微微一笑,“猪圈里,不是还有一头猪吗?待会儿我借别人家的称回来称称,看够不够收购标准?”

    猪圈里那头猪,林小锋见过。

    这两天,自己去猪圈旁边的茅厕里蹲坑的时候。

    由于不懂与猪为伴的路数,顺手把擦屎用的篾片放在猪圈石沿上...结果一转眼这些篾片,居然被二师兄当零食啃了!

    害得林小锋没擦屁股的东西,撅着个屁股蹲在茅坑上面,又冷又臭。

    最后实在是没办法。

    只好硬着头皮,让阿秋给自己再拿过来一些篾片。

    羞的当时的林小锋,差点没一头钻到茅坑里去...

    所以林小锋对于那头二师兄,算得上记忆非常深刻了:尖嘴猴腮的,不比阿秋身上的肉多多少...

    就那么大一点点个头,它配的上“肥猪”两个字?

    不过这个家是人家林大娘的,该怎么做自然是她说了算,自己只管执行就好。

    等到林大娘安顿好了明天的事,厨房那边传来阿秋的叫唤,“娘,烟囱堵掉了,烟老是倒灌,恐怕得爬到房顶去捅捅,您来帮我扶一下梯子成么?”

    阿秋这人有一个好处:无论她做什么事情,事先都会征询别人的意见。

    从来不会擅作主张。

    真还挺乖的。

    “我去吧。”林小锋钻出被窝。

    林大娘则继续回屋檐下搓黄麻,只是她明显有点心不在焉,麻绳老是搓不到一起去,“唉,大债主通常都是晚上才会登门...唉!”

    林小锋来到厨房。

    阿秋举着用竹竿、稻草做成的长杆正准备出门爬梯子。

    “等等,让我先看看。”

    说着,林小锋让阿秋在灶膛里点把火,想观察一下烟囱堵塞情况。

    没成想,阿秋拿起旁边的吹火筒,直接往灶膛里的余灰里一吹。

    一股浓烟顿时喷涌而出,呛的阿秋直咳嗽!

    原来阿秋舍不得浪费火柴。

    每次做完饭,她都会在灶膛里面有点余火,然后用柴灰压住,这样就能节约一根火柴了。

    林小锋蹲下,用火钳扒拉扒拉灶膛,随后开口道,“这灶不行了,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里面的空气不流通。”

    阿秋问那怎么办?

    “重新砌一口灶,反正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到时候需要煮的东西多。”

    林小锋撸起袖子,“今天下午也没啥事干,你就帮我打打下手吧?”

    “好嘞!”阿秋脆脆答应。

    林小锋让她到屋外去挑些黄泥回来,先用水发着,然后切稻草梗,准备踩籽泥。

    而林小锋则在厨房里,着手开始拆灶台。

    “哟,这是干啥呢?”

    一个尖嘴猴腮的中年妇女进了院门,见林大娘家厨房里烟尘四起,毫无边界感的她径直走到厨房门口。

    边摆手驱赶烟尘,一边讥讽道,“好么!这刚安顿下来,就开始拆家毁灶了?”

    “呵呵,原来是叶组长啊?”

    坐在屋檐下的林大娘赶紧站起来打招呼,“来这儿坐,那边灰大。”

    “不坐了,我还忙着呢。”

    那婆娘瞟一眼林小锋,满脸嫌弃却又很是嘚瑟的笑道,“林大娘,这不是正月农闲嘛,我盘算着,正好把儿女们的婚事给操办一下。

    咱今天就是来知会你一声,正月初6,你们来我家吃席啊。

    嘿嘿,现在你家林小锋,好歹算是我女婿娘家人...你们算是捡了个便宜,走了,你们忙着吧。”

    等到那婆娘走远。

    林大娘苦笑一声,“招个上门女婿,也要大操大办?哎,这礼钱啊,咱们可不能给的太少,免得让人笑话。”

    林小锋皱眉,“娘家人不是不用上礼么?”

    “给她!”

    林大娘笑笑,“叶二娘说我们是娘家人,那是她说,咱按照朋亲礼数去,不占她便宜。”

    原来刚才来的这个叶二娘,她是红光生产队的妇女组长,也算是生产队“八大员”之一。

    挺牛。

    叶二娘刚才所说的:林小锋算是她女婿的娘家人,其实是林小锋在“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认识的一个叫梁健的汉子。

    现在那个梁健,成了叶二娘家的上门女婿。

    而叶二娘刚才把林小锋说成娘家人...这不是摆明了:不拿她女婿当男人看吗?

    堂堂男子汉,还得嫁进她家?

    真真欺负人...

    “小锋哥,别理她。”

    阿秋生怕林小锋生气,赶紧过来劝,“叶二娘就是那样的人,对村里条件差一些的社员,总是冷言冷语的...”

    林小锋微微一笑,“没事...”

    刚才那个叶二娘,她其实是来显摆的:毕竟林小锋和梁健,俩人都是流浪灾民。

    但人家梁健一到叶二娘家,那是下地干活挣工分、回家挑水干家务。

    可以称得上样样拿手、啥活都能干。

    反观林小锋这边:去生产队地里只干了半天活,结果浇地不会挑粪桶。

    薅草,分不清麦苗和麦麦草..

    叶二娘自认她比林大娘能力强,就连捡个男的回家,也比林大娘更有眼光...

    遇到这种能让叶二娘心里舒坦的事,怎么可能不拿出来显摆一番呢?

    她想显摆,就让她好好显摆呗!

    自己要是和那么一个肤浅婆娘置气,格局也未免实在是...不过,自己不计较没事,但刚才叶二娘含蓄的欺负了一下林大娘?

    那可不行!

    默默把叶二娘记在小本本上。

    林小锋抓紧时间改造旧灶台。

    这活干起来其实并不困难,林大娘家旧灶台它的结构,和后世的节能灶大同小异。

    只是大娘已经去世那位小儿子,他不懂空气流通、不懂灶膛保温、以及怎么把火力集中这些基本知识。

    所以导致老式灶台里面的柴禾,燃烧效率不高、热能利用率低下。

    林小锋在灶台底部,用断了把的废弃铁耙加装了一个炉桥。

    使得进入灶膛的空气,由灶膛口,变成了从灶台底部流入。

    然后在烟筒口,糊上一圈挡火、吸烟的内层。

    就这两项小小的改进,直接使得林大娘家的老式灶台焕然一新,塞一把柴禾进去,能烧的轰轰作响。

    由于这次只是改进了一下原有灶台,而不是重新垒砌,所以也用不着阴干几天才能使用。

    直接开整!

    眼看灶台好用了,把阿秋喜的直跳脚,“小锋哥,你好厉害!”

    【阿秋好感度+8】

    林大娘也来看了改造后的灶台,心里欢喜:我说嘛,当初我一看小锋,就不是那种一无是处的人。

    这不,人家小锋会砌灶台哩!

    来自林大娘的【好感度+10】

    等用新式灶台做好饭,一家人刚刚丢下碗。

    家里果然又有好几个大一点的债主,开始上门讨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