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养猪种菜开始 » 第031章 拍马屁要够狠

第031章 拍马屁要够狠

    别过王亚菊爷孙。

    林小锋和梁健急急忙忙往红星公社赶路。

    等到转身没走出去几步,林小锋脑海里传来【叮】的一声:

    来自王亚菊【好感值+5】

    【叮——】

    【您的好感值余额103,可升级一次万能储物柜,或是意念力,请问是否升级?】

    意念力?目前对自己来说用处不大。

    所以林小锋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升级储物柜】。

    【叮——】

    【万能储物柜升级完毕,如今您的储物柜为1m³】

    莫名其妙的获得了来自王亚菊5个好感值,害得林小锋还奇怪了一下下:自己和对方只是萍水相逢,哪来的什么好感?

    压下心中的自美,林小锋和梁健抓紧时间赶路。

    等到了公社,梁建得赶紧回家,林小锋则一头扎进公社大院,在进门的甬道处,仔细观看墙上的干部春节值班安排表。

    这个时期公社里的干部们,是没有架子的,公社大院是可以随便进的。

    也就是到了晚上十来点钟的时候,门房值班人员才会把大门关上,然后留道侧门,以供大家出入。

    在春节值班安排表上,林小锋留意到一个名字:汪春林。

    在公示栏里。

    汪春林的职务写着:盐都专区2级调研员,基层挂职锻炼干部,驻红光生产大队生产与养殖改制指导员。

    这不就等于说,今年一开春、生产队开始复工之后,这位汪春林,就会被派驻到红光生产大队吗?

    那就说明,到时候新修的养猪场,肯定是在他的直接监管之下。

    县官不如现管。

    这位汪春林虽说不一定有那么大的权限,可以决定养猪场负责人的具体人选。

    但他在这方面,肯定也是有相当大的建议权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林小锋当即就找到公社广播站,随后敲门入,“广播员同志,群众要来投稿。”

    林小锋来的冒昧,倒是把正坐在那里看书的女广播员,给搞的一愣一愣的:“好...好啊,欢迎欢迎!”

    “借一下你的纸笔。”林小锋伸出手。

    “?”于是,女广播员就更懵圈了。

    在这个时期,大家伙儿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

    不少文艺青年平常没事干,就喜欢给广播电台投投稿、或者是跑到杂志底下,翻到一些通讯录,然后和别人当笔友交流交流。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期是非常常见、也是非常时髦的。

    但问题是,每个月广播站收到的通讯稿很多。

    可人家都是写的好好的、叠的工工整整的,然后才通过邮递或者是亲自跑到公社广播站交稿。

    哪有像林小锋这样子,空口白牙跑过来的?

    不过,女广播员倒也没太计较这些,更不敢端架子。

    只因为前些年,像林小锋这种年龄的文艺青年,动不动就爱搞点事情。

    屁大一点小事,甚至是一句话说的不对,都会被他们弄得上岗上线,结果不少人往往被他们给整的狼狈不堪。

    既然有那么多前车之鉴,所以这位女广播员,当然也不愿意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了。

    所以她当即就拿出一支钢笔和稿纸,让林小锋在广播室里写稿。

    唰唰唰,没几下。

    一篇《除夕夜,社员们都万家团圆,守平安,有人却在负重前行》

    副标题:

    ——【记年轻干部汪春林同志,为了支援工农业建设事业,不惜在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告别家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他的地方去的感人事迹。】

    标题够唬人,而稿子里面的内容,当然是一些看起来高大上,实则空洞无物的东西。

    反正使劲往大义上靠,拼命把汪春林好好表扬一番就好。

    这种东西,本来就不是写给全公社的广大社员们看的...他们之中,有几个人知道汪春林是谁呀?

    像这种宣传稿件,往往都是定向打靶:它只针对特定的人群,是写给特定的人看的...

    等到稿子写好,此时正好到了下午6:20。

    公司的广播站,就该进行今天的第三次播音了。

    等到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播放完毕。

    广播员抢在6:30巴蜀地方新闻,和7:00档的《全国各地电台新闻联播》之前的那几分钟空档时间,率先将这篇广播稿给播送了出去。

    直接搞的正在宿舍里,一边用没有卤煮挂面吃、一边竖着耳朵听广播的汪春林。

    给整得一愣一愣的:干啥呢这是?

    公社广播站的通讯员,好像和自己并没有啥交情啊...那就更不要说,广播站的那位美女广播员了。

    汪春林是下基层挂职锻炼干部,得非常注意风评才行。

    所以以前途为重的他,平常刻意还和公社里的广播员保持着安全距离。

    那她们广播站,干嘛突然搞了这么一出?

    不过,想不明白归想不明白,汪春林心里面还是非常舒服的:这篇广播稿,到底是哪个马屁精写的呀?要不要这么使劲儿夸?

    夸的他都觉得,广播稿里面说的那个人,除了名字一模一样之外,其它好像和自己毫无关联似的...

    这次他在红星公社里面过年,那是因为排值班表的时候,自己主动提出来不要搞特殊化、必须按照一般干部来对待。

    结果,

    大年初一值班,这不是刚好轮到自己了嘛!

    哪有广播稿里所说的那么伟大?什么抛家弃子,什么主动让公社里的老同志回家团圆。

    自己选择留下来坚守...巴拉巴拉。

    说的让汪春林一张脸,都快赶上火烧云了,红彤彤的...

    汪春林强忍着心里的八分欣喜、两分羞臊,拿出一把挂面,正准备往锅里下。

    正在此时,有人敲门。

    他住的是单身宿舍,平常在宿舍里没关门的习惯,所以汪春林头也不抬的喊了一句:“请进。”

    人影一闪。

    林小锋进屋,“请问,您就是汪同志吧?”

    汪春林抬头,见一位个头挺高的年轻人站在那里,不由有点疑惑,“我是,请问你...是?”

    “汪领导,人民群众有情况要向您反映。”林小锋拿出刚刚写好的《红光养猪场可行性分析与养殖规划调查报告》递过去:“领导,要不,您先吃饭?我这都是小事儿。”

    “涉及到工作,哪有小事?不吃了,干工作要紧!”

    汪春林迅速关掉煤油炉子,站起身,伸手拉着林小锋就走:“来来来,我们去办公室好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