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养猪种菜开始 » 第032章 恭喜汪春林掉坑

第032章 恭喜汪春林掉坑

    汪春林展开《养猪场可行性报告》仔细观看。

    那是越看越心惊:

    “养猪场一年出栏60头生猪,需长期存栏母猪3——4头。”

    “同时,2月龄内猪崽20头,30--100斤准育肥猪20-30头,110斤以上突击育肥猪20头...”

    “总存栏生猪,不得低于65头。”

    “养一头猪,按照5:1的肉料比,算收购站以一口生猪140斤达标来计算,最终需用掉饲料粮700斤左右。”

    “年出栏60头,需要饲料用粮4万2000斤。”

    望着这些详实的计算数据,汪春林不由陷入了沉思:公社一年拨给养猪场的粮食,才36000斤,也就是18吨。

    要是按照这样来计算的话,一年光是用于养猪方面的粮食缺口,就高达6000斤。

    虽然说公社给养猪场拨付了15亩土地,一口池塘。

    但按照现在的亩产量去计算的话,这15亩土地,所能产出的粮食顶大也就是4500斤,那就撑死了。

    那么还有1500斤的粮食缺口,该怎么办?

    这就更不用说,在养殖场帮忙的那几位编外人员,他们的口粮,又该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挺麻烦。

    汪春林已经被内定为养猪场的直管领导。

    要是他不出面把这些问题解决掉的话,只怕手底下,是聚集不起来一支敢打、能打胜仗的队伍的。

    一时间汪春林陷入了沉思,竟忽然有一种被人挖坑下套的感觉...

    赫然惊觉,这份《调查报告》的及时性、和重要性的汪春林,抬头看着林小锋。

    来自汪春林【好感值+10】

    “咕噜——”

    林小锋肚皮一响。

    今天自己起床到现在,足足忙活了一天。

    中午虽说买了一斤卤大肠,可自己连大肠头里面的肥油,都没捞着一块儿尝尝,就那么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吃,所以早就饿了。

    而汪春林,他其实也好不到哪。

    “走吧,我请你吃饭去!”

    今天汪春林算是坐了一回过山车:半小时前,被公社广播突然发专稿,那么一夸。

    整个人的心情是呲溜溜的,瞬间到达上巅峰。

    如今看了林小锋递过来的《可行性调查报告》,里面数据详实、逻辑清晰。

    即便作为一个对养殖业、算是纯外行的汪春林来说,要想理解其中所表达出来的各种数据,那也是毫不吃力。

    所以如今他的心里,才会忽然又变得沉甸甸的。

    养猪场看似简单,实则难搞啊!

    要想弥补粮食拨付数量、和实际需求之间的这个缺口,那牵涉到的部门,可就多了去了!

    计划委,这个部门决定着各行各业的生产、和销售指标。

    要想让相关部门增加粮食供应,那就必须要去计划为请求相关人员重新做出规划。

    然后还得找“计划委”里面的、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的领导,请他们签字同意。

    随后拿着这些批复。

    汪春林还得去跑畜牧局,重新审核用粮指标是不是符合专业推算,通过他们的认证之后,又拿着这些条子去找粮食局。

    物资管理局、货运服务社、承担粮食播出任务的粮站...

    如果这条路行不通的话。

    那就只好去找县府,请求他们通知林业局,再多点土地给养猪场使用。

    这条路走下来,那又牵涉到国土局、水利局、规划局、环保绿化部门...

    可以这样说吧:如果想要把这整套手续跑下来的话,一头刚刚从母猪身上分娩出来的小猪仔,恐怕此时已经被顾客给吃进肚子了。

    而这些手续,估计都还没到位。

    这还是汪春林身为体制内的一员,亲自去跑这些手续,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了...

    所以说,这件事情...麻烦了!

    可巴蜀作为生猪外调大省,这次上级下达的生猪调拨任务,那是死命令,谁也不敢违反。

    时间又是如此紧迫。

    这才导致自诩前途远大、人脉丰厚、办事能力超强的汪春林,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实在是狗咬刺猬,无从下嘴。

    但事情再难办,也不能亏待了出力的人。

    今天晚上要不是林小锋,向他提供了这么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过上一阵子,等到养猪场开始运转。到了那时,汪春林只怕自个儿掉进坑里了,还不知道死在哪个地方呢!

    所以他在感激之余,才主动提出要请林小锋吃饭。

    俩人走在灯光昏暗、但却热闹无比的街道上。

    时不时的就会窜出来几个小屁孩,朝着人群丢几个鞭炮,冷不防的吓人一跳!

    等到被吓着之人,准备转身去找他们算账之时,这些小屁孩儿早就不知道钻进哪个巷子里溜了...

    让人郁闷,却又无可奈何。

    不过,这就是生活气息、是生活原本该有的味道...

    大年初一,餐饮服务社今天也营业。

    只不过吃饭的顾客少,所以他们是轮休。

    门市上只留下一个大师傅、和一个二把刀,以及一位营业员和开票员值班。

    没办法的:

    公社的化工厂,公社大院这些行政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的职工伙食团都放假了,但是单位里还有人值班。

    所以餐饮服务社,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给他们提供服务。

    ——群众可以回家吃,但不能饿着值班干部不是?

    在这个时期,餐饮服务社的规矩是:顾客一进门,首先就是去柜台开票,然后取票取餐。

    在柜台前。

    汪春林要掏钱情况,林小锋却不让:“领导,干群平等...你们身为领导干部,下乡来指导工作,吃饭还得自个儿掏钱、掏粮票,到群众社员家里去派饭哩!

    既然您这些干部们都能以身作则、起到一个先锋模范作用,所以咱群众,也不能占干部们的便宜!”

    既然林小锋的调调起的这么高,汪春林自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最后俩人商量好:买饭由汪春云出粮票,林小锋出钱补差价。

    另外买一份回锅肉,一份回红烧豆腐的菜钱,则由两个人平分。

    餐饮服务社里的菜品不贵,回锅肉卖4毛7一份,红烧豆腐1毛9。

    但分量非常非常的少。浅浅的6吋盘本来就小,又还很浅。

    一份回锅肉,其实根本不够一个人吃,用来下饭的话,那还得好好计划着用,要不然连半斤米碗饭都干下不完,菜早就没了。

    汪春林是干部,又是城里人,他家的条件好。

    所以在饭桌上,他一直在让着林小锋,心想他一个农村人,饭量大,又没什么个人素养。

    狼吞虎咽、吃的满嘴流油,那种场景,汪春林见的太多太多了。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结果林小锋吃的比自己还斯文...

    于是,

    来自汪春林【好感值+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