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星见 » 第一篇 再生 第一章 佩珠

第一篇 再生 第一章 佩珠

    民国四年,初春。

    北方峯州城。一户做银楼生意的人家,一产期将至,举步缓慢的妇人,正在自家后花园中散步。

    妇人面容姣好,轻挽发髻,靛蓝及足长裙外,罩了件青衫小袄。虽是孕期,却不臃肿。

    妇人有些疲累!刚想进亭台落坐休息,忽见,空中一小小球体降落!落于地面并未静止,而是原地旋转,不时发出冷月般渐变光芒......

    过有一刻钟,球体终于光芒消散,停在妇人脚边。

    妇人吃力下蹲,轻轻拈起!

    仔细查看,这小小球体,形似大颗珍珠,色泽淡雅温润。虽看不出材质?确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妇人甚是喜欢!将其揣入袖中。

    妇人姜姓,名玉音。是纪丰银楼家主纪肇中的儿媳。

    一周余,婴儿出生,粉雕玉琢胖小子。

    纪氏,虽家族庞大,但纪肇中这一支,三代单传。所以,男婴的降世,让纪家欢喜万分!大宴亲朋,银楼酬宾三日优惠。之后,纪肇中、纪李氏去往邰州乡间祖籍祠堂上香。

    姜玉音唤送嫁过来,陪伴自己的母姓兄弟孙喜,拿了拾得的珠子及自画图样,去自家银楼,让制作师傅冯伯,用银缕,做了半月镂空配饰,将珠子嵌在半月配饰里面,并配了条质地坚实的银链。

    待男婴满月时,姜玉音亲手将珠链给儿子戴上!并告诉孙喜:“这珠链不要摘下,就让它陪着星儿吧。”

    男婴叫纪尘星。姜玉音给起的名字。

    从戴上珠链那一日,纪尘星这个男婴,便有了记忆!并能妙语连珠地对话。

    这一切,除了姜玉音,没其他人知晓。

    姜玉音对发生的一切,并未感到奇怪。只是无人时,再三叮嘱儿子:“一岁前,不可在人前话语!以后,也不要与外人提及此事!”

    儿子笑着答应:“好的,就依娘亲大人。”

    从此,男婴纪尘星,有了自己的秘密!

    话说,一岁已过,到了该冒话年龄,纪尘星说话,反而变得越发少。回答问题,能单字蹦话,就一个字回答,绝不多说一句。即便与自己爹娘交流,也变得小心翼翼。见到外人,更是惜字如金,很少开口。

    端午节时,大家庭聚会。

    姜玉音忙着招呼前厅众多亲戚,顾不上儿子。丈夫去异地,采购银楼所需原料,尙未返家。姜玉音便让纪尘星坐在檐廊下,看着亲戚的孩子们玩耍。

    孩子中,小的三、四岁,大的不过八、九岁。此时,小的几个蹲地下,拿着小树枝,拨弄蚂蚁玩儿。大的几个男孩儿,拿个笸箩,去灶房装些吃的回来,放在檐廊下长凳上,开始比赛抽陀螺!谁赢了,就去拿吃的,输得只能看着,不能吃。

    几个男孩子甩开膀子,较着劲,谁也不服谁......

    直到陆陆续续,一个个膀子发酸,都抽不动了,便开始争抢笸箩里的吃食!

    个子最高的那位,是纪氏远亲家的男孩儿,大人们唤他“贤儿”,八岁了。仗着身高臂长,先抢到大鸡腿儿。

    一转身,看见凳子上,坐着不足两岁小表弟,穿着一身儿锦缎绿衣裤,抄着手,正望天发呆……

    贤儿觉着,家族里这个最小的孩子,傻兮兮!快两岁了,还不怎么会说话,便想过来耍弄一番。

    他举着大鸡腿,笑咪咪走过来,蹲下身,晃着手里鸡腿:“来,给哥笑笑,给你吃一口。”

    纪尘星没理他,继续望天看云。

    贤儿转头,两边望望,见身边没大人。孩子们也都散了,回到屋里。便放肆起来:“你看你一身绿,像不像个小王八?要不你说,‘我是个小王八’!整个鸡腿都给你。”

    纪尘星瞄了他一眼,起身,迈开小短腿儿,向檐廊边养鱼池跑去。

    贤儿三二步跑到纪尘星身前,气凶凶道:“哎呦!小豆丁!敢不理我?”说着,便抬手,想抓纪尘星的脑袋。

    纪尘星趁他不备,跳脚伸手,快速抢过贤儿另一只手握的鸡腿儿,顺势一头撞向贤儿胸口!贤儿一个趔趄,噗通——跌进旁边鱼池中......

    池底虽不算深,但一个八岁孩子爬起来,还是有些费力。纪尘星蹲在池子边,咬了口鸡腿儿,边嚼边笑看贤儿在水中扑腾……

    之后,吐字清晰地骂道:“你个小王八!叫你叽叽歪歪!叫你没完没了!”之后,站起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贤儿楞了片刻!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便被气的哭骂起来:“你等着小豆丁!小怪物!你等着……”

    家里大人们,循着哭声跑出来……

    而纪尘星,则举着鸡腿走回正厅,靠在爷爷纪肇中腿上,没事人儿似的,继续啃食鸡腿儿。

    事后,无论大人怎么问,贤儿还是没说出来,自己怎么掉鱼池里的?

    倒不是想替肇事者保密。而是羞于启齿,被不足两岁孩子,撞到池子里并挨了骂的事实!

    纪尘星的爹,纪维阳,在家的时间,时常爱逗逗这个胖儿子,抱一抱、举高高、摸摸头、捏捏脸,总想哄他多说话。

    但纪尘星,只是微微笑!看着爹......

    起初,纪维阳觉着儿子说话晚点儿,不打紧,也没放心上。

    直到一天傍晚,纪维阳刚走进院门,便见儿子与他娘,坐在院子里,正聊的热闹!不知儿子说了些什么?姜玉音被逗得哈哈大笑!

    纪维阳高兴走过去,也想参与其中,跟着聊聊!

    没曾想,纪尘星却当即止话。笑咪咪看着纪维阳,极其正式叫了声:“爹爹大人!您回来了!”便跑开了。

    纪维阳愣在当场!看着儿子的背影,觉着既可气!又好笑!

    他不知道纪尘星心里想些什么?

    每次,感到儿子拒绝与自己交流,便会在姜玉音面前摇头叹气!姜玉音会微笑着说:“孩子还小!”

    事后,姜玉音问过儿子:“为什么不与爹多说说话呢?这样爹会难过的。”

    纪尘星,则以远超年龄的冷静,对娘说:“担心多说,搂不住话儿,吓着爹!待自己长大一些,再与爹爹多交流。”

    之后,每次纪维阳回家,纪尘星会主动为爹,奉上一杯茶,帮爹捶捶背!敲敲腿!虽然,与爹言谈不多,但父子间的感情,已是心照不宣。

    纪尘星五岁那年,纪维阳随银楼主管采买原石的陈伯,去往南下办货。

    已过数月,仍未返家,也无讯息。

    初时,姜玉音命银楼伙计,顺着纪维阳与陈伯所行陆地路线,找过多次。回音了了。之后,又去连州城多家船运码头打探,回答大致相同,近期南下客船,未曾发生恶性事件。至于目的地情况,又无法查实。再问,港口人员便不再答复。

    至此,主仆二人,再无音讯。

    纪尘星曾告诉娘、爷爷、奶奶:“爹生命无碍,不必担心!”

    姜玉音相信儿子!

    但纪肇中、纪李氏,怎会相信一个五岁孩子的话?每日依旧心系独子!寝食难安!多次派人寻找未果,更让两位老人焦急万分!因急火攻心,导致卧床不起。三年内,终因思虑过重,病体恶化相继离世!

    祖产两处银楼,从此,便由姜玉音一人打理。

    多亏孙喜帮衬,在内陆采买进货,银楼经营未受大影响。

    银楼目前收益,多是靠周边一些商界大户及军界的小姐、太太们常来关照。定制金、银、玉器、簪花首饰、各式配件等等。

    姜玉音又是难得,可以亲力亲为,选材、设计、制作。

    也有一部分订单,是由纪肇中原先聘用的老师傅完成。其中,冯伯、李伯二位师傅,手艺最为出彩。所以,几年间,虽历经战乱,银楼生意却一直有盈余。

    家庭的变故,让本不多言的纪尘星,更加安静。

    近日,入夜后,姜玉音时常看见儿子一个人,坐在这座老宅的屋顶,望向如墨天穹,一坐就是大半夜。虽清楚儿子与其他孩子不同,但见八岁儿子,一个人坐在漆黑夜里,还是不免心疼!

    纪尘星心里想什么?只有他一人清楚。

    今夜,他望向老宅的前庭后院,想到爷爷奶奶……想到目前的形势……

    这处私宅,是前朝亲王府旧居。王爷升职南迁之后,爷爷纪肇中便将这处闲置老宅买下。这是爷爷的心血。是卖掉乡下祖产之后,在峯州城开疆扩土,一步步从小作坊发展为银楼,再置下这处宅院。

    奶奶的爹,是玉器行有名的先生。在爷爷创业先期,给予过大量帮助。加之爷爷虚心求教,勤奋钻研,才成就爷爷在业界的地位。

    对于爷爷创业史,纪尘星了解的不比爹少。

    反观爹,是被迫加入银楼生意中。

    爹是新派,留学归来后,曾在女校任职。爷爷突然中风,爹是独子,不得已,辞掉教师工作,回归家族产业。

    如今,爹虽下落不明,生死未定。但在纪尘星脑子里,时常有个声音响起,“爹在某个地方,还活着!”

    纪尘星九岁这一年夏末,全球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动荡局势波及诸国……

    在纪尘星建议下,姜玉音关闭了两处银楼,又变卖部分资产。

    王府住宅,姜玉音决定,先将使用权,留给纪维阳曾执教的女校,用来扩大校舍。

    只留乡下山间一处别院。之后,将全部财产转移。

    一部分换成金锭和银票。姜玉音亲自前往目前相对安全,远离战火的上州城,将金锭和部分银票,存于上州总行保险箱中。细软及部分家当,运至乡下——林间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