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星见 » 第一篇 再生 第二章 林间别院

第一篇 再生 第二章 林间别院

    地处山区峡谷这处别院,是早年纪肇中行猎至此,为休息方便搭建的住所。随着生意逐年上升,纪肇中便多次往返、选材、备料,挑选手艺精湛的工匠,带来此地建设房舍。

    这处隐蔽在林间的住所,完工当天,纪肇中亲手将纪李氏书写的牌匾,悬于大门之上——林间别院。

    这些年,房屋虽地处山林,交通闭塞,却未闲置。而是由一位行脚僧人,阶段式在此打理。

    纪肇中、纪李氏时不时也会过来住上几日,散散心。

    当年,纪肇中喜欢打猎,猎物多是野兔、山鸡。曾在行猎途中,偶遇行脚僧无名小和尚。两人相谈甚欢!意犹未尽……

    无名小和尚不拘谨,便随纪肇中来到简易搭建的住所,两人继续喝酒畅谈!无名小和尚虽喝酒,却不食荤。纪肇中告诉小和尚,以后会找工匠过来,继续搭建住房,等房子建好之后,请无名小和尚过来住。

    翌日,无名小和尚早早起身,爬上山顶做早课。之后,打上几套拳。再次回返,带了些野果给纪肇中。对纪肇中说:“我云游没有目的。看机缘!我先留下,一方面在此静修;另一方面,可助你修建,多一人之力,也可令你早圆满!只有一点,此地风水,可助你庇佑后辈。但不可再屠灵!能记否?”

    纪肇中答应!之后,的确再未行猎。

    此后几年间,纪肇中回到林间别院,除了构筑房屋,便是带来寻得的好酒,与无名小和尚分享。

    房屋落成那一日,无名小和尚告诉纪肇中:“要出去云游几年!不必等。缘到自会相见!”

    许多年里,无名小和尚外出云游,往返过几次。

    而房屋建成之后,纪肇中虽忙于生意,但每年春、夏、秋季,还是会与家人过来几次散散心!

    虽然与无名和尚见面少,但只要碰面,两个人还是有聊不完的话题……

    纪肇中与无名和尚,两人性情相近,无酒不欢,又豪放不羁!无名和尚爱讲故事。而纪肇中对无名和尚云游期间发生的故事,又尤为感兴趣!讲到惊心动魄处,纪肇中甚至替小和尚捏把汗!而小和尚讲到有趣儿的事儿,两个人又会肆意大笑……

    纪李氏第一次与无名和尚见面,便见识了两人喝酒的状态!两个人为了不影响纪李氏休息,基本不进主屋。

    一次雪天,两个人竟在防雨台下喝了一整夜!

    纪李氏看在眼里,即心疼自己丈夫!也心疼无名和尚!

    虽然无名是出家人,但行脚游方僧人,常年在外,很是辛苦!纪李氏心里,一直将无名和尚当弟弟看待。每次过来,都会多带些吃的、用的。见无名和尚衣衫破旧,便上心准备僧衣、僧鞋。考虑无名和尚常常在外云游,又亲手做了件厚斗篷。

    为了让无名和尚能踏踏实实在此静修。纪肇中与纪李氏又带领工匠,在主屋两侧,各加盖三间房。其中一侧,全部留给无名和尚。一间禅房,一间卧房,一间灶房。当时,无名和尚外出云游,不在别院。纪肇中便给无名和尚留了封信,放在无名休息的侧房。

    “弟:切记!这是你静修、落脚之地。东侧几间房都归你用!落款:兄。”

    无名和尚,云游往返时间不定。来来往往间,世间已是沧海桑田。

    待再次回返,出现在林间别院,已由当年风华正茂的小和尚!变成如今,风尘仆仆的老僧!

    这一年,便是纪尘星出生的一年。也是纪肇中、纪李氏去祖籍祠堂上香,顺路过来,见无名和尚的最后一面!

    当时,无名和尚告诉纪肇中,“自己要在林间别院等一个机缘……”

    当年,纪尘星的爹纪维阳,将姜玉音娶进门不久,纪肇中、纪李氏便带他们来过林间别院,并在这里小住了几日。目的也是让儿子、儿媳了解林间别院的情况。

    纪肇中,曾让儿子、儿媳跟随自己进过一次山。

    进山步行约两个时辰,来到一处草丛,草杆高大粗糙,枝蔓布满坚挺毛刺。没一会儿,三人四肢、手背皆被毛刺划伤。纪肇中并未顾及这些,而是继续前行。纪尘星的爹却已呲牙!如果纪尘星的娘不在身边,纵然纪维阳日常行事儒雅稳重,这会儿怕也会疼的嚷嚷了!姜玉音却很冷静,紧随公公脚步,生怕落下!

    纪肇中终于停步。回头看了一眼儿子、儿媳,轻声道:“蹲下、低头,慢慢走!”

    随着纪肇中的手势,夫妻二人看到了草丛后面极其隐蔽的洞口......

    姜玉音从上州城回来之后,便安排去往乡间的行程。银票还有一部分,加上细软及部分家当,基本都是小物件,便于携带。保暖衣物、铺盖,别院有很多,自不必多带。

    别院中,还有一座储备小粮仓。也是纪肇中、纪李氏之前备置下的。

    银楼的制作师傅,冯伯、李伯,也已年老。姜玉音在关闭银楼前,已提前命孙喜前往冯伯、李伯老家,以他们的名义,在当地各购置了田契、房产。足可保证他们两家人日后的生活。

    家里厨娘,顾嫂及17岁女儿小春,跟随纪李氏多年。

    顾嫂年轻时,女儿尚在襁褓之中,丈夫被老乡拉走,说是能赚点儿大洋贴补家用,便一起当了兵。起初,隔个数月半载,还回家来看看。之后,便渐渐没了音讯。公、婆从顾嫂生了女儿,就没给多少好脸儿。儿子不回家,便将气都撒在顾嫂身上。眼见女儿会爬会走,咿咿呀呀开始学话,却依旧看不到公、婆好脸色。母女俩吃不饱穿不暖。无奈,顾嫂只能出来自己找事做。

    顾嫂,是纪李氏出门采买银楼物品时遇见。时值隆冬,顾嫂母女衣衫单薄,徘徊路边。纪李氏见孩子可怜,便买了些吃食给顾嫂。询问后,得知顾嫂要找事做,便直接将母女俩带回家。

    姜玉音知道顾嫂与婆婆的感情,所以,也一直将顾嫂当家人看待。顾嫂女儿就读的学校,就是纪维阳曾执教的女校,也是纪维阳亲自给安排进去的。

    姜玉音让顾嫂她们自己选择,一是留在峯州城,给她们开个小面馆;二是给她们银票,回故乡生活。顾嫂选择留在峯州城。女儿快毕业了,可以让女儿在女校完成学业是一方面;再则想为姜玉音在峯州城留个落脚地。姜玉音便遂了她们心愿。

    纪尘星与娘、孙喜三人,前往邰州乡下时,已是初秋。

    林间别院,坐落在山间一处峡谷中。虽是峡谷,但地处高势。

    当年,纪肇中也是经风水先生指点后,选址修建。之后,无名小和尚也说,此地风水好。如果不是翻过盘龙山,淌过聚水河,再行至山谷,寻常人很难发现,此地会有处院落。

    三人此时,并未朝别院方向走,而是直接顺聚水河分流下行,前往密林深处......

    无名和尚在河边已等候多时。与纪尘星的娘见面后,双手合十,微微颔首,轻念一声:“阿弥陀佛。”便引领三人前往别院。

    此时,林间别院,隐匿在初秋的余辉之下,房顶晕染了一层金色。走近,可见屋角房檐下,有一处鸟儿的巢穴,两只小雏鸟儿正叽叽喳喳探着头。

    别院主体,是木制结构建筑,原木色。整个房屋,刷了多遍透明松漆,可防潮防霉。房身正前沿,是条板搭制很长一段防雨台。山里气候多变,即便阴雨天,防雨台下,仍可晾晒衣物、摆放干菜。屋子周边,有几条平坦石板铺就的小路,将房前院落整齐划开分界,花圃区、蔬菜区、果树区,外围是木条围建的栅栏。

    林间别院,主屋是独栋二层。主屋左右各三间侧房,其中一侧是客房。无名和尚住在朝东的另一侧。两间茅房在房后。离果树区较近。

    纪尘星与娘、孙喜在防雨台下的茶案旁落座休息,无名和尚很快去灶房端出热茶及一盘玉米面茶点......

    短暂休息之后,无名和尚带孙喜去熟悉别院周边环境,纪尘星与娘进室内整理带来的家当。

    从踏进别院那一刻,纪尘星便感受到爷爷浓浓的气息!这种气息,熟悉而温暖!那些纪肇中曾经用过的农具等物件儿,依旧摆放在原来的位置……

    想起爷爷临终前一日,气色突然大好!甚至能下炕,拄着手杖走动。爷爷将自己唤在身边,让娘备了酒水及下酒菜,端到后院亭台。自己给爷爷酒杯斟满酒,爷爷这次,也给六岁的自己满上酒,爷孙二人郑重碰杯,一饮而尽!这是纪尘星与爷爷两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像家人也像朋友一样,饮酒畅谈......

    中间谈到爹,纪尘星再次告诉爷爷:“爹目前平安!”让爷爷不要担心,把身体养好,等爹回家。

    爷爷这次,没有再怀疑。而是点点头,开怀大笑道:“好!好!只是,爷爷等不了啦!”

    想到此,纪尘星紧锁眉头,闭上眼睛。

    纪尘星解下身背的包裹,轻轻放在案上。

    站在窗前,静望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