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海迷踪 » (26)

(26)

    新年老气氛。宝城典当收藏行里,清静安宁,古色古香的铺子给人一种古老时空的意境,似是唐、宋、元、明、清的某一天。刚从闹市里走来的老万身临其境,有如走出硝烟弥漫的战场足踏在吹烟袅袅的乡间小路上,他不由得惬意地嘘了口气,打量起柜台里陈列着的件件古董,琳琅满目,悄无声息,熠熠生辉。尤其是墙壁上一幅超大的对联引他注目:

    钱多时到此买些珍奇古玩存在家中增值

    手头紧不妨卖点金银细软过好小小日子

    正当老万对这两行文字玩味不已时,柜台背后的帘子里,忽有人咳嗽了一声。老万微有惊耸,寻声看去,只见那透明的帘子里有一鹤发童颜,戴着眼镜,歪在躺椅上手握着书卷。老万仔细看了看,不是别人,正是曾与他交涉过的店主王老板。

    “王老板,”老万忙招呼起来,“您好呀!”

    “王先生是吗?”帘子里很快回了一声。

    “哈哈,”老万抓了下头皮,“王老板好记性呢。”

    “万先生大忙人,一定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

    “嗯,”老万点了点头,“是有点事想与王老板再谈谈的。”

    “好啊,”帘子里走出一枯瘦老人来,“有事尽管说。”

    “我决定还是把这块玉石出手算了!”

    “哈哈,”王老板很快一笑,“是真心舍得的吗?”

    “真心舍的。”老万重重点头。

    “货呢?”站在柜台里的王老板伸出一只竹枝般的枯手来。

    “这!”老万忙吃力将怀中的布包放在柜台上。

    王老板冷下脸来,在柜台上展开布包,现出莹莹的玉石,却闭上双眼,用枯枝般的手指抚摸着,一遍又一遍。这是玉石鉴赏的初步。好一会,光滑细腻的手感让冷面的王老板微微点头,笑了笑,说:“嗯!”睁开眼来,又拿出放大镜,对着玉石细细观摩。伫足一旁的老万见了细致入微的样子,笑了一声,安慰且又略含讥讽般地说:“王老板,还是上次那块,您早已经看过了的,怎么就那样呢!”王老板不动声色地说:“看了还得看。赝品与真货,往往只有丝毫之别。”老万笑一声罢了。

    好半天,王老板直起腰来,问:“万先生,上次开的那个价钱,还记得的吧?”老万苦笑着脸地点头:“十万就十万吧!”王老板打起哈哈来,收起货放在柜台里面,转回身来说:“万先生,我这店里从来不搁置现金的,给你开张支票吧。”老万点头:“支票一样的,我跑趟银行就是了。”王老板坐下,一笔一划填写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

    老万接过支票看了眼,放在了口袋里,又收了柜台上的布匹,准备回走了。刚刚廉价收了块玉石的王老板心情爽快,笑眯眯地说:“万先生,喝杯茶,说说话再走嘛。”老万眼睛一眨:“好啊,跟王老板说说话,说不定还能受益非浅,找点什么赚钱的路子呢。”王老板走出柜台到茶几边坐下,点头:“相互交流,都能启迪心智的。”老万也到茶几边坐下,问:“王老板,您是收藏专家,在这宝安县城收藏什么,最能赚钱呢?”王老板边泡着茶边说:“嗯,问得好。我可以告诉你呀,在这宝安县城收藏名人字画,那是最能赚钱的了!”老万接过一杯茶,问:“宝安县城怎么会兴这种好生意的呢?”王老板诡秘地一笑:“深圳宝安这座一夜之城啊,充斥着大量的暴发户,一副副粗俗的嘴脸,个个都想借助古文来弥补一下自身的不足呢。”老万想了想,微微点头:“那此款爷是在思想一种文化的气质?”王老板一笑:“对了!文化气质那种东西呀,就是顶光环的帽子,放在孔乙己那等寒酸者的头上,完全就是个笑柄,要是加冤在一个印堂发堂的头部,就金光闪闪,迷人至极了。”老万苦笑一下:“那也不过是画蛇添足罢了!”王老板点头:“画蛇添足就是有钱人的生活。穿金戴银、锦上添花、名人出书、富者藏画、附庸风雅,哈哈哈……”老万又想了想,眨起眼来问:“可是,名人的字画挺多,谁的字画会最值钱呢?”王老板放下茶杯说:“这概念就大了。不过也很简单,谁的名气大、谁的历史悠久那谁的字画就最值钱了。”老万眨着眼睛继续问:“那这生意是不是很好做呢?”王老板把眼睛一愣:“这生意好做?名气大、历史悠久者的字画,比喻王羲之的《兰亭序》,你一个凡夫俗子收藏得到又收藏得起吗?”老万一下来劲地说:“可是,我听一个做书画的朋友讲,兰亭真迹,压根就不存在世上的呀,自从唐太宗搞到手之后,就下落不明呢。”王老板点头:“是!兰亭真迹,坠入了历史烟云之中,至今下落不明。不过,好的兰亭摹本,那也是不错的收藏呀。”老万的眼睛一下睁大了:“什么什么,兰亭摹本也是不错的收藏,难道说摹仿造假,也很值钱的了?”王老板哈哈大笑:“万先生哟!老朽我可要取笑你一句了,这样说话那可是粗人一个呢。”老万抓了把头皮:“请王老板指教一二。”王老板喝了口茶,字正腔圆地说:“我这里所说的兰亭摹本,与你所想象的赝品,那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老万不由坐直一下身子:“哦?”王老板抑扬顿挫:“你知道吗?书法圣品,兰亭真迹,自从唐太宗搞到手之手,忙传诣天下的书法大家,一一进宫临摹。后来,真迹保存在了宫中,传世就靠名家的摹本。那些形神毕肖的兰亭摹本,在宫外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满世追捧的书法楷模。历代书家,煞费苦心,他们对天下第一行书并非呆板摹写,在保留原作的风貌之余,各有发挥,各显其能,不仅传承了兰亭非凡的墨迹,同时还巧妙地镶嵌了个人的笔法,无意之中创造出了一个蔚为大观的兰亭景观,形同一张巨大的伞体,在共同之上,四面八方伸张开千姿百态的书象。所以呀,无论哪朝哪代哪位书家的兰亭摹本,无不是值得收藏的书艺精品。现在国家收藏馆里的兰亭摹本,件件都是国宝级的珍品呢。”醍醐灌顶了的老万睁大双眼,报以响掌:“与君一席话,胜读了十年的书!王老板,跟您聊聊,太长知识了呢。”

    两人哈哈了一番,纷纷大口地喝起茶来。王老板放下茶杯,感叹之余,又转口来说:“兰亭摹本还是可以搜一搜的,说不定一不小心就从哪家的老柜子里,翻出来了哪位书家的墨迹的呢。”老万的眼睛直眨,若有所思地问:“王老板,照您这么说,要是搜到哪位书家的兰亭摹本,就会发个不小的财了?”王老板忙首肯:“那还用问!”老万更是把眼睛眨了又眨:“嗯嗯嗯!”王老板打量着对面神色激动的人问:“万先生是不是有点路子的哟?”老万眨着眼睛地说:“我回家问问,再来跟您说吧。”说着一口喝了杯中的茶水,告辞,出门,打的,回到了七十四区。

    “喂喂喂,”老万刚一回到七十四区就直拨张青歌的电话,“小张!”

    “万哥,”电话里的张青歌忙应,“你怎么啦?”

    “你现在里呀?”老万一脸的急不可待。

    “我正在楼上呢。”电话里回答。

    “你快下楼来,我在小区的马路边等着你!”

    “哈哈……”电话里好笑了一声,“我可不是在小区的楼上哟。”

    “那你在哪里的楼上呢?”老万皱着眉头问。

    “我在恒丰海悦的酒楼上。”

    “哎呀,”心急的老万一下脸哭了,“你怎么跑到那楼上去了呀?”

    “阿玫请我到这里来喝茶的呢。”

    “好好好,”老万懒得细说,“我马上去那楼上找你。”

    “有什么急事吗?”电话里的人问。

    “当然是有急事的。”

    “好,我等你来就是了。”

    老万没有再说,啪地一声关了他那台在公元二零零四年间最为流行的诺基亚牌子的手机,就转身路面,接着招手飞奔的绿色的士,然后急匆匆地坐上一辆直往恒丰海悦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