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雅三国 » 第三十五章 刘杨会师,黄巾渡河

第三十五章 刘杨会师,黄巾渡河

    或许是张角弥留前的祈求感动了上天,又或许是刘宏搞得天怒人怨,老天也不是太想让他过于轻松。在张宝带军距离黎阳还有三日路程的时候,张角快马加鞭的信使终究还是赶到了。

    “大哥啊!”张宝一直忍着悲痛,走到没人的地方,才冲着巨鹿方向跪倒在地,双眼通红,泪似泉涌。

    他其实是知道张角身体情况的,比起张梁的大大咧咧,他文武俱全,一直是张角发展太平道的得力干将,不论是太平道初期策划汇聚教众,拟定教义直到后期带兵起势,一路打下大半个冀州,带兵威逼洛阳。

    所以张角的身体状况一直也都没瞒着张宝,如果起义顺利,他会想办法以玄学的手段归天,将权利平稳过渡到张宝手中,可是就目前情况看来是做不到了。

    张角素来知道张宝的能力,所以在信中只是告诫他杨蟠手中有支精锐骑兵,他有很大的可能会千里奔袭虎牢关黄巾大军的后方。他将自己在冀州做出的一系列安排全部告知张宝,冀州已经不可返回,为避免他的大军被围困在司隶或者冀州南部,所以要求张宝自己根据局面安排军队突围至兖州,依靠黄河建立防线。

    张宝站起身狠狠的拍了拍脸,平复心情后,忍住悲伤回军中聚集众将,命令全军改进向东,从怀县南渡黄河后接着继续往东过阳武入兖州。

    张宝离开虎牢关时,为了避免军心动荡,此前北渡黄河,驰援冀州的时候并未向众将说明原因,此时改变军队的行军方向时诸将也没有疑惑,纷纷下去准备。

    张宝大军一直到两日后才过了黄河,此时张宝才给虎牢关的张曼成写了封信,言说他收到最新消息,冀州有变,黄巾军已经不足以配合攻破虎牢关兵发洛阳了。他开始带军队东进入兖,黄巾军目前的情况只能退守青、兖、豫、荆等州。

    张宝嘱托张曼成可以把自己给他留下的七万冀州黄巾用来断后,让他和彭脱各自带着兵马迅速撤出司隶,行壮士断腕之举,务必保住南阳、颍川黄巾的有生力量。

    写完信让传令兵飞速去往虎牢关,他带着兵马不停歇的直接往阳武而去,至此张宝军也即将成功从司隶撤出去。

    在晋宁城修整两日后,见到军队恢复了体力,杨蟠为避免夜长梦多,趁着士气正盛,带着骑兵快马加鞭的向着邯郸而去。

    让杨蟠感到意外的是,等他赶到邯郸以东两日的距离时,遇上了刘虞、荀攸、徐方带着骑兵在追杀黄巾,黄巾军此时不足万人,正处于一个混乱奔逃的状态。

    “末学后进杨蟠见过伯安公。适才在军阵之中,未能及时拜见,还请伯安公恕罪。”在配合刘虞剿灭黄巾残党后,两边军队就地安营扎寨。杨蟠忙上前给刘虞见礼。

    因为刘虞在士林中的声望,杨蟠并未以军中习惯见礼,只是行了士子拜见前辈的礼仪。刘虞见此也是极为高兴,自打他见到过渤海郡富庶安定的景象后,再加上杨氏的清名,他素来对这个出彩的晚辈充满了好奇和欣赏。

    “文约快快免礼,虞年幼时也常常求教于汝父伯献公,京师同殿为臣时也与汝兄甚是亲厚,吾观汝亦如观自家晚辈,切莫过于客气。”刘虞高兴的亲自扶起杨蟠。

    “蟠带兵一路急行军杀到巨鹿城外,此时兵力不足以围困张角,只能命麾下带5000步兵在晋宁盯住巨鹿。我意带骑兵奇袭张梁,灭了他这一路好让巨鹿变成孤城,如此冀州黄巾将不足为患。我等也可尽早配合陛下清扫了弘农回援的黄巾,如此天下便可无忧,不成想伯安公竟然提前剿灭张梁,如此我等现在便可直奔虎牢关了。”

    杨蟠倒是很意外刘虞竟有如此带兵的能为。据他所知,刘虞麾下能打的也就是公孙瓒的一众兵马,此外便是他留给刘虞的徐方率领的骑兵。可仅仅以这些兵力歼灭张梁黄巾近十万大军,这刘虞的能力不得不让他重新评估。

    刘虞听到此话不免赫然,一直到此时他都还有点恍惚这场仗。本来他们是弱势的一方,虽不至于奔溃,但是再等不到援军怕是不妙,谁知道入夜后对方攻势变缓。原以为是黄巾疏于训练的队伍太多,不耐夜战,不成想第二天黄巾大军却奇怪崩溃了。

    此时边上荀攸接过话,“文约误会了,我等其实并没有将张梁全部歼灭,张梁一开始带着大军在邯郸一带与我等对峙,前些时日突然好像是不再担心西北方向的公孙将军袭击其后路。张梁开始全军拼命向我冀州军营袭杀过来。与我等焦灼搏杀了一整天,我等兵力不足,决定将兵阵后移据守等待公孙将军援兵。”

    荀攸停顿了会,似是在回忆当时的疑点。“第一天入夜后对方攻势变缓了许多,我等以为对方可能不善夜战所致,到了第二日,还没等援兵到达,徐方将军便在交手中发现敌兵看似势大,但是攻击势头却跟前一日有着天壤之别,我才考虑对方是否是撤兵图谋他处了。”

    “当天我还安排人急往公孙将军处示警,可是等到的回信却是公孙将军一路并未见到黄巾踪迹。而这边直到我等扭转战事后一路追击黄巾溃兵至此也都没遇到张梁和他的主力。”

    听到荀攸的叙说,杨蟠不免感到奇怪“那张角目前只是据城死守,加上巨鹿以北的黄巾被我清扫干净,所以我并未绕路,是从巨鹿城外直接向南追过来,全程探马也不曾懈怠,那张梁应当不是冲我而去,否则早就相遇了。此人的去处却是奇怪?”

    杨蟠突然又问荀攸“那么邯郸那里情况如何?有没有可能是我不慎走漏了消息对方缩回城了?”

    “公孙将军昨日有信送来,说既然我们这里无碍,他就转道去攻打邯郸城了,我军有斥候晌午时分已经从那边赶了回来,言说邯郸并没有太强大的抵抗,估计破城也就在这一两日间。”

    正当刘虞、杨蟠一众盯着舆图在思考张梁去向的时候,突然有侍卫进来报告说是营外来使,有晋宁城急信送到。

    “!”杨蟠大惊“难不成这张梁真有如此鬼谋?竟然能在我等众人的眼皮下消失,还能飞速赶到巨鹿城去?”

    “不!不对,时间上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杨蟠紧接着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这时信使已经被带了进来,杨蟠匆忙起身拿起信看了起来。营帐中其余人也紧张的看着杨蟠。

    杨蟠看完信,松了口气,紧接着一边盯着舆图一边向身边的众人解释。

    “张梁并没有去巨鹿或者晋宁,德谋来信说我带兵出发三日后巨鹿城守将便拿着张角的留书去晋宁城献城投降了。德谋派一队人前往查看,巨鹿城确实只留下万余老弱残兵,城门大开,没做任何抵抗。问起守将,只说是五日前天一亮就再没见到巨鹿城中的黄巾骨干,只有一张角的仆人等着把书信给他,问起来也不知道张角一众以及城中主力的去向。”

    “张角跑了?”就在众人沉思中,荀攸猛然惊呼,但与其略有不解。

    “冀州黄巾凑一凑十几、二十万还是有的,这张角即便是再不知兵,也不至于弃城跑路吧?”徐方觉得很不可思议。“那张梁壮士断腕的情况下只要有数万主力能跑回巨鹿死守,那么我冀州驻军就只能接着对峙,他支撑数月甚至一年半载都不是没有可能。”

    “有没有可能是张角有什么大的谋划,所以以此来迷惑我等。”听到谋臣武将的分析,刘虞此时也觉得很是蹊跷。

    杨蟠想了许久,心中一亮,张角怕是身体不行了,他害怕自己病死后我们抓住黄巾军军心涣散的机会全歼冀州、司隶的黄巾军队,所以提前安排跑路了。

    想到这里,杨蟠也开始佩服起这位‘大贤良师’来,这一手真真做到了迅速、果决。否则的话杨蟠最多一个月就能完成布局,后期只靠围住他便可以吃掉半数黄巾军队,这个时候说张角是黄巾军队的精神支柱可是一点也不为过。

    想到这杨蟠装作不知,开口道“或许是张角看到巨鹿城有被我等包围的危险,为了不拖累黄巾军整体战略,所以果断放弃冀州,汇合张梁往东跟兖州连成一片,或者向南去兖州、司隶、南阳三地的中心地带,正好守住张宝的后路。”

    杨蟠先知先觉的事情虽然没法和盘托出,不过这个理由也足以说服几人。

    “文约言之有理。”荀攸盯着舆图点点头,算是认可了杨蟠的猜测“向东最近的方向便是经过广平去馆陶,事有不济,也可继续向东过黄河入兖州,然后掉头据黄河防守我军,所以我分析这个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向东南过魏县,去往阴安,此地水系繁杂,不利行军,尤其不利于骑兵作战,是制约文约骑兵的绝佳场所,但是也因为地形的不便利,实在不是屯驻大军的绝佳场所,也会拖慢张梁的撤退速度,所以我认为可能性不是太大。”

    “向南去往司隶、兖州方向必定经过黎阳,行军倒是没有问题,但是距离巨鹿城太远了,耗时最久,势必会给张角的行军增加变数,攸以为此路可能性几乎没有。”

    “公达说得极是,既如此,那就派遣斥候,以最快的速度往广平、魏县、黎阳探查,广平、魏县距离我等最近,三五日便可得到消息,我等也能在其立足未稳之时追上去,往南则是不惧,丁建阳早已埋伏在黎阳,正好被我们包围歼灭。”刘虞听到荀攸的介绍,也是高兴不已,如果能就此歼灭黄巾主力,那么天下也能早早安定下来。

    “伯安公说得对,蟠这里有些想法或可助伯安公节省点时间。”

    “好啊,文约且说来。”

    “就按照伯安公所言,加派斥候去各处探查,但我等却是不必在此等候消息了,可直接合骑兵一处,全力向虎牢关方向进军,如果这张角真被丁将军堵在黎阳,我们正好配合他歼灭黄巾贼首。”

    “那么如果张角、张梁向东?”

    “伯安公麾下猛将公孙将军不是即将平定邯郸么?可让其带兵向东追杀过去。有机会就抓住机会攻打黄巾,没机会的话也可就地防御,保冀州不失。而我等,即便是堵不住张角也无妨,正好试着堵一堵张宝去,最不济解了洛阳之围也是大功于社稷,不是吗?”

    “妙啊!就依文约所言去办。”刘虞精神一振“徐方!”

    “末将在!”

    “由你带领邺城所有骑兵,听从杨渔阳指挥,合军一处共往虎牢勤王。”

    “末将领命!”

    “文约、公达,走!且陪老夫沙场建功去!”

    “谨遵府君帅令!”

    杨蟠排斥给程普他们回了信,改让驻守巨鹿城,勤加训练降卒,保护冀州诸要地无碍便可。然后便与众将收拾骑兵向虎牢而去。

    此时虎牢关下张曼成也收到了张宝的来信,信中未提张角身体有变,只说是冀州形势突变不足以据守,为避免他和彭脱三十万大军被抄了后路,让他们利用夜晚分批脱离虎牢关战场,然后迅速撤出司隶。自己留下的那七万步卒可用来给大军断后。

    张曼成拉着彭脱以及逃回来的马元义讨论过此事后,马元义主动揽下断后之事“罢了,我偷袭洛阳失败,如今让我黄巾大业受阻,已是愧对圣师,断后一事便交由我了,我必能拼死拖住汉军,保大军顺利后撤。”

    “如此便托付给兄弟了,兄弟还有何要求但说无妨,我等必定全力支持。”

    “二位兄弟需支援我一些黄巾力士,地公将军留下的七万步卒全是新兵,我需一些主力老卒压住阵脚,否则汉军一旦发现不对,冲阵试探时,这些新军怕是会露了马脚。”

    “既如此我二人将麾下主力凑出三万来交给兄弟,给兄弟凑够十万大军,二十日后,无论情况如何,兄弟自行安排,全力撤退。”

    “二位速去,此地便交给某家了。”

    “兄弟,保重!”张曼成、彭脱二人向马元义郑重抱拳,然后果断回营去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