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雅三国 » 第四十六章 战事焦灼,卢植获罪

第四十六章 战事焦灼,卢植获罪

    “伯安,看来我们得想办法强渡黄河了,这已经是陛下第二封问责的敕令了。”

    平原县衙,刘焉带着幕僚董扶叫来了刘虞,正跟他商量该想什么办法完成渡河攻打青州黄巾。几路汉军之中,就他这北路军成分最杂,还偏偏两个文人,征战事宜只能全权放手给属下将军们去做。

    唯一庆幸的是刘焉、刘虞都是汉室宗亲,从辈分上来讲,刘焉还大刘虞一辈,而且比起刘虞还更懂些兵事,所以二人合兵后,一切以刘焉为主。否则的话,互相掣肘之下,这个汉朝北路军,对于青州黄巾来说,有或者无就压根没影响了。

    “叔父,我等着两月内十数次尝试强渡,可那黄巾仗着人数庞大,死死抵在河岸边,我军虽然兵勇,但是没办法展开军阵的情况下也只落得损兵折将,被迫撤回。如此下来,两月的功夫,已经折损近万人,这….…”刘虞想到这两个月各军的损耗,也觉得万分为难。

    “唉…我又如何不知啊,只是去年年底那场大胜,让天子及朝中上下只觉得黄巾虽然人多,但是战力不济,每逢朝廷天兵,必定是溃散逃逸,才致使天子夸下海口,要于今年内平定贼寇,可这半年光景,我四路大军,均被阻在原地,不得寸进,也不怪乎陛下着急。”

    “如此,不如召集众将前来商议?看看还能否有什么好的办法渡河。”

    “也只好如此。”

    “朕泽隆恩于诸卿,承天下于众将,尔等不思……畏敌不前,至皇命……望诸卿警醒,勿负朕心。”

    冀州东南,卢植大营中,天子刘宏派来的小黄门刚刚读完皇帝的敕令,比起北路军那二位宗亲收到的还算客气的信笺来说,他这儿可就是狠戾直白的警告了。如果再没有进展,可就不仅仅是丢官弃爵那么简单。

    送走了太监,中军帅帐里也是一阵沉闷。跟刘焉那边一样,而且卢植军中从上到下尽是知兵之人,各种办法想尽,过河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同样面临着没办法快速扩大战线,时间一久就会被对面拿人数逼下河去。

    实际上黄巾军目前也很难受,黄河并不是每处河滩都适合泅渡大军的,所以派人驻守黄河全线并不困难。靠大量的黄巾杂兵就能做到。

    可杂兵就是杂兵,战力不足是根本问题,这也是为啥汉军总能冲上河岸,这时候就得靠黄巾力士出战,压住战线,再牺牲大量的人手将汉军逼退。虽然每次大量的损失都是杂兵,可黄巾力士的数量也在飞速的减少。

    这一点,其实卢植早有判断,他也是按照这种办法在拉扯对面的兵力,因为兖州黄巾主力都被皇甫嵩吸引过去。他这儿还是有希望耗掉河对岸的元气的,只不过天子现在怕是不会再给他那么多的时间了。

    “中郎将,陛下远在朝堂,不知我等目前所面临的局面,因而有所问责。末将以为,我等虽未能顺利过河,但这两三月与对岸黄巾交战中其实斩获并不少。我观那左丰适才言语当中似有索取贿赂之意,不如我等拿出重金贿赂于其,让其择战功上报天子,为我等争取一些时间,等战机成熟,一切当会好转。”

    偏将赵融猜到了那左丰的心思,恰好此时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就能改变一切,所以想到了一个争取时间的提议。曹操向来看不惯这些太监的苟且之事,军中早先被赶到一边的监军就是如此货色,但目前看来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所以皱了皱眉,也没有反对。但不料卢植的反应极大。

    卢植在朝中跟宦党早都是一副水火不容的样子,此时战局焦灼,但是局面仍在他手中掌握,只要在拉扯中找到战机,打开局面,功破对面黄巾不难。

    想想黄巾爆发前,他数次提醒天子,都因为宦官的阻挠而失败,黄巾乱军能将大汉威逼成这个样子,处处有着宦官的影子。这次又借着天子申敕前来索贿,让卢植新仇旧恨顿时爆发了出来。

    只见卢植抽出宝剑,劈在了面前的案几上。“一群蒙蔽圣听,霍乱天下的腌臜蠢货,岂能让吾低头贿赂,吾虽万死而不得曲身折节。”

    “来人呐!”

    门口护卫匆匆进来,“将那左丰给本将赶出军营,若谁再劝吾贿赂宦官,有如此案。”

    见护卫出去后,卢植接着安排到“曹操、赵融!汝二人帅本部兵马,一人往北向长青方向屯扎,一人往南向临邑方向屯扎,收拢、隐藏好渡河船只,随时等待机会。我亲率大军,仍就此处冲击对岸,一旦汝二人处出现战机,务必快速过河杀出。”

    “末将领命!”二人纷纷站起。

    “本将会不计损耗拖住对面的黄巾主力,我料定他们也接近了极限,此处留下的三千骑兵,我会让随时做好准备,等待出发。你二人哪处先出现战果,就给本将死死坚持住,后备力量会第一时间赶到,协助坚守待援,我们来跟对岸的黄巾贼兵比拼调动效率。”

    “喏!”

    皇甫嵩大营也是同样的情况,而且对面张宝的主力大军死死的盯着他,以至于皇甫嵩的情况更艰难,虽然麾下武将、兵马更是雄壮,可是取得的进展还不如卢植那边。

    好在皇甫嵩有之前解洛阳之围、破虎牢黄巾大军的战绩打底。而且此人比起卢植更懂得忍让,贿赂过宦官后,至少短时间内没有太大的问题。

    朱儁没有强渡黄河的烦心事儿,而且还借着一路推进到荆州北的战绩躲过了天子的斥责,但是此时他的大军也不敢再贸然向前了。

    一来南阳黄巾军主力尚存,此处作为大汉的繁华地带,各处县城城墙高大坚实,不是朱儁那点兵力一时能打破的。二来皇甫嵩那儿没能过河的情况下,南路汉军的侧方开始接壤豫州黄巾了。如果突进过深,被彭脱包围过来断了后路,那可就万死莫赎了。

    其实皇甫嵩是清楚卢植的计划的,而且他也明白,如此僵持的情况下,破局之点就在卢子干之处。

    青州黄巾防御刘焉、刘虞就得耗费大量的精力,兖州张宝的军队主力必须得盯着他,所以对峙卢植的只能是张宝的偏师,南路汉军面临两个方向的黄巾军队带来的压力,朱儁虽然具备攻破任意方向黄巾军的实力,但是却不敢贸然出手。

    唯独卢植军是既有实力过河,又能心无旁骛过河的。一旦他那儿成功突破,无论是向北杀过去助冀州联军过河,然后一路南下,还是让冀州联军牵制青州黄巾,他迅速配合皇甫嵩夹击张宝都是可以的。

    青州、兖州打开局面的情况下,那么朱儁就也会得到解放,则中原黄巾的灭亡就可以进入倒计时了。

    可惜,卢植终究是为自己的性格付出了代价,貌似老天再一次站到了黄巾那边。准确的说来,应该是刘宏再一次帮了黄巾一把。

    左丰回到朝中将卢植告了一状。太监这个行业在大事上出彩的凤毛麟角,但是搞这些蝇营狗苟却是聪明至极。

    左丰并没有贬驳卢植的战功,反而如实将前线互有输赢的现状告诉了天子。

    但同时左丰也告诉天子,卢植在战果僵持的情况下,把皇帝派往的监军赶出兵营,还扬言说此前天子不听其劝告才导致此祸,歼灭黄巾之事,让我等不知兵者少做干碍,其驻足不前自有筹划,教天子安坐朝堂,静待佳音。

    正是此话,勾起了刘宏心底最大的怒火,多年来被这些自诩为清流忠臣压制的憋屈,加上上次黄巾爆发时群臣威逼天子的事情,此时一块儿爆发出来,让刘宏蓦然涌上一股恨意。

    “放肆,他以为他是什么东西,畏敌不前,骄横自大,真以为这大汉离了他就得亡国吗?来人呐,去将卢植枷回洛阳,打入天牢待审。着前将军董卓,领麾下骑兵增援冀州东南,统帅彼处大军。再次诏令各军,责令攻打黄巾,不得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