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雅三国 » 第六十章 计议海运,打造王牌

第六十章 计议海运,打造王牌

    杨蟠交给糜竺的是《宋船制造图》中关于远洋海运商船的图纸,宋朝引以为傲的‘神舟’号,按照图示设计,此船最大尺寸长可达38米,宽10米,高7.5米,载重量能达到240吨。

    区别于东汉目前航船的传统风格,神州型线比例细长,横剖面呈‘V’形,吃水较深,配合尖底,船体在航行上速度更快,耐波性好。有着极强的抗风浪和抗横漂的性能。

    此外杨蟠还拿出了在南宋时期达到鼎盛的近海、江河运输船:沙船。此船有着载重量大、制作简单、成本低、易转向、不易搁浅等优点,但因为其平底方头的设计,所以破浪差、航速慢、抗横漂差,其缺点也是非常鲜明。

    因而沙船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来配合‘神州’号使用,解决‘神州’号无法随时靠近海岸装卸货物的不便。此外等将来杨蟠南下中原,平定南方时可大量用于内陆运输。

    “昔日在渤海郡时,我与子仲结交,便是想要依托子仲重建大汉海运。当年家父还为帝师之时,蟠便借此便利通览各种古籍,当时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这种新式的巨舰打造图,它一直停留在蟠的脑海之中。比起天下现存的近海货船来说,这是一款真真用来远洋航行、流通货物的神器。”

    “府君是想?”

    “我为其命名为‘神州’号。蟠意欲在幽州海岸建造大型船坞,让此巨舰问世,此外在‘神州’建造期间,我会先训练五千海军出来,借此神器配合子仲建立海上商路,于大汉南北、甚至于南洋诸岛间互通有无。不知子仲可敢与我在此事上放手一搏?”

    “府君可否容竺思考片刻?”

    “无妨,蟠等子仲便是。”说罢杨蟠自顾自的喝起茶来,似是并不担心糜竺会拒绝。

    等杨蟠将茶喝到第四泡时,糜竺似是拿定了主意,但也略有犹豫道“府君,此事现在为之必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但竺亦可想到,将来定会为此获得丰厚的收益,但此事之大,我等……”

    糜竺有所担心,不过也没将剩下的话说出来。这种生意,向来掌握在国家手中,大汉现在没力量做,但是有人做成了,它就未必还是个人的了,那时一旦被收归朝廷,对于他一个商人家族来说必然是血本无归。

    “无妨,此时由蟠来牵头,刺史府占有四成份额,颍川荀氏一成,汝徐州糜家一成,其余两成留作将来用于拉拢其他家族或者朝中贵胄,那般久远的事情,不会让你糜家顶在前面。而且我等先少量试行,前期先制造‘神州两艘’,沙船十艘,如此的话,仅仅我幽州两年赋税都可实现,子仲当不必多虑。如后期便利,我等继续扩大规模,如事不利,却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杨蟠看着糜竺心动但犹豫的表情,接着说道“而且蟠后续很多规划,需借助海运来实现,如果子仲心有顾虑到也无妨,我们接着谈剩下的合作便是,子仲在返回徐州后,只需帮蟠招揽制船工匠送往幽州便可。如此,吾亦深念子仲之德。”

    糜竺沉默片刻,猛然拿定了主意“府君,海运一事,竺代表糜家同意了,竺此行回去便可全力招募船匠助府君完成此事。”

    “哈哈哈哈,好,子仲且放心,蟠担保子仲将来不会后悔今日之决定。”

    “竺多谢府君赏识,至于府君所说的剩下的合作,可是棉布一事?”

    “正是此时,蟠意欲在幽、冀二州择地大量栽种此物,同时建造作坊生产、印染成品棉布。此布以及后续成衣都会交由糜家代理售卖,不知子仲可感兴趣?”

    “府君放心,此时交由竺,定不负府君重托。”

    “此外,还有一事,此物子仲可见过?”说话间杨蟠又掏出一张绣有植物图案的绢布交给糜竺。

    “嗯……此物可是甘蔗?”

    “子仲见过此物?”

    “听说交州山林多有此物,竺还是幼童之时,家中商队曾带回过少许。”糜竺面露回忆“竺只记得当时嚼之味甘,多汁水,然吞咽时干涩难受,如同生嚼草谷,并不适宜食用,莫非府君知道此物的其他妙用?”

    “哈哈哈,子仲竟然嚼完了生生咽下?”杨蟠听到也觉得颇有意思,这糜竺想必也是个吃货,第一次吃就敢往肚子里咽。“没错,以目前来说,此物之利,当十倍于食盐。”

    糜竺听到此话,极为震惊,瞪大双眼看着杨蟠“府君此言当真?”

    “蟠先委托子仲一事。”

    “府君请讲。”

    “最后这笔买卖,容蟠先卖个关子,子仲回去后先着人去南方帮忙搜集一些甘蔗送往幽州,然后蟠再请子仲品尝一种美食再说。如果顺利,我等海运成本便靠此物赚取了。”

    “嘶……”糜竺深吸口气,不一会突然眼睛一亮“府君所言之物,是否…与糖有关?”

    杨蟠也不免为糜竺的反应之快而惊奇“不愧是世代大商之族,子仲之敏锐,杨蟠佩服。”

    “府君过誉了,若非竺幼时恰巧食用过此物,知晓其之甜,再加上府君告知竺曾食用不当,又将其与食盐作比较,所以竺才大胆将此物与糖联系到了一起。”

    “目前我大汉所食之糖皆是由深山老林搜寻的蜂蜜熬制而成,制糖效率极差,其成本之高,即便是皇宫、豪族也将之视为珍宝。我有一制糖之法,其原材便是这甘蔗。待其做好后,子仲一试便知。”

    “多谢府君告知,竺回去便着手此事。”

    “嗯,时间不早了,子仲早些歇息,明日去寻公达拟定制船、棉布二事的细则,蟠这便回府了。”

    糜竺连忙起身,“竺恭送府君。”

    杨蟠安排完所有的事情,将政事交给荀攸等人,便又恢复了以往甩手掌柜的风格,好在那几位能臣干吏早都习惯了他这个样子,大方向安排好了,事情自有他们去落实,杨蟠在与不在也就那样。

    接下来,杨蟠忙里偷闲,好好陪了家中娇妻美妾几天后,便一头扎到幽州武器作坊去了。有麴义和唐弩,杨蟠有信心复刻出比历史上更优秀的先登死士。

    有了详细的制作图纸,打造擘张弩并不难,作为唐朝反复改进成熟的单兵弩,其攻击距离已经达到350米,而且轻便易携带,上弦简单迅捷,能更加有效、快速的压制敌人。

    作为冲锋策应,登墙破城的精锐轻步兵来说,麴义的这五千先登死士,头部带铁制兜鏊,兜鏊下内衬皮护防撞。计划中士兵身着清一色皮甲,为了降低负重,方便奔跑跳跃,皮甲只在身体重要部位处内缝铁片,增加防御。如此一来,每人空余负重可携带的弩箭就能达到50支。

    先登死士的兵器选用了唐制横刀,刀身笔直细长,能更快速的完成劈砍,而且破甲效果更佳。

    在制作出两身先登死士的兵器后,杨蟠便带着麴义进行了试验,并就此拍板,等五千套装备备齐之时,便是麴义的先登军成军之日。

    至于田豫的那五千人,杨蟠则是另有计划,唐朝可是以甲胄兵器领先世界,既然技术在手,不搞出一支重甲步兵怎么行,既觉得遗憾,又浪费典韦。自己又不好人妻,也不爱弄险,哪用得着典韦时时刻刻守在边上挡刀。

    在过去的一年里,杨蟠可是早都为此做着准备,全军训练中就没断过那三万兵马的肉食,一个个早都养得精悍体壮,从负重拉练中就能看出,挑出五千人身着全套步兵甲,手执盾牌加宽刃障刀作战应当是不在话下。

    不过这五千重甲步兵目前是奢望了,因为杨蟠在打造出一套装备后发现以自己目前手上的余财,等完全制作出来,得需要两年的功夫。只好先安排打造出武器好了,至于具装步兵甲,后面有闲钱了慢慢凑吧。

    其实真要是透支府库的话也一定没问题,不过想想会被荀攸提刀追杀的可能性,还是算了。正在杨蟠为打造自己王牌部队忙活着的时候,徐晃带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