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雅三国 » 第六十九章 蔗糖问世,黄巾落幕

第六十九章 蔗糖问世,黄巾落幕

    制作蔗糖的用具杨蟠早在出征前就留下资料让工匠提前打造了,按图索骥,没啥难度,两天后便被杨蟠搞了成品出来。

    然后便是同样的套路,熬糖干锅的上层成色好的继续提纯结晶,做成小块晶莹剔透的冰糖,或二次加工成砂糖,专门用来高价吃大户,下层浑浊些的做成大块冰糖正常价售卖,不过这个正常价也是贵的离谱。

    闲在家的杨蟠还贴心的弄来些牛奶、鸡蛋给二女特意做成甜味糕点,这东西弄出来后瞬间俘获了大小才女的味蕾。也让孕期的蔡琰胃口打开了许多。

    紧接着将要去打动的便是徐州糜家了。以后杨蟠的领地会越来越大,总不能回回跟这些商户负责人面谈,是时候培养自己的商业人才了。正好这时出现了个合适的人选,卢储。

    杨蟠纳李清照进门时出现的,只不过不在幽州,在上个月中旬,带着康成公的家信从豫州而来。

    康成公信中所言,此人是一寒门子弟,家中本来也没几人了,又在黄巾之乱中尽数折了进去。得亏此人出外游学躲过一劫,在黄巾平定后靠着康成公的接济处理了后事。

    郑玄见其长于文笔,头脑灵活,多年的飘零生活还造就了其一副圆滑周全的做事风格,正好此次借着让其帮忙送信给杨蟠之机推荐过来。一并被郑玄推荐的还有清河东武人崔琰崔季珪,北海昌乐人孙乾孙公佑。这二人都是康成公教导出来的弟子,正好暂居豫州,郑玄问过二人意见后,便统统给派往幽州了。

    与那二人以康成公弟子的身份去刺史府就任要职不同,卢储则是拿着举荐信留在驿站等候杨蟠回来,他暂时没有出仕的心思,准备在杨蟠左右先做个幕僚试试看。

    说起来这康成公还真是心疼杨蟠这个弟子,年前师徒俩书信往来中听到杨蟠诉苦政事繁杂,人才太少,这不,立马就给安排上了。

    “广和既然跟崔季珪、孙公佑二位一样都受到了我师康成公的举荐,缘何没留在刺史府谋职?”

    经过初步的交谈,杨蟠对此次面试结果还是比较满意,而且也中意培养卢储做自己商业上的副手。只是好奇此人的想法,此前既然机会抓到手上了,为何又主动放弃。

    “府君有所不知,储之家族原本便是行商事发迹,后逢祖上举孝廉做了官,一连出过几任朝廷命官后方才扩大了家业。但家业维持,仍然倚重于经营之道。族中败落后,储便一边经营家产,一边四处求学,因而所学纷杂。储自知非是理政之才,但又不欲浪费所学,世人皆称府君有经天纬地之才,鸿鹄高飞之志,所以储斗胆滞留幽州等候府君,以求伯乐。”

    “哈哈哈哈,你倒是个妙人。既如此,我正好有一事托付于你,若能办好,你便跟着我吧,不为政也无妨,将来你的成就未必会差。”

    “储拜谢主公!”卢储听到此话,面露欢喜,深深长揖及地。

    事后杨蟠详细的跟卢储分析了大汉食用糖的现状,以及自己在蔗糖方面的谋划。同时还跟卢储解释了什么是代理,以及市场经营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最后跟卢储交代,让其拿着一批蔗糖样品代自己去徐州会见糜竺,签订合作协议。

    待蔗糖事毕后,卢储会被安排去往渔阳郡辖区的渤海湾港口,未来的天津港便在此处,而此处就是当下杨蟠计划建设的第一个船坞和停靠海岸。杨蟠需要他将港口建设诸事全盘操心起来。

    在卢储领命离开后,杨蟠拿出让人打造好的精致玉匣十个,里面全部装有小块冰糖,作为幽州今年的孝敬,进献陛下,以杨蟠对贡品冰糖的定位,这些分量的冰糖,可抵同等分量的黄金了。

    此外杨蟠派人将上次草原搜集来的金器,全部熔炼后按照王庭单于权杖的风格打造了一杆镀金权杖,杖头镶嵌一只栩栩如生的金鹰。

    杨蟠给天子奏章中言说此乃北方一鲜卑部族私自打造的单于权杖,其妄图统一草原,对抗大汉,杨蟠不得已派兵平定。权杖便是此次缴获所得,此物合该天子御用。杨蟠特意将此物献与天子。

    上次草原带回来的驽马,杨蟠分配完还剩下两万多,再加上两万只羊,说是草原大战之后各个小部落表示臣服给的孝敬,于此同时还有一封各个小部落族长签字盖章或者按手印的臣服文牒,杨蟠让人带上,给一块儿送到京师让天子装逼去。

    做完这些后,杨蟠总算是清闲下来,可以好好的消停等过年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刺史府里溜达溜达,关心一下麾下劳模们的身心健康,然后家里窝着陪蔡琰待产,以及,跟李清照逗闷胡闹。

    幽州在186年的祥和中迎来了飞速发展,但是似乎整个天下就剩下了幽州这一片清净地儿。

    在186年7月,隔壁冀州先是有人联合举报皇甫嵩拥兵自重,傲慢州事,传到朝廷后,就任冀州刺史没一年的皇甫嵩又被罢免,回京述职。

    刚刚回到京师的皇甫嵩,还没等就职上岗,西北凉州传来急报,‘胡人北宫伯玉和先零羌起事造反,共同拥护边章、韩遂为帅,杀了护羌校尉泠徵和金城太守陈懿,占据金城,入侵三辅。’

    于是这位东汉末年的救火队员又着手带兵向西凉而去。

    皇甫嵩前脚走了没一个月,冀州便四处传来有大量黄巾余党,聚众山林,其隐匿于太行山脉之中,以避过州郡大军围剿。待朝廷军队撤回后,便杀出山林,四处打家劫舍,郡县苦不堪言,求援急报纷沓而来。

    这时,天子刘宏没办法,再次把刘虞调到冀州,统筹剿匪,允其必要时可调并、幽二州支援。

    紧接着在刚刚进入十月之时,荆州求援信也摆到了刘宏桌上,原来先是武陵蛮起兵反汉,功略州府,武陵太守出兵平叛不利不说,反而被不知何时从荆北逃往到武陵附近的黄巾余孽邓茂带着几千兵马抓住机会夺了郡府。

    荆南各地山野繁茂,民族成分混杂,远离京师。各处豪强、土匪见官军羸弱,顿时荆州匪乱四起,烽火不断,各郡危急之下纷纷向朝廷求援。

    刘宏在发了一大通脾气后,无奈派出宗亲刘表去荆州就任荆州牧,着其见机行事,务必安定州府。

    整个这一年里,大汉天下各处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不过不久后关于农民起义、盗匪叛乱这方面会有唯一的好消息传来,那就是孙坚前不久终于不负众望,带兵在吴郡南麓完成了一场大胜,彻底搞定了张梁,这个消息怕是今年汉家天下给天子刘宏唯一的安慰了。

    在张角、张宝死后,黄巾军的精锐损失殆尽,张梁带着的兵马,看似还有大几万,但无论怎么看,也就是个占着个人多罢了。

    在这个时代,个人勇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能左右战局的。在孙坚一众骁勇善战之将的轮番冲击下,张梁从丹阳开始一退再退,退到吴郡之南时被孙坚麾下黄盖带着轻骑超了后路,混战中张梁被拍马赶到的孙坚削了首级。

    截止公元186年9月,黄巾起义彻底走下舞台,在杨蟠的插手下,黄巾起义比历史上多坚持了一年。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比历史上大了许多,再未来的数年里,黄巾的余波还将带动这摇摇欲坠的汉朝逐渐崩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