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界亿万里 » 第九章 撞日之胆

第九章 撞日之胆

    听了宋文山的话,肖绮云也就答应了司马龙的到阳内二号星上观光的要求。

    不过,行前她明确地向司马龙强调进入阳内空间的通道是一道鬼门关,随时有可能送命。

    “你不是说已进入阳内空间好几次么,怎么没出事?”司马龙此时虽有点害怕,但表面上却显得没事似的。

    “我们是冒着必死的决心去冒险的,幸好至今没出事。”肖绮云冷冷地说。

    “为什么说得这么严重呢?”司马龙不解地问。

    “因为,太阳黑子是太阳火壳下的浮星壳聚集并爆炸而炸出的孔,开孔后不久其周边的浮星就移动到孔前,孔洞也就很快闭合。我们进入阳内空间,就是利用这一短暂的出现空洞之际穿越浮星壳进入阳内空间。”

    “你的意思是如时间选择不准,进入阳内空间时会碰到闭合后移到孔洞前的浮星而撞毁?”

    “是的,你现在才明白我们的意思了吧?如果你不想冒险,可以回去。”

    “回去干什么?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遇点危险就打退堂鼓,我这老脸往哪搁?”司马龙倒显得特轻松,满脸不屑。

    “司马董,”随行的旅游部的主管面露难色:“我们又不是他们一样的探险队员,我们何必他们那样去冒险?”

    显然,这是为了给主子找台阶下。

    “你怕死的话,可以不去。”司马龙瞪了旅游部主管一眼,愤愤地说:“我已下决心去了,谁也别想阻止我。”

    “那好吧!”旅游主管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我们也随你去。”说罢,他狠狠地瞪了肖绮云一眼。

    就这样,他们也就把送到月球上的快子反应器用的物资的一半重新装上司马龙的六架空天飞机上,并在机身上涂上耐高温涂料后就出发了。

    往太阳方向飞行,首先是用第二宇宙速度摆脱地球的束缚,然后是进入金星轨道,再转到水星轨道后暂时绕水星飞行,择机实施撞日行动。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航行,需携带大量先进的探测仪并与地球观测点协同进行精密的测量后最后拍板撞日,争取赶在太阳黑子爆发前脱离水星轨道并与太阳黑子密集区域同步飞行。

    这里说的择机,与地球上办某事而择机完全不是同一概念。众所周知,太阳表面温度极高,但要准确无误地抢时间撞向太阳,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坠入太阳的洪流,落得尸骨全无。

    这不但是需要超高精准的预测与演算,而且也需要机身上裹上耐高温绝热外壳,而且也需要惊人的胆识。

    绝热材料倒了难不倒这时的人类了,不过,精准地推算太阳黑子爆发与开孔及闭合的准确时间,却是一道技术难题。

    还好,陆路东教授通过长期的观日,倒也摸索出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并给出了准确运算的公式。再经宋文山的探险团队的实践,最终顺利地进入了太阳内空间里。

    进入后怎样再冲出来也是一道更为风险的难题,因从里边观测太阳火壳下的由浮星构成的极厚的壳膜层的活动与从外边推测黑子活动规律是两码事。

    好在无线电与快子信号均能通过太阳的壳膜层保持正常的联系,在太阳壳膜层外的观测台的预报下,宋文山他们也顺利地赶到黑子爆发区域内侧并通过壳外的观测与推算,准确地趁黑子爆发之际冲出了太阳的火壳,顺利地从太阳内空间返回系内空间并稳当当地落到地球表面。

    “你们得尽快在阳内二号星上建立快子中转站,这样我们就用不着再冒这种风险了。”陆路东教授的话里充满希望。

    “建中转站不难。”宋文山点点头,说:“但是,就算建了,我们仍需要冒险地用空天飞船进出的。”

    “什么意思?”陆路东教授不解地问。

    “快子能用我们带去的快子转换物质复制、粘贴原体,但无法复制与粘贴地球上少见的物质,诸如某些罕见的元素。”

    “那怎么办?”陆路东教授虽明白了宋文山的意思,但明知故问。

    “得用特制的防分化罐密封运输,供地球上进行科验与生产特种产品用。”宋文山若有所思地说:“这些是通过光电与快子是无法转换的。”

    “有道理!”陆路东教授点点头,说:“快子技术再好,也有其美中不足之处。”

    “这就意味着在阳内空间里建立观测点的重要性。”宋文山想了想,说。

    “这一点,你用快子技术探测再用电脑摸拟不就行了么?”陆路东又不解地问。

    “两码事。”宋文山摇摇头,说:“通过快子可探测出太阳内的空洞与其周边的天体与火壳上下的构造。但做不到从太阳内空间观察一样细致。”

    “是嘛。”陆路东教授笑了:“还是你有远见。”

    “你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宋文山摆摆手,笑着说:“若不是你提出太阳内空间的大胆设想,我哪能发现这一惊人的空间呢?”

    “我是靠嘴说。”陆路东教授叹了口气:“若没有你拿着丢脑袋的风险去探险,我哪能今天这样的成功呢?”

    陆路东教授的话,倒也勾起了宋文山的往事的回忆。“确实不易。”他不住地感叹着,感慨地点着头,陷入了沉思。

    当年陆路东教授一提出“阳内空间说”,立即引来众多专家学者的否定。他们以太阳的质量与太阳内空洞的观点不符为由,拒不接受这一新的认识。

    结果呢?全球空间探险联盟在众多学者的提议下,拟取消陆路东教授的会员资格。但却遭到宋文山的强烈反对。

    他以一对四百O五的劣势反对取消陆路东教授的会员资格,扬言要用实验证明陆路山的观点的正确性。

    对众多学者所持理由之一的太阳的质量与陆路东的太阳内存在空洞的观点不符的提法,宋文山以太阳内存在高密度天体为由反驳,弄得那些教授哑口无言,只好提议暂缓取消陆路东会员资格,等宋文山提供实验数据,推翻过去的论点再说。

    宋文山虽然保住了陆路东的会员资格,但要拿实证却又感到无从入手。

    正当他左右为难之际,陆路东教授向他提出了具体实施细节方案,最终把“撞日”实验得以实施。

    当然,这种实验与驾机撞某物体的行为是两码事,这种实验要求尽量避免出现意外伤亡。

    也就是说,实验初期一律用无人飞机择机“撞日”,因机内带有录音与摄像装置,加上陆教授的精确计算,虽说实验初期损失近百架飞机,但通过经验的积累,慢慢做到了减少无人驾驶飞机的损毁,将成功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六以上。

    经过几年的艰难的努力,宋文山最终决定亲自带两名队员驾机“撞日”并获得成功。后又在系内空间的观察点的密切配合下,又顺利的冲出了阳内空间,回到了系内空间,重返地球并向全球空间探险联盟提交了实难报告,以实事否定了那些学者们所批驳的理由,露出了胜者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