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治臣 » 第10章 北伐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第10章 北伐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子明,你认为这楚国的权力继续由太尉掌握是否更好?”

    听完邓尧所说,李绍突然严肃的问道。

    “如今楚国虽富,但只富在世家、商贾,底层百姓依然困苦。”

    “楚国立国数十年,起初制度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在这强大帝国繁荣的表面下却是千疮百孔,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酒楼中卖笑的歌姬舞女多是贫苦人家的女孩,靠一张嘴要养活好几张吃饭的嘴,而军营里应募的士兵绝大多数是上京城中无业的游民,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就为了混口饭吃。”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统治阶层的腐朽。楚国如今的世卿世禄,九品中正制,掌握权力的永远是那批人,底层的人缺少上升的通道,永远也分享不了统治权力,而刘太尉出身寒门,亲近平民,任用贤才不看重出身,是最适合对楚国进行改革的人选。”

    “太尉如果能够继续掌握朝政,可以借此外结士族,内涨实力,利用自己辅政之权结交士族获得士族支持,安排自己人在朝中担任要职,反过来维护自己的权力,利用皇帝名义进行削藩,削弱楚氏宗族力量,成为受禁军拥戴,受士族支持的权臣,并以权臣的身份继续进行改革。”

    李绍顺着邓尧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邓尧不置可否,“太尉或许会成为权臣,甚至会变得比皇帝的权势还要大,但,若太尉不掌权,我这出身,在楚国最高也就只能在县里当个小吏,而太尉用人不拘一格,我本心是希望太尉掌权的。”

    “那你就肯定太尉能够打胜。”李绍又问到。对李绍这种顶级士族来说谁掌权并不重要,只要掌权的人能够维护士族的利益就行。尤其是刘太尉这种新兴军事贵族的鸽派,和最高权力的代表小皇帝打好配合甚至能压制住士族中的鹰派,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更符合士族长远利益发展的稳定环境。

    “虽然北狄兵强马壮,士兵善射敢战,骑兵来去如风,但组织性纪律性比起中原军队来说就差得太多了。俗话说的好,一汉当五胡,大规模的军队对决,北狄绝不是中原军队的对手。况且,这次北伐虽然号称要剿灭北狄,但真正的目标只是完颜部一部而已,对能征善战的刘太尉来说,是小菜一碟。”

    李绍听邓尧说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并没有接话,而是指着桌上吃剩的一盘牛肉反问道,“子明,这牛肉的味道如何?”

    “入口即化,鲜香味美,可谓是肉中极品,应该是漠北草原产出的牛肉。”

    不知李绍为何突然问起牛肉来,邓尧颇有不解的回答道。

    “没错,这就是产自漠北草原的牛肉,是上京城的牛羊贩子专门在草原上贩卖而来。”

    “你可知如今这盘牛肉值多少钱?”李绍又问。

    “漠北草原的牛肉肉质虽好,总不能卖到一两银子。”邓尧心中估了一个价格,认为价钱最高也就不超过一两银子。

    “按往常来说,子明说的不错,即使品质最好的牛肉也不过一两银子,可如今这盘牛肉要卖到三两银子,还是供不应求。”

    邓尧脸上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显然认为这价钱过高了。

    李绍解释道:“我经常请城中的游侠喝酒吃肉,因此知道这牛肉价钱如何。当听到一盘牛肉要三两银子时也是大为惊讶,因此专门向贩卖牛羊的走私商人打听过,这是因为草原上各部落首领向帐下的牧民加税了,每户牧民要多征收一头牛一匹马三头羊,草原上的牛羊都被首领们征收了,能流到中原来的牛肉自然就少了,这才让牛羊肉的价格上涨。”

    听到这里,邓尧更加震惊了,因为加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给军队提供补给,如今草原各部纷纷加税,这就意味着草原上将要有重大的军事行动,而唯一与北狄相关的军事行动就是刘太尉的北伐了。

    “你是说草原上的北狄部落有可能结盟共同对抗刘太尉的北伐军。”经过仔细思考后,邓尧问出了自己都不太相信的话。

    在楚国人的印象中,北狄体量虽与楚国大体相等,但却是由草原上的数十个部落组成,根据以往的经验,出兵北伐,除了作为征伐对象的北狄族中的其中一部外,其他各部都是作壁上观,有时甚至还会趁火打劫,让草原上的众多部落联合起来那是不可能的,至少在楚国人的印象中几十年来都是如此。

    “那也不成问题,刘太尉的赢面依然很大。”冷静下来,邓尧还是对刘太尉充满着信心。

    虽说塞外草原上的北狄部落有着结盟的可能性,不过邓尧却并不担心,因为北狄各族即使已经结盟,即便在军队数量上远远超过太尉的北伐军,但北狄各部间互不统属又缺乏配合和共同进退的意识,充其量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只要太尉集中力量打残他们中的一部,其余各部看占不到什么便宜,为了保存自身的实力,自然会作鸟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