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治臣 » 第26章 向南向北

第26章 向南向北

    北伐军大营内,刘知进看了许资送来的书信,交给身旁的陈元礼。

    “老陈,你怎么看?”

    当陈元礼看完之后刘知进立刻询问道。

    “太尉大人,郎中令虽然解决了军粮的问题,但倒卖军粮之人却没有抓,隐患仍在。北狄集中所有兵力在前面以逸待劳,对我军极为不利,我军孤悬在外,当以沉稳为上。”

    刘知进听完,虽然沉默不语但忍不住点头,看得出来他也十分赞同陈元礼的分析。

    军粮的问题是不必再担心了,可军队是退是进,刘知进并未有决断。

    对于北狄的联盟,他并不担心,他不相信刚刚组建起来的联盟能有多团结,又有多少战斗力。但北伐军的士气问题却不得不重视,十几万的大军,一步踏错那便是万劫不复,犹豫不决之下,刘知进不断地在营帐里踱步。

    不管是进是退,首先要解决军队的士气问题。

    刘知进下定了决心,要对全军进行一次训话,再以这次训话的结果决定军队的下一步战略。

    ······

    “各军都到齐了吗?”

    刘知进从高台上鸟瞰着整个北伐军,向着身边的陈元礼问道。

    “大帅,各营皆已到齐。”陈元礼稍一侧身,恭敬地回答道。

    刘知进点点头,接着对着一旁的监军储獾说到:“储将军,可以开始了。”

    储獾抱拳应了一声,立刻对着手下的士兵招了招手,接着便有几十个被五花大绑的士兵推了出来。

    被绑的士兵正是林大贵和他手下的兄弟们。

    北伐军集中了楚国禁军精锐,是楚国集全国之力打造的一把利刃,不过利刃越锋利也就越危险,如今北伐军就像是没有护手的利剑一样危险。

    北伐军士兵们的士气已经低落到了极点,如果继续再这样放任下去,就算不遇到敌人,这群士兵也可能会叛逃,会投降,甚至会哗变,这是每一个带兵的人最不愿意遇到的情况,太尉刘知进必须要做些什么了。

    面对士气低迷的士兵们最有效的办法有二,一是立威,二是奖赏。刘太尉选择了一个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来进行,那就是双管齐下。

    北伐军的士兵全都集中到了校场,面对黑压压的士兵,刘知进开始了他的表演。

    “将士们,大家已经困在这里十几天了,每天忍受着寒风暴雨,蚊虫叮咬,我感同身受。可是,兄弟们不要忘了,在我们的前面便是北狄人的王庭,我向大家保证,只要击败了北狄人,所有将士抢掠三天,北狄人的财货美女,你们尽可以享用。”

    刘知进刚刚说完,原本躁动的人群就逐渐安静下来了,听到可以尽情抢掠,士兵们的眼神也不再空洞,甚至有的已经两眼放出了精光,似乎北狄的财货美女就在眼前。

    “军法无情,皇命难违,按大楚军法,作战不利退兵者按律当诛,还有你们的家人也会连坐。兄弟们,进,则荣华富贵;退,则军法从事;是男人的就应该在战场上搏一个荣华富贵,锦衣玉食。”

    先许以重利,再以严刑峻法恐吓。

    刘太尉的这一番话显然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军队开始变得有序起来,也能明显的感受到士兵们的精气神起来了。

    刘知进对此也十分满意,军队的激情已经被他一点点的点燃起来了,他自信再有一把火,这支军队就又能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无敌雄师。

    林大贵和他的那屯人无精打采的被绑在辕门之外,刘太尉要用他们的脑袋来立威,再点上那一把火。

    按刘知进的计划,军队这时就应该重新在自己的控制中了,可历史有时候总会因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而发生改变。

    正当刘太尉下令要将先锋营的那屯士兵斩首示众之时,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

    一阵风吹来,将营门前矗立的楚字大旗拦腰吹断,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军中众人都愣在当场。

    “太尉大人,苍天有眼,求您放过我大哥。”

    正当人们愣神之际,队列中一名军士突然冲出队列,挡在刀斧手前面,一边护住林大贵,一边趁机向着刘知进大声喊道。

    “哪来的无赖军士,还不赶快退下。若再敢阻拦行刑,一并拿下治罪。”

    监军储獾首先反应过来,对着冲出来的士兵大声呵斥道。

    那军汉却是不理储獾的呵斥,继续大声说到:“某不只是请太尉救自家兄弟,也是请太尉救救全军数十万兄弟的性命。”

    “你这是要造反吗?来人,立即给我拿下!”储獾手里握紧剑柄,怒吼着命令道。

    那军汉看见储獾发怒竟然一点也不害怕,而是站起身来,对着储獾缓缓说道:“某与太尉说话,还轮不到你来聒噪。”

    随即便又转向太尉,大声说道:“请太尉听我一言,之后,太尉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小人名叫郑屠,是先锋营亲卫队的士兵,先锋营林大贵是我结拜大哥,我们兄弟,从军十几年,跟着太尉征战,大大小小也打了几十场仗了,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命我不怕,可我不想这么不明不白的再在这里耗下去了。”

    “一碗饭里有半碗砂石,天气寒冷身上却只有单衣御寒,小皇帝将禁军将士看做奴仆,朝廷诸公简直没把我们当人。”

    “军中早就议论纷纷,先前就有守夜巡逻的兄弟在巡逻时听见有狐狸聚在一起讨论,说什么北狄之地不能耕种,楚国打了下来也没什么用,小皇帝却不管士兵们的死活,将他们派来到这来送死,摆明了就是要用这几十万大军的鲜血来换自己击破北狄名留史书的虚名,咱们跟在后面说不定就有肉吃。”

    “又有火头军的兄弟们在做饭时,刨开鱼肚子里面竟然藏有写着刘皇二字的纸条。我大哥在修桥时也在河中发现有块石头上赫然写着楚氏灭,刘氏兴的字样。而今又有狂风吹倒了楚字大旗,而刘字大旗却是岿然不动。这一切难道不是上天在宣示楚氏无道,要太尉取而代之。”

    虽说士兵们对军中的流言早就知晓了,但郑屠当着大家的面直接把流言说出来还是在军营中引起了一阵骚乱,军士们一个个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郑屠,你可知你在说什么吗?这可是诛九族的谋反大罪。”刘知进亲信先锋将军陈元礼对着郑屠怒吼到。

    “不光是我,军中袍泽都是如此想的。”

    郑屠站起身来,转过头来对着站在雨中交头接耳的将士们大声喊道:“诸位兄弟们,太尉带着咱们浴血奋战,赶走了柔然,收服了周边夷狄,平定了东海叛乱,统一了中原,这才有了大楚帝国如今的太平盛世。那个小皇帝又有什么功劳,只不过是姓楚而已,他就能当皇帝,就能对咱们颐指气使,就能将咱们派到这来忍饥挨饿。我看,还不如让太尉当皇帝,打开府库赏赐我等,那才叫让人心服口服,天下归心。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诸位禁军兄弟们?”

    郑屠的一番话又在士兵中间引起一阵骚乱,各营中的督战队已经控制不了形势了。

    “对,郑大哥说的没错,我看太尉当皇帝比那小皇帝强一百倍。”

    “皇帝有德者居之,小皇帝何德何能。”

    “我看小皇帝早就该退位让贤了。”

    “小爷谁也不服,只服咱们刘太尉。”

    几个胆子大的士兵趁机喊了起来,鼓动着禁军的其他士兵。

    “给我拿下这个扰乱军心,意图谋反的贼兵。”监军储獾见状,心知这些士兵要闹事,急忙招呼卫兵要拿下郑屠。

    看着监军营的卫兵拿着明晃晃的军刀,向自己一步步逼近,郑屠却是显得毫不慌乱,

    “你们这些监军营的贵族小子,每次打仗不见你们冲在前面,对付自己人却是跑的比谁都快。你们这群皇帝小儿养的看门狗,让老子陪你们玩玩,今天就让你看看咱们也不是好惹的,看看真正的战场到底是什么样的。”郑屠冷笑一声,拔刀便迎了上来,

    郑屠作为先锋营中的老兵,自然是弓马娴熟,才一个照面便将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卫兵一刀砍倒。

    看见郑屠拔刀拒捕,储獾便指挥更多的卫兵围了上来,“此人意图谋反,给我格杀勿论。”

    “兄弟们,反了,给这群小崽子点颜色看看。”在郑屠的鼓动下,先锋营的其他士兵也纷纷拔出刀来,

    围上来的监军营卫兵越来越多,但反抗的士兵更多,除了先锋营之外,其他对监军不满的士兵们也一个个加入了反抗的队伍。

    监军营慢慢不敌,就连监军储獾也被人捅了一枪刺倒在地上。

    刘知进完全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先锋营杀了监军,这是在造反。

    解决完了监军,郑屠在士兵们的簇拥下来到刘知进面前,丢下手中沾满鲜血的长刀下跪,向刘知进抱拳说到:“太尉明鉴,我等并无反意。只不过监军逼人太甚,我等才不得不如此,现在全凭太尉处置。”

    看着跪在地上的郑屠,刘知进心想这是哗变士兵典型的以退为进的策略。虽说士兵们跪在地上请罪,可真要治他们的罪,这群动了刀子的武夫能心甘情愿的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