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治臣 » 第27章 南下上京城

第27章 南下上京城

    处理士兵哗变是最麻烦的,刘知进心中正在急速的思考办法。

    突然感到身后有人悄悄踢了踢自己的脚后跟,刘知进回头一看,正看见自己的心腹,也是先锋营的主将,陈元礼正对着自己悄悄摇头。

    刘知进顿时明白,对一群动了刀的军汉,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反而还会反受其害。但也不能表态支持,不追究他们的罪责,因为这样便会给了哗变士兵相要挟的机会。

    现在是考验将帅默契的时候了,主帅不能首先表态,这时候由副将代替主帅来谈判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样不论结果如何都给主帅留下了缓冲的余地。

    “你这贼兵,怎敢如此无礼。”

    先锋将军陈元礼向前一步,站在了刘知进前面,开口便是斥责,“各位兄弟,你们扪心自问,太尉可否亏待过你们,擅杀监军是谋反的大罪,要被株连九族,就连主帅也要连坐,你们这是要将太尉往绝路上逼呀。”

    “我们并无其他意思,只想让太尉带我们找一条活路,请太尉登基做天子,赦免我等的罪过。”郑屠回答道。

    “太尉做天子”,

    “太尉做天子”,

    “太尉做天子……”

    在郑屠的带领下,后面的众军士们齐声高呼道。

    “请太尉顺从民意登基。”

    伴随着士兵们的高呼,陈元礼和先锋营内其他将领也都顺势跪在刘知进面前,陈元礼更是向着刘知进大声劝进。

    有了先锋营官兵做表率,军中其他的将领和士兵也都紧接着纷纷跪在太尉面前高声朗道:“请太尉做天子。”

    “元礼,怎么连你也……”

    看着跪倒在面前的将领士兵刘知进明白了,士兵们造反是想找条活路,将领们造反是想加官进爵。不管怎样,将军们和士兵们在造反这一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造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造反也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了。

    其实士兵哗变的种子早已种下,楚氏一族依靠关中贵族的势力登上皇帝宝座,拥有拥立之功的关中贵族自然掌握了楚国的政权。楚国皇帝为了对抗这些世家大族,便开始扶植出身低微的军功新贵族,在皇帝的有意为之之下传统士族与新兴的军事贵族一直是水火不容的状态。

    贵族地位高,掌着政权,管着笔杆子和钱袋子,新型军事贵族地位低却掌管着可以掀桌子的枪杆子,传统贵族虽然高高在上,却无法将自己的势力伸向基层,而新兴的军事贵族则被牢牢堵在楚国最上层的统治阶层的门外。

    两者各自先天不足,又因为有着强势皇帝的存在,使三者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因此楚国政局才能平衡。

    而现在在位的小皇帝显然镇不住这两大势力,微妙的平衡就被打破,传统贵族和新兴军事贵族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次的哗变便是一次集中的爆发。

    开弓没有回头箭,士兵们杀了监军,是铁了心要造反,如果元帅不行那就拥立将军,将军不行那就拥立校尉,校尉不行那就拥立都尉,甚至直到率长,伍长也要选出一位新皇帝。

    刘知进知道如今这种情况不造反是不可能的了,便让跪在地上的将官士兵们起来,对着他们说道:

    “我刘知进为大楚尽忠三十年,没想到今天却成了乱臣贼子。”

    “若你们真想让我当这个皇帝,你们必须答应我三件事,否则你们就另选新主。”

    刘知进作为禁军中最有威望的将领,知道要造反自己虽然不是当皇帝的唯一人选,但自己却是造反成功的唯一人选,自己当然要抓住机会和士兵们谈条件,而自己的条件士兵们也是不会不答应的。

    “请太尉明示是哪三件事?”

    陈元礼代表将士们问道。

    “第一,大楚皇帝虽无功但也无过,我们本来都是大楚臣子,皇帝退位你们不可加害。第二,满朝大臣,国之重器,我们本为同僚,你们不可欺辱;黎民百姓,国之根本,我等作为仁义之师不可抢掠。第三,既然你等奉我为主,那就要听从我的号令。这三条,三军将士可答应否?”

    陈元礼拔出自己的佩刀,对着台下的将士们大声说到:“今日我等在此拥立太尉为天子,皆以太尉马首是瞻,有违此意者,先问过我的刀是否锐利。”说着便将面前的又一楚字旗帜砍断。

    “喏。”

    众军士一齐高声回答,造反的最后一个条件达成了。

    刘太尉也顺利的夺回了军队的控制权,只不过不是作为楚国北伐军的统帅,而是作为叛军的首领。

    北伐军造反的大小军官聚集在刘知进的大营。

    造反可是一个技术活,可不是外面几个大头兵喊上几声就能成功的。营中的几个军官此时冷静下来,认真分析着当前的形势。

    刘知进长叹一声:“上京城虽然唾手可得,可楚氏诸王各个占据要地,手握强军,这该如何是好?”

    “关中天下形胜之所在,东有虎牢关,西有玉门关,南有娄山关,北有武关,地势易守难攻,天下再也没有比关中更险峻的要塞,因此历来是龙兴之地;楚氏宗族虽号称兵多将广,但禁军军力天下无双,任何一支军队在禁军面前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楚氏诸王虽同出一脉,然各有利益且互不统属,虽为同姓,然则一盘散沙,不足为惧;昔楚氏一族据一州之地而吞并天下,今太尉占据关中,君临天下,归顺者抚之,不臣者讨之,正当气吞万里如虎,飞腾九霄而为龙,此天赐良机,为子孙万代立业正在此时,刘太尉又有何疑?还请太尉为天下百姓、为我等禁军将士计,顺应民心,代楚自立。”

    陈元礼此话一出,诸将精神为之一振,本来的犹犹豫豫也变成了积极兴奋。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皇帝楚禾,乘衅纵害,祸加百官,虐流百姓。我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刘知进集合士兵,发表演说,众将士群情激奋,高呼万岁。

    刘知进看着这支士气高昂的军队,不禁感到讽刺,本来士气低迷的军队,却因为造反俨然成了一支精锐的虎狼之师。本来保护都城安全的禁军,却成了要攻陷都城,赶走皇帝的叛军。

    “陈将军,你部仍为先锋,占领沿途各州县、驿站,阻断来往的信息人马,务必不让一人一马,一只信鸽出去。其余诸军,前队变后队,后队变前队,目标上京城。”

    刘知进发布了造反后的第一个命令,众军轰然称是,造反机器开始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