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二十四章:二回家

第二十四章:二回家

    可能因为元春新晋升贤德妃不久,凤藻宫里的宫女太监寥寥无几,只有大猫小猫两三只,连个守大门的都没有。

    贾协没有在意这件事,一心找抱琴和元春。

    找了半天,他才找到在外面发愣的抱琴。

    “抱琴姐姐。”

    贾协打了声招呼,走上前去。

    抱琴这时才发现贾协,连忙起身迎接。

    “诺,这是家书,劳烦你给送过去吧。”

    贾协也是一愣,一边接过家书,一边问抱琴。

    “娘娘不在吗,怎么连见我也不见。”

    抱琴面色复杂的回答道:“在倒是在,但是娘娘今天心情不太好,不想见人,你也别去触霉头了。”

    贾协还想问问元春为何不开心,但抱琴直接推着贾协的背,一个劲的把贾协往外赶。

    在之前,抱琴见到贾协的时候,恨不得能和他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今天这样主动赶人还是第一次。

    贾协也意识到了元春的心情可能真不好,不敢再刨根问底,顺着抱琴的力道走出凤藻宫。

    但走出凤藻宫,贾协的疑惑之心仍然不减,今天可是元春正式当上妃子的日子,她又有什么不高兴的。

    不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贾协也没有深想,他伸了一个懒腰,准备回自己的住宅好好睡一个觉,明天精神抖擞的回家和去荣国府。

    一夜无话,贾协第二天早早的就起床了,然后将藏在枕头底下的几张药方塞进自己怀里。

    这些药方都是贾协利用金手指得到的,跟上次那个优化皮肤的药方同属一列,包括但不限于眼睛明亮药方,腰子强化药方,头发优化药方。

    而其中,最让贾协感觉惊奇的是一张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鼓捣出来的锻体药方。

    这次出宫探亲,贾协就打算把这些药方上的药材收集起来,看看使用之后的效果。

    其实今天并不是贾协的沐休日,但这些日子已经让贾协看出监工这一份工作的本质,依旧是和尚撞钟而已。

    贾协也就中午下午草纸进宫的时候需要查看一番,其余时间无所事事,根本没有人找,不,这样说也不准确,事实上老石头他们倒是经常来找他,虽然只是来找他打马吊牌的。

    所以今天贾协干脆就翘了一天班,去都没有那间监工的小屋子,直奔家里。

    来到家里,贾协他娘和他妹妹都在,一个在给水缸里挑水,一个在绣鞋子。

    两人看到贾协都很高兴,问东问西的。

    “哥,你上次给的钱,娘用它买了好几斤肉,我吃的肚子都圆了。”

    贾麟趾又蹦又跳的说道。

    贾协哈哈一笑,摸了摸贾麟趾光滑的头发,宠溺的说道:“哥今天再请你吃一顿肉,咱们今天吃牛肉好不好。”

    “好。”

    “好什么好。”

    贾协他娘皱起眉头,敲了敲贾协的脑袋。

    “净乱花钱,这钱留着给你娶媳......”

    说到半截,贾协他娘觉察出了话语中的不对,连忙止住,但那个媳妇的媳字已然出口。

    原本活蹦乱跳的贾麟趾也止住了声,她虽然刚十二三岁,但太监是什么意思,她还是清楚的。

    见气氛变得冰冷,贾协苦笑出声来。

    “没事,娘,不必如此。”

    贾协他娘摆了摆手,柔声说道:“不说这个,不说这个了,协儿,进屋说话吧。”

    看着贾协他娘想要转移话题的模样,贾协心中哭笑不得。

    他是真觉得没什么,有金手指在,他还怕一直做阉人吗,所以贾协心里从来没有真把自己当老公看。

    但这事又不能跟他娘说,贾协也只好默认了他娘转移话题之举。

    两人走进屋子,贾协拿出一张八十两的银票递给他娘,并且嘱咐她给麟趾他们买点肉吃。

    贾协他娘也没有推辞,将银票收进钱匣里,脸上却还是出现一抹落寞的神情,说了两句“苦了你,孩子”。

    两人在家里又叙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贾协忽然想起前几天在张掌印面前的对话,于是顺势问道。

    “娘呀,咱们家怎么欠了这么多钱,就算我爹要办葬礼,我们哥几个要长大成人也用不了这么多吧。”

    贾协他娘的脸上升起一丝怪异的表情,眼神也避开贾协,顾左右而言他,扯东扯西就是不说重点。

    贾协皱着眉头,无奈的说道:“娘,我现在也算是大人了,有什么事情不能让我知道。”

    也许是这个“大人”引动了贾协他娘心里的某根弦,她感慨了两声岁月不饶人,思索半天,还是说了出来。

    “我这话可以告诉你,你千万别跟你妹妹说呀。”

    见贾协点头,他娘才继续往下说。

    “其实你妹妹不是你亲妹妹,她是你爹一个好朋友的女儿,有一年你爹的好朋友落难,咱们家为了营救他,才欠下了这般债务,后来你爹的好朋友因病去世了,他临终前托付麟趾给我,我也就认了麟趾做女儿。”

    说着,贾协他娘不禁叹惋了几句。

    什么好朋友,欠债一千多两也要救他?

    贾协心中无比狐疑,但并没有问出口,他知道他娘既然把麟趾亲爹的身份含糊了过去,那自己再多问也无用,他娘是不会说的。

    但贾协对此事上了心,他总觉得自己家还有麟趾他爹不一般。

    在家吃完中午饭后,贾协先回了一趟牡丹宫试毒,然后再去荣国府送信。

    这次跟上次不同,贾政在外书房接待自己后,就派小厮把信送进老太太处,而自己却拉着贾协在外书房说些“圣贤之言”。

    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到为政以德,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到苛政猛于虎。

    虽然外书房点燃着龙涎香,但贾协却感觉自己只闻到了腐儒的酸腐味。

    贾协心里一阵厌倦,自己给荣国府送信是为了看黛玉宝钗她们,不是为了听一个中年男子讲经学的,这个贾政可真让人讨厌。

    而贾政自己却自鸣得意,在得知贾协是个老公后,脑海中对宦官的刻板的负面印象立刻蹦了出来。作为身份认知是一个读书人的贾政,觉得自己有必要改变贾协,让他做一个好太监,符合儒家要求的太监!

    看着贾协羞耻的面红耳赤(事实上是生气导致的),贾政感觉自己的教化是如此的有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