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二十五章:信

第二十五章:信

    贾协不好翻脸,只得假装认真听贾政喋喋不休的“教化”,心里却飘到了爪哇国,幻想在养心殿翻牌子。

    话说也不知道上次王熙凤喝了带巴豆的茶水后上了几次茅坑,不过料想平儿预备好了治疗腹泻的药物,王熙凤应该也就多蹲了两次,并无大碍。

    正当贾政说的起劲的时候,一个下人跑进来说,贾母旁边最得宠爱的丫鬟鸳鸯带着回信来了。

    贾协立刻抓住时机,向贾政道别,表示宫内事务繁忙,自己不能久留,拿到回信就需要离开。

    尽管贾政谈兴正浓,但贾协这个借口合情合理,他也没理由阻挠,只能意犹未尽的扬了扬手让贾协离开,但在最后,贾政还是又叮嘱了几句。

    “协儿哥,你前途大好,日后若进了司礼监,万万不能学刘谨,魏忠贤之流祸国殃民,一定要克己守心,人品端方,以儒为师。明白吗?”

    贾协心里吐槽,今天的儒生都是些什么臭逼烂吊的东西,一个个占地无数,家财万贯,亲戚在老家作威作福也不管,这样的人也配当自己的老师?

    但贾协心里这样想,嘴上却还是顺从的说道:“明白了。”

    贾政微微点了点头,贾协行了个礼,然后贾协就退出了外书房。

    在外面,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正拿着一封信守在外面。

    这个女孩不是别人,正是荣国府董事长助理鸳鸯。

    作为颜控贾母最喜爱的丫鬟,鸳鸯的颜值无疑是相当能打的,在贾协看来,哪怕是上次看见的平儿,在容貌上都要差了鸳鸯一线。

    鸳鸯看到贾协出来,露出两颗虎牙,将回信和一张二十两的银票交到贾协手上,温婉的说道。

    “协哥儿,太太让我谢谢你的奔波之劳,这二十两银票是家里的谢礼,然后再劳烦你把回信送回宫中。”

    贾协没有拒绝,但还是客气的说道。

    “不过是举手之劳,太太言重了。”

    鸳鸯又看了看周围,咬了咬嘴唇,从衣袖里掏出一封信。

    “协兄弟能不能帮我一个忙,把这封信送给宫里伺候娘娘的抱琴。”

    贾协有些惊讶的接过信件,问道:“姑娘和抱琴姐姐有旧?”

    鸳鸯点了点头道:“吃到大,长到大的交情,原先我们几个被府里买来安置在了一起,我跟抱琴的床位挨的最近,久而久之,我们的关系也就比其他人好上一些。”

    “没想到后来她跟着大姑娘进宫,我们就再没见过面了。”

    说罢,鸳鸯又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两的银锭,要递给贾协。

    贾协摆了摆手,并没有收这块银锭。

    “我跟抱琴姐姐关系也不错,怎么能收你的钱。”

    鸳鸯却执意要贾协收下这块银锭,说否则心里不安稳,没办法,贾协才只好收下了这块银锭。

    鸳鸯又送了贾协两步,直到接近西角门,她才转身回去。

    贾协被送出西角门后,没有回监工小屋,而是先去购买了药方上的药材。在把药方上需要的草药买的七七八八后,贾协才抱着大袋子小袋子的往监工小屋赶。

    在快到监工小屋时,贾协双脚不知道踩到了什么一滑,突然失去了平衡,整个身体重重地摔倒在地,大袋子小袋子的东西也都掉落在了地上。

    幸亏这些草药的袋子都是封住的,否则非得撒的满地都是。

    贾协揉了揉自己痛苦的屁股,然后一件东西一件东西的往自己怀里揽,就在这时,他发现刚才鸳鸯给他的信也掉了出去。

    因为鸳鸯只用了一点米糊封住信口,所以信封在剧烈的折腾下散开了口,把里面的信件给丢了出去。

    贾协本没有窥探她人隐私的意思,但在把信件塞回去的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的看到了信件上的文字。

    娘子两个大字赫然出现在贾协眼前。

    好劲爆。

    贾协塞信的手立刻滞住了,一股浓浓的好奇心涌上心头。

    他的心里顿时陷入了天人交战,看还是不看。

    看吧,似乎德行有亏,不看吧,自己又好奇的紧。

    等会儿,德行,我一个太监还讲什么德行,管他三七二十一,看就得了。

    刚才贾政的说教无疑起了反面作用,贾协虽然心理年龄二十有余,但身体年龄刚刚十四,正是叛逆期的年纪。

    身体中分泌出的激素等物质难以避免的影响了他的大脑,让他潜意识里迸发一种反叛的意识,继而冲动之下打开鸳鸯的信件。

    贾协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只从信中看出三个字:我想你。

    再结合书信末尾的娘子两字,一个年幼相知,互相依靠,长出爱念,异地分离的百合故事情不自禁的涌上贾协心头。

    看完过后,冷静下来,贾协有些羞愧。

    明明是贾政引得自己生气,自己却把火发在鸳鸯头上,看她的信,自己可真不是东西。

    往后有机会自己一定要好好补偿一下鸳鸯。

    进而贾协又有些唏嘘,怪不得在贾赦逼婚的时候,鸳鸯会那么决绝说:莫说宝玉,就是什么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也不嫁,原来在鸳鸯对贾母的忠诚和对贾赦的鄙夷外,还有这么一出事呢。

    但似乎宫中抱琴已经忘记这份感情了。

    贾协忽然有些汗颜,这些天抱琴对他的举动,贾协不是傻子自然能看明白内中的真谛,分明是对自己有好感,想和他做对食。

    那按照这个思路来说,岂不是贾协抢了鸳鸯的女人,绿了鸳鸯。

    不对,贾协灵机一动,假如,贾协说假如呀,自己把抱琴和鸳鸯都收入囊中,那不就没有谁绿了谁这个说法吗。

    甚至抱琴和鸳鸯也可以“朝夕相守”,自己既成人之美,又成了自己之美。

    简直是大善,双赢,不对是四赢。

    抱琴赢了,鸳鸯赢了,贾协更是赢了两回。

    如果旁边有个人听到了贾协的心声,估计非得啐贾协个满脸,还要骂句狗太监,无耻之尤。

    贾协这里胡思乱想,张掌印那边也没有闲着,一切都按照计划稳步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