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一百四十三章:围城(3)

第一百四十三章:围城(3)

    约莫一个时辰,贾协便从破烂院子里走了出来。

    贾协的脸色已然不复刚才的镇定,如果有熟悉微表情的人应该能看出他脸中的慌乱与愤怒。

    在进入院子后,因为王哥在其中,所以贾协很快得知了他想要得到的事情。

    结果不容乐观,贾协的猜测成真了。

    白莲教果然与外面的鞑子有勾结。

    不过严格的说,不是勾结,因为外面的鞑子们根本不知道城内白莲教的存在。

    白莲教的行事完全是自作主张,没有经过与外界鞑子的商讨,就传播鞑子不日克城的谣言。

    谣言尚且还在其次,听王哥所说,白莲教不止有散播谣言的举动,更有伺机协助鞑子夺城的计划。

    虽然据贾协所知,白莲教的武装力量并不强大,但如果在战斗激烈的时候,白莲教的人突然偷袭。

    那后果,贾协想都不敢想。

    古往今来,像神京城这种巨城,单纯正面攻击,极少有被攻克的,但要是内里出了叛徒,或者出了动乱,那可就不好说了。

    哪怕造成动乱的人不多,但在这种情绪紧张的时刻也会被无限放大,造成雪崩的局面。

    贾协咧着嘴,头疼不已。

    真被那帮鞑子给打进来,可不是开玩笑的呀。

    白莲教造成的威胁虽不知能到何种地步,但也不能忽视,为了贾协红楼世界的大富大贵,诸美兼收的美妙结局,他必须想个好办法,消弥这个隐患。

    想了半天,贾协认为,此事的关键还是在朝廷官府身上。

    要是大虞的文武百官都清楚白莲教在谣言肆虐,及时做好消除谣言的工作,三大营的士卒也知道有人要搞偷袭,有心理准备。

    那白莲教的阴谋不说完全消解,也至少废了一半。

    想念于此,贾协也顾不得白莲教的事情会危害到贾府,当即写了一封关于白莲教在散布谣言,宁国府贾敬是白莲教高层,王哥他们的位置等信息的信。

    然后,贾协趁着夜色匿名悄悄投给了顺天府府尹。

    在投给顺天府后,贾协便静候着顺天府的佳音。

    但,三天过去了,整个顺天府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贾协顿时傻眼,想了想,他拍了一下脑门,估计是因为匿名的原因,顺天府尹没有收到那封信。

    不过,这却是贾协想差了,这封信实实在在的被顺天府府尹收到,并且观看到了里面的内容。

    但顺天府府尹根本没有信那封信的话。

    这白莲教也是大虞官员比较了解的结社教派了,顺天府府尹自然知道白莲教的成员多为下层人民,极少有官员加入的现状。

    甚至有白莲教当官就退出的话流出。

    在这种偏见下,顺天府府尹怎么可能相信堂堂宁国府国公之后,会是一个白莲教徒。

    所以顺天府府尹直接以为这是贾府的敌人拙劣的攻击手段,不予理会。

    当然,顺天府尹作为太子党的成员,收到关于太子的敌人,贾家的黑料,本应该顺水推舟,多少起些作用。

    但顺天府一向是个见风使舵的人,见现在李贵妃败势不显,就不想要把事情做死,本着做事留一线的原则,没有对贾家发动攻击。

    不过,这些事情,贾协并不清楚,他现在正在考虑揭露白莲教阴谋的新方法。

    首先,贾协是不可能实名揭露白莲教的阴谋。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得让白莲教针对他,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贾协因为种种原因,多次知道了白莲教的辛密和重要成员,却没有向官府举报。

    这事一但捅出来,贾协还真不好解释。

    贾协可不想为了大虞,把他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但如果不使用实名举报的办法,贾协该使用什么办法将白莲教告知官府呢。

    因为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贾协心里有些郁结,于是召集了马爷和贾芸几人吃酒,缓解一下内心的压力。

    在花书厂,贾协以及马爷,王喜和贾芸四人,列坐其次,推杯换盏。

    说着说着,众人不免说到现在神京城城外的鞑子围城。

    “我听说,外面的鞑子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其实也就几百人。”

    一提到这个话题,马爷率先抛出一个惊人的说法。

    贾芸不在意的说道:“不可能吧,我听造纸厂老石头说,现在城外每天吃饭的时候,都有好几百柱烟升起,还都是大烟粗烟。”

    “一柱烟好歹也要管几十人吃饭,要是真几百人,弄个十几个,二十几个灶台不就够用了吗。”

    马爷尴尬一笑,喝了一口酒缓解一下干笑,“我也就是听的闲话。你们也知道咱们神京的市井,闲话不是下三路,就是野史大话。”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贾协将酒杯撂下,详细的问道:“贾芸,一柱烟最多能管多少人吃饭,最少能管多少人吃饭。”

    贾芸得意一笑,“大爷要是问我这个,我可就有话说了,原来荣国府下人吃大锅饭,那管大锅饭的老头跟我有旧,告诉了我不少关于大锅饭的事情。”

    “这一灶产生的烟如果这么大,能管十人吃饭,如果这么大,能管二十人,要是如此大,足足能管五十人吃饭。”

    说着,贾芸站了起来,用手比划烟的粗细大小。

    贾协将贾芸比划的粗细牢牢印在心中。

    “那城外的烟有多粗。”

    马爷夹了一筷子肉,好奇的问道。

    贾芸耸了耸肩,坐回原地,“我怎么知道,这城都被封死了,谁能出去看烟雾的粗细。”

    贾协蹭的一下站起身来,“那我去看看。”

    说罢,便迈着修长的腿,窜了出去。

    贾协这一惊一乍让马爷等人又惊又疑。

    “大爷怎么那么想要知道这烟雾粗细大小?”

    贾芸向马爷求解道。

    马爷撮着牙花子,仔细思考一番后,脸色板正的回答道:“我看呀,是闲的!”

    贾芸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接连追问马爷。

    可马爷实在是不知道贾协为何对这事如此上心。

    虽然马爷和贾协有好几年的交情了,但说句心里话,马爷最近是越来越觉得贾协模糊,看不清。

    要不是贾协依旧对马爷和他家人敬重有加,马爷都以为他被夺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