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一百四十四章:围城(4)

第一百四十四章:围城(4)

    贾芸从马爷这里得不到答案,也只能作罢。

    但根据长久以来贾芸对贾协的认知,贾芸总觉得贾协探究鞑子烟雾粗细的事情,并非只是无聊闲的,没事干这么简单。

    其背后一定暗含深意。

    事实也真如贾芸所想,贾协当然不是吃饱了撑的,灶烟的粗细让贾协想起了一个历史上有名的计谋,所以贾协急于验证他的猜想是否正确。

    因为赛马一事的恩泽,贾协在太监中的声望和敬重不低,所以贾协只是稍微打听了一下,就轻而易举的找到了关系,登上城墙观看鞑子们做饭时的灶烟。

    一登上神京城的城墙,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正午灼辣的日光下,城墙显得壮观壮观,古老斑驳又坚实的砖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出一股威严而肃穆的气息。

    贾协还来不及感叹这后世难以见得的古城墙,在余光中,一个熟人映入了他的眼帘。

    “班知县。”贾协笑着迎上去道。

    听到贾协声音的班克虏急忙回过头,见到是老熟人贾协才松了一口气,脸上同样挂上笑脸道:“贾奉御,哦,不对,现在应该是贾监丞了。”

    “班知县来这里干什么?”贾协好奇的问道。

    班克虏哈哈一笑,“我自幼熟读兵法,后来却做了文官,本以为这辈子没有用武之地,谁料今年京察大计竟然遇到这种事情。心痒难耐下,便求了同乡,上来探查一下敌情。”

    “贾监丞过来又是为何?”

    贾协回答道:“跟班知县一样,也是来查看一下鞑子虚实的。”

    班克虏有些奇怪,“贾监丞也读过兵书,通晓兵法?”

    “呃。”贾协沉吟一阵,回答道:“只看过一本三国演义。”

    班克虏好笑道:“三国演义只是罗贯中的演义小说而已,怎么能算兵法韬略呢。只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这一类才算是真正的兵书。”

    贾协没回答,心里却道,你不把《三国演义》当兵书,可架不住别人不把《三国演义》当兵书,那位这个时空下死了将近百年的野猪皮,可是把《三国演义》当成天下最好的兵法书。

    两人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聊了两句,就一起顺着城墙边,查看起远处的鞑子。

    此时,正好是饭点,鞑子们的军营里升起了数百道黑乎乎的直烟。

    贾协按照贾芸给的方法,通过灶烟的粗细比对了一番,发现鞑子使用的灶是五十人吃饭的大灶。

    简单算术了一下后,贾协倒吸了一口冷气,按照这种算法,鞑子至少也有三万大军驻扎在城外。

    但贾协不仅没有害怕,眼睛中反而闪烁着“果然如此”的精光。

    班克虏不愧是熟读兵法,文武双全的男人,看到鞑子们的烟雾也立刻产生了跟贾协一模一样的反应,先是惊讶,后是兴奋。

    班知县刚想要把他的发现告诉贾协,贾协却先声夺人,说道:“班知县,我看,这是孙膑减灶术的逆用,增灶术。”

    班克虏有些吃惊,张大嘴巴的说道:“贾监丞,你怎么看出来的。”

    他班家世代兵书传家,耳语目染下,班克虏自然能轻松察觉鞑子的不对劲,可贾协只读过一本连兵书都不算的《三国演义》,他凭什么也能察觉鞑子在使用增灶术?

    难不成,三国演义真的有用。

    忽然,班克虏有了一股回家翻三国演义的冲动。

    贾协轻了轻嗓子,回答道:“很简单,即使鞑子真有三万以上的大军,在缺少攻城装备的此时,也不可能拿下咱们神京城。所以鞑子围在神京城外,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除了能博得一个好名头外,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只会空耗粮草。”

    “像鞑子这种精于算计的人怎么可能会做这种赔本买卖。所以我以为,城外的鞑子们只是个障眼法,只是多设灶台来迷惑神京城的人,其实内里恐怕根本没有几个兵。”

    “他们要是只设足够一两万人的灶台,我还真不好确定鞑子的虚实,可鞑子弄巧成拙,竟然设了三万人以上的灶台,过犹不及,我反而查探到了鞑子的狐假虎威。”

    班克虏连连鼓掌,“妙,我也是这么想的,贾监丞,咱们两个竟然想一起去了。而且,我估计这伙鞑子的数量应该在五百人左右。”

    贾协疑惑的说道:“为何?”

    班克虏继续道:“我通过我那同乡得知,这些天鞑子们来门外叫嚣过两次,每次他们来的数量都是五百人。而且今天鞑子灶台的黑烟,也是先五百个升起,其他的才陆续升起。”

    “所以,我以为鞑子兵只有五百人的可能性极大。”

    听到鞑子可能仅有五百人之后,贾协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

    贾协在想到这个想法后,吓了自己一跳,刚想将这个念头抛之脑后,但这个念头实现后的巨大利益又让贾协垂涎欲滴,难以舍弃。

    想了想,贾协咬牙,问向班克虏:“班知县,你觉得,率军在晚上偷袭鞑子大营有搞头吗。”

    “什么,你疯了,那可是鞑子!”班克虏瞠目结舌,骇目惊心的说道:“我同乡告诉我了,那可是真鞑子,不是朝鲜兵或者汉奸包衣。”

    听到这话,贾协就不乐意了。

    “真鞑子也好,假鞑子也罢,不都是肉体凡胎吗。”

    “用刀枪捅进去难道捅不出窟窿吗。”

    “我只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鞑子被杀就会死。”

    班克虏苦涩的摇了摇头,“你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你知道辽东精锐跟真鞑子的战损比是多少吗,一比十!”

    “咱们京营的兵质量比辽东兵更差,差距少说也要一比五。”

    “这么一来二去,咱们至少要出动二万五千人才能克敌。”

    “你还是别做傻事,反正鞑子人少,对神京城没有威胁,安心等候他们退去便是。”

    贾协被班克虏的丧气话说的无语,此时他才深刻感受到大虞人对辽东鞑子的真实印象。

    就连班克虏这样精于兵法的官员内心对鞑子都满是恐惧,发自内心的觉得: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