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当暴君 » 第16章 圣人不仁,那就诛灭之

第16章 圣人不仁,那就诛灭之

    正是盛夏时节,天气炎热,酷暑难耐。

    这一躬崇祯发自肺腑,即使身为天子,他也不觉有什么不妥。

    可这却吓坏了黄得功和王承恩,以及在场的勇卫营将士。

    天子怎么可能有错?又怎么可能有罪?

    陛下何以至此?

    但二人都知道崇祯的脾气,都不敢上前劝谏,只是跪倒在地。

    “陛下,是臣无能,臣无能呀!”见崇祯躬身不起,黄得功满眼热泪嚎啕痛哭,诺大的汉子竟不能自己。

    王承恩边垂泪边道:

    “皇爷,这跟皇爷有何关系?皇爷何以至此。”

    王承恩年纪已经不小了,须发白了大半,这些年陛下的辛劳他最知道,是以见崇祯如此也最是难受。

    将士们也都跪倒在地,他们想不明白,天子对待他们如此仁慈,怎么可能有罪?

    这肯定不是天子的罪过,肯定不是。

    只是,到底是谁的原因呢?

    足足三息后,崇祯终于直起了身形,望着这些方才十多岁就家破人亡的少年、青年,又想起这些天来的遭遇,崇祯心中更加悲愤。

    “朕,虽为天子,却让尔等遭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之惨剧,朕确实有罪。

    但这非朕之本意,朕为君父,何尝希望子民受难,朕心何其痛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朕问你们,倘若朕想让你们拥有田地,重建家园。

    但是,圣人不愿。

    该怎么办呢?”

    崇祯怀着沉重的心情,望着面前的士兵,几乎是一字一顿的道。

    圣人,士兵们包括黄得功在内,都暗自在心中嘀咕了一句。

    在这个以礼治天下的时代,即使再不识字再粗鄙,也明白这个字眼是什么意思。

    孔子?孟子?只有那些什么子才叫圣人。

    圣人不愿意他们拥有田地、拥有家园?

    圣人怎么会不愿意呢?

    士兵们想不明白,黄得功皱眉沉思,可王承恩却一下就了然于胸。

    真的圣人自然不会以百姓为狗,但那些衣冠楚楚、动辄将孔曰孟曰挂在嘴边的人却会。

    念及此,王承恩便道:

    “圣人不仁,奴婢便替陛下诛灭圣人,好教天下万民有地耕作。”

    黄得功略一思索也很快明白过来,也紧随其后道:

    “臣不知圣人是谁,臣只知道不教天下百姓有地种有粮吃的,就是天下人的敌人,就是陛下的敌人。

    管他什么圣人,臣愿为马前卒,为陛下诛灭伪圣!”

    二人都不敢直言伪圣是谁,或是哪个团体,士兵或许没理解圣人为何不希望他们吃饱饭,只是黄得功的大白话却听懂了。

    是啊,管他什么圣人,只要不让他们吃饱饭的,都是敌人。

    见总兵大人表态,一个老兵当即高呼:

    “为陛下荡平贼寇、诛灭伪圣!”

    士兵们仿佛找到了情绪的宣泄口一般,也齐声呐喊,虽然只有三千人,但却如山呼海啸一般。

    士气可嘉,崇祯略感欣慰的摆摆手。

    “朕的敌人可多着呢!而且他们也不会伏首待诛。

    朕只望你们记住今日之言,好生训练,为朕,也为你们。

    这些东西你们且收着,两年,朕也你们保证,两年之内,朕必给你们补上空缺。”

    崇祯说的真切,勇卫营将士听的热血,天子向他们的亲自承诺,又有谁会不相信呢?

    尤其是那些遭受过苦难、失去土地、失去一切的新兵蛋子,此时已满眼通红、心中也憋着愤慨,虽然他们甚至不知道陛下的敌人到底都有哪些。

    可黄得功却心中骇然,他发现陛下只来了军营一次,前后不过一刻钟,就使得这些士兵们同仇敌忾、热血沸腾。

    以至于黄得功觉得,就算陛下下令让自己这些兵砍自己,估摸着这些士兵也不带犹豫的。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崇祯说罢,冲士兵们挥了挥手算是作别,黄得功安排了属下给士兵分发赏赐,也同王承恩一起跟在崇祯身后。

    “唉,哀民生之多艰,朕只觉心里憋的慌,靖南伯,闻听你喜饮酒,走,带朕去营房,陪朕喝点。”

    崇祯发话,黄得功自无不允,到了营房后,很快就有士兵端着两碟小菜和一壶酒过来。

    王承恩先给崇祯倒上一杯,又给黄得功倒上,自己则侍候在侧。

    崇祯一扬手举杯,黄得功赶紧端着酒杯主动去碰杯,可能是这阵子确实被各种糟心事憋闷坏了,崇祯一连喝了好几杯也不曾说话。

    黄得功知道崇祯大抵还是因为那些朝臣而忧虑,他也瞧不惯那些满嘴仁义道德的家伙,可连皇帝都拿他们没办法,更别提他这一介武夫。

    只是酒喝的多了,黄得功却再也忍不住,随口嘟囔了一句:

    “只恨那些贼寇,不去劫掠这些家伙,偏偏使百姓遭殃。”

    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正苦于想不出法子的崇祯突然道:

    “黄将军说什么?再说一遍与朕听。”

    黄得功愣了一下,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反思了一下请罪道:

    “臣说只恨那些贼寇杀错了人,明明是那些贪官污吏使得他们没有饭吃,却将屠刀伸向百姓……臣失言。”

    “不,你没说错!朕似乎有法子了。”

    崇祯放下酒杯,眼睛里闪过一丝狠辣。

    “靖南伯,朕要交给你一件极重要之事,办好了此事,局面可开也!”

    黄得功不知就里,但见崇祯如此慎重,便要跪地领命,却被崇祯摆手按了回去。

    崇祯紧紧盯着黄得功的眼睛,缓慢而又坚定的道:

    “朕需要五百将士,五百个绝对听从军令的壮士!”

    “陛下,老营的兵跟随臣南征北战,皆有悍不畏死之勇,只要陛下下令,皆可为陛下效死。”黄得功郑重的回道。

    “事关重大,你须一个个挑选,当告知他们,或许要背井离乡,很多年不得见家人。”

    “臣,领命。”

    ……

    回宫的路上,崇祯仍旧愁眉不语,王承恩不知道崇祯要做什么事,直觉告诉他定然不简单。

    但身为奴婢,崇祯不主动提问,他绝不多嘴。

    玉辇快到乾清宫时,崇祯突然掀开了帘子道:

    “内廷诸衙门里,可有懂用兵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