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每周获得一项非遗传承 » 第33章 老子出关图(求追读!求月票!)

第33章 老子出关图(求追读!求月票!)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严明的声音在茶馆里回荡。他从桌上拿起一个木杯,在茶桌上轻轻的磕了一下。

    “啪~!”

    一旁的茶馆掌柜和众多客人还沉浸在刚才的评书世界里,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拉回现实。

    他们愣住

    “这,这就.....没了?如此短小。”

    茶馆儿掌柜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瞪着眼睛看着严明,张嘴正要催更,却仿佛被什么东西卡住了没说出来。

    他才想起,还没和眼前的先生谈契约合同,刚才那段精彩的评书,还只是试讲。

    严明看着愣在原地的掌柜,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嘴角轻轻上扬:“掌柜,如何?”

    掌柜连连点头,那原本冷漠的胖脸上绽放出了菊花般的笑容:“真是精彩~!”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竟能将评书讲得如此绘声绘色,宛如沉浸其中数十载的老先生。

    仅仅开了个头,就吸引的路过的行人纷纷入座,不到半个时辰,茶馆已座无虚席。”

    掌柜胖乎乎的脸上带着笑,正要和严明讲待遇,却被茶桌上的客人打断了,原来是客人们纷纷要求再来一段儿。

    掌柜稍作安抚:“大家莫急、莫急。今儿就到这了~!”

    稍稍安抚住了客人,掌柜的就把严明拉到了茶馆后院的屋子里。

    两人坐定后,掌柜的脸上的笑容收敛,眼神认真地看着严明:“刚才多有失礼,还请先生多多包涵。

    在下叫王朗,先生就叫我王掌柜吧。”

    “哪里哪里,是我有些唐突了才对,王掌柜~!”严明回应道。

    王掌柜看着严明的眼睛,讲起了茶馆对评书先生的待遇:“按惯例,评书先生在店里讲评书,若有赏钱,先生占七成,我们占三成。若月赏超过十两银子,还有额外的500枚铜钱作保底。”

    说着王掌柜停顿了一下,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不过,若先生后续的故事能延续今天的水准,我们愿意给您八成,店里只占两成,保底照旧”

    “就按掌柜说的这个价,每日早上,我来讲一个时辰~!”严明听后,答应了下来。

    签完王掌柜拿出来的契约后,严明便从茶馆儿离开了。

    回家的路上,摸了摸怀里的银钱:“今儿一个上午,除去茶馆的分成,净得了二百枚铜钱。又能吃一顿红烧肉~!”

    春耕的时候还没到,每日里门口的那些石台上都坐着一群人在那里休息闲聊。

    严明今天回来的要早一些。

    看着门口石台的那些人,严明走上前去。

    只见两个人在石台上下着象棋,五六个人在一旁围着,不远处还坐着一群人在聊着家长里短。

    严明在旁边看了一会,就有人来和他攀谈:“先生吃过了?”

    严明扭头一看,应该是附近住着的百姓,笑着说道:“吃过了~!”

    顺势坐在了一旁的石台上,和周围的人聊起了闲天儿,聊着聊着便聊到了严明房东的那户人家。

    那是一家三口,房东宋民,妻子李氏,夫妻俩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宋玥。

    家里经营着一间祖传的汴绣作坊,生活本过的不错。

    可惜前几年的一天夜里,宋家不慎走了水,家中一些祖传的图样和技法,也一起被埋藏在了灰烬之中。

    没了那些传承,加上老夫人也在去年离世,宋家的汴绣作坊也就不如往日那么兴盛。

    加上前些日子来了好多织造局的太监,好像一副来者不善的样子。

    “汴绣?”严明听着邻里的聊天,想起自己脑海中那汴绣的传承。

    又接着聊了一会,便起身回了家里。

    接下来几天。每天早晨严明会去坊市里喝上一碗胡辣汤,再要上几个夹饼。

    吃过早饭,再去茶馆儿讲上一个时辰的评书,主讲《三国演义》,挣的赏钱也是从每天200枚到了每天500枚。

    再赚些盘缠就能走了。

    .....

    一天,临近宵禁,宋民带着一身的疲惫缓缓走回了家中。

    他的脸上写满了一天的劳累和不断的挫败感。

    妻子李氏,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轻声问道:“今天,又是没能绣出那幅图吗?”

    “哎”

    宋民叹了口气,声音带着沉重:“已经试了无数方法,只是还是绣不出织造局要的那幅《老子出关图》~!”

    “有没有什么别的法子?要是实在不行,不如我们从这离开?”李氏眼中闪过一丝担忧,温柔地说。

    宋民摇了摇头,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我们是匠籍,离开了这又能去哪呢?只是眼下宫里停了我们的工俸,家里的日子。”

    “前院租给那位先生,加上租金,我们还能撑一阵子~!”

    宋民苦笑:“如果再绣不出来,恐怕……”话未说完,便沉默了下来,低下了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织造局的王公公之命,利用他们世代相传的汴绣技艺,绣制一幅名为《老子出关图》,以作为献给皇上的珍贵礼物。

    然而,由于家族技艺的部分流失,宋民家族近期所绣的几幅《老子出关图》始终未能达到织造局王公公的苛刻标准,导致他大为震怒。

    就在几天前,织造局王公公派遣的几名太监亲临宋民家中,停了他家的工俸,并下达了最后的通牒,如果他们不能在几日内完成这幅作品,恐怕将面临不堪设想的后果。

    现在,离织造局设定的最后期限只剩下数日,要是到期还不能按时完成,宋民和李氏只担心织造局的王公公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夫妻二人在屋子里长吁短叹。

    就在这时,他们的女儿宋玥活泼地跳了进来,手中拿着自己新绣的图样,笑着向宋民展示“爹爹,你看我绣的好不好~!”

    宋民抬头看着女儿那纯真的笑容,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温暖,嘴角挤出了一丝笑意:“玥儿自然是绣的最好的,爹爹看看!”

    说着,宋民拿起了宋玥绣的那副图样,只刚看了两眼,他的眼中就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玥儿,这,你这绣法是从哪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