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每周获得一项非遗传承 » 第34章织造局(求追读!求月票!)

第34章织造局(求追读!求月票!)

    两天前,在宋宅的前院,午后的阳光斜洒下来,将一切都染上了温暖的金色。

    下午时分,严明在院子里悠闲地用一根草棍逗弄着串串。

    就在这时,只见宋玥穿着一身绿萝布裙,手中拿着一块精致的汴绣帕子,向着严明走了过来。

    走到严明身前,宋玥对着严明莞尔一笑,露出了两个虎牙。

    把手里的帕子递给了严明:“严先生,您瞧瞧,我新绣的帕子好看吗?”

    严明接过绣帕,仔细端详了一番:“小玥儿绣的不好看~!”

    宋玥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神色微显落寞。

    “不过我能教玥儿绣的更好”严明说。

    “?”

    宋玥瞪大了眼睛,带着些许好奇:“严先生您也懂汴绣?”

    严明笑了笑:“自然是会的,玥儿要是不信,先生就来教你。”

    “嗯~!”

    宋玥先是用力的点点头,接着看着严明:“先生教我吧,我要看看先生是怎么绣的。”

    说着手里拎着刚才的那块绣帕,就跑去了后院屋里。

    不多时便抱来了一个小巧的绣架,到了严明的身前将帕子固定好。

    那绣架虽小,却十分精致,显然是宋民特意为女儿定制的。

    严明看着眼前的绣具,对照着脑海里关于汴绣的知识,温声道:“小玥玥,光这一个绣架可是不够,还得拿最细的绣针和丝线,绣布就用刚才这块儿,纸和笔先生这有”

    宋玥眨巴着眼睛,些许犹豫:“可是,可是那最细的绣针和丝线是爹爹和阿娘的宝贝,要是弄坏了....”

    “弄坏了先生给你阿娘和爹爹买新的,你就放心吧!”严明眼中闪过一抹笑意,安慰道。

    于是宋玥从屋里拿出来最细的丝线和绣针,严明从房间里取出了纸笔。

    整个下午,严明按着记忆里汴绣的知识在纸上画出了针法和草图,宋玥则用最细的丝线在那个丝绸绣帕上一针针的修改着。

    .....

    听着宋玥的讲述,又看着宋玥拿出来严明画出的针法和草图。

    宋民:“娘子这,这不就是失传了的汴绣绣人物的针法么?”

    宋民和李氏愣住了,这严先生竟然会失传了许久的汴绣针法。

    汴绣最早从宋朝兴起,尤以绣人物而著名,只是随着宋朝天倾之后,开封府的汴绣能够流传下来的也就所剩无几了。

    李氏看着丈夫:“今天天色有点晚了,不如明天,我们去前院找找这严先生吧,如果他真会这失传的技法,我们这副《老子出关图》也就有了着落了。”

    宋民点了点头,手里拿着那张草图看了许久,直到李氏催促才吹灭了灯。

    第二天上午,严明刚从茶馆回来,就看见宋民夫妇带着宋玥站在门前等着自己。

    两个人一脸的沉默,一旁的宋玥则有些不知所措,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情。

    严明朗声问:“宋先生,李娘子,不知道二位来我这里有什么事情?这个月的租金我记得是交了的。”

    宋民有些不好意思:“不是这样的,我们不是来催租子的,今天来找严先生,是有事相求?”

    “哦?”

    严明有些疑惑,他的脑海里想起来那天门外闲聊时候,周围的百姓说起的宋家前些日子里来了好些个太监的事情,难不成和那个有关。

    “这里不是谈事情的地方,先生不如去我们屋里,我们再详说。”

    宋民说着便拉着严明到了他们屋子里,沏了一杯茶后,然后拿出了那幅绣了一半的《老子出关图》,递给了严明。

    看到严明有些不解。

    宋民便把事情的经由和他讲述了,随后看着严明:“我也知道这绣法的珍贵,我们愿意把我们的绣坊一半抵给先生,用来换这绣法,这幅图秀成之后织造局给的赏银也全部交给先生。”

    看严明还是没说话,宋民咬了咬牙,接着说:“要是先生愿意,我愿意把这绣坊的八成折合成银子送给先生!”

    严明看着眼前的宋民,笑着说道:“宋大哥,绣法我可以给你,你这绣坊我也不要,只是我本是想着南行去浙江,因半路丢了盘缠才在这盘桓,那赏银却是得分我一些做路上的路费了。”

    宋民和李氏听到严明愿意帮忙大喜,低头便要跪下。被严明一把拉了起来:“使不得,使不得!”

    看两人还在坚持,他接着道:“你们还想不想学我这汴绣的绣法了?不如先去屋里看看?”

    闻言二人对视一眼,对着严明连连称谢谢。起身便带着严明走进了绣坊里

    .....

    开封府-织造局

    “干爹!”

    随着一阵女人般的呼喊,四位面色红润、眼神却透着阴冷的男子,迎接着一位高瘦的太监走进了织造局的内室。

    他就是开封织造局的管事太监,王礼-王公公。

    屋内摆设奢华,几个大火盆里燃烧着上等银炭,散发出的温暖仿佛春日的暖阳,将整个屋子烤得温暖舒适。

    进门之后,四个太监就上前伺候着脱下了王礼的那身外袍。

    二月的天,竟然给他换上了一身夏天穿的蝉翼睡衫,外面又披了一件绣着暗暗花色的丝袍。

    王礼换完衣服后,缓缓坐在精雕细琢的椅子上,将双脚伸进一位太监刚端上的枣木脚盆中。盆中的水温恰到好处,让他不禁发出了一声满足的轻叹。

    “嘶~!”

    “舒服~!”

    随即,王礼的目光变得锐利,冷冷地问道:“那个宋家绣制的《老子出关图》情况如何了?”他的声音虽柔和,但眼神中的寒光透露出不容忽视的严肃。

    其中一位太监低声回答道:“干爹,前些日子,我们去了宋民的家里,教训了他一番,让他抓紧进度,别误了干爹的大事。

    上次去,看他未绣出来,我们停了他的工俸,要是还绣不出,一定让他好看。”其中一个太监低声说道。

    王礼声调变的柔和,但眼神还是那么冷:“也不要逼的太紧了,说出去倒好像是我们逼他一样。

    再给他七天的时间,七日后我们一起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