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每周获得一项非遗传承 » 第37章 魏贤之死(求追读!求月票!)

第37章 魏贤之死(求追读!求月票!)

    “祥瑞~~!”

    王礼眼中闪过一抹惊喜的光芒,他的目光死死的在绣卷上驻足,心中却掠过一丝疑惑。

    那宋民明明只是一户普通的绣户,怎的突然就绣出这样一幅祥瑞来。

    还有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方才见到自己等人竟然毫无畏惧之色。

    心思转念间,王礼的目光定格在严明的身上,不想这一看下去,他的眼睛渐渐的睁大了。

    “眼前这人,不是除夕在宫中祈雪的严道长?他怎么会出现在这开封城,又和眼前的这个祥瑞有什么关系?”

    王礼陷入了迟疑。

    对面的严明此时也认出了王礼,去年腊月,严明与师傅数次参加嘉靖的罗天大醮,眼前的王礼和前身也有过数面之缘。

    “王公公,久违了,不知还记得贫道吗?”严明问道。

    王礼立刻换上笑容,步前几步:“竟真是严道长,道长除夕祈雪的神姿,咱家至今记忆犹新。未曾想到今日竟在开封府重逢。”

    “宋大哥,请王公公进屋饮茶。”严明轻声提醒,严明看了一眼身旁已经愣住的宋民,提点了一声。

    “是,是,王公公请往这边走。”宋民连忙邀请。

    王礼回头看了一眼呆立的魏贤,随后跟着严明走进后院。

    众人落座后,李氏去泡茶,王礼目光不时落在严明手中已卷起的汴绣上,似有所思,神情欲言又止。

    严明察觉他的目光,开口问道:“王公公,可是想询问这幅《老子出关图》?”

    王礼点头:“正是,这幅图难道与道长有关?”

    王礼心想,这严明现在可是皇上眼中的红人,听宫里传来的消息,皇上还赐给了他一块儿金牌,前些日子黄锦和锦衣卫还专程为了他去了武安拿办了几个官员。

    眼下可得罪不起这个人,这祥瑞要是他参合一手,事情可就麻烦了。

    “确实如此,贫道此行自京城南下,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师父遗愿,前往杭州老宅;另一方面,也是奉皇命南行勘察天象。”

    严明说罢,他稍微停顿,审视着王礼的反应。“不料从武安出发后,半路不慎丢了部分盘缠,只得在宋大哥家里住了几日。

    见他绣了一幅《老子出关图》,便祈了一番,一番感召之下竟然生出了祥瑞。”

    说着严明缓缓展开《老子出关图》,图中的老子与青牛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从纸面走出。

    王礼瞪大了眼睛,眼中透露出难掩的喜悦。

    这幅祥瑞他要亲自送进宫里,让老祖宗吕方献给皇上,只是眼下这图在这严道长手里。

    严明起身,将卷轴递给王礼:“此图原是王公公为皇上备制,现获祥瑞之相,必是公公孝心感动了天意。王公公前途无量。”

    王礼急忙站起,双手接过绣图。

    没想到这严道长竟然如此识趣,倒是省了不少功夫,笑着说:“都是为皇上办事,要是咱家早知道道长来了,一定早早的就来拜访~!”

    随后眼神看向了身后已经彻底愣住的魏贤:“今晚回去就从织造局的马房里给道长挑一匹上等的好马,再拿五百两银子给道长做盘缠。”

    “谢谢王公公了,确实是需要一个代步的坐骑,只是不能接受公公的这份银钱的银钱。

    顿了顿,严明又说:“不过听闻此图有赏,与宋大哥有约,所得赏银贫道有一半。那匹马可从赏银中扣除,只是不知道还差多少?”

    王礼听严明如此说,赞叹道:“严道长如此高风亮节,咱家佩服。”

    然后对魏贤吩咐:“明日就把赏银和马匹给道长和宋先生送来,赏银里扣了马匹的本钱。”

    转向严明:“道长这般安排可满意?”

    “天色已晚,道长就先休息吧~!咱家也该回织造局了”

    “公公慢走~!”严明恭送。

    说着王礼便站起身来拿着那幅《老子出关图》,带着魏贤等人离开了。

    宋民夫妇在王礼离去后才缓缓走近严明。

    看着他,夫妻二人心绪繁杂,未曾想到这位临时租客竟然竟然认识织造局的管事太监。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那幅还没绣完的汴绣只是经了严明的手,怎么就有了那种神异。

    “严先生~!”宋民夫妇几乎同时出声,脸上露出感激之色,正要跪下。

    严明连忙将他们扶起,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本这两天写的汴绣技法总结:“宋大哥,眼下是解围了。

    两天后,我就准备继续南行了,明天我和那织造局的王公公打声招呼,之后的生意也就好做了~!”

    “可是,那魏贤恐怕不会就此罢休!”李氏忧心忡忡地说道。

    “二位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

    与此同时,王礼一行人在归途中。魏贤满腹疑惑,本以为今晚的行动能将宋民一家逼入绝境,没想到竟然跳出一个严道士来,坏了自己的好事。

    还有,自己明明知道宋民一家没有绣人物的技法,怎的就突然间绣好了,还变成了祥瑞。

    王礼注意到魏贤心不在焉的样子,冷声警告:“小魏子,今天看在最后这幅绣图的份儿上,我饶了你今天的罪。

    日后再敢拿干爹当枪使,你就自己去领板子吧。”

    魏贤听后,赶忙走到王礼前,跪下磕头:“谢干爹,儿子以后绝不敢了!!”

    “那严道长是个神人,往后多照顾宋民一家,不要再出了岔子。”

    “儿子明白。”魏贤低着头回应,但眼中仍隐含怨恨。心中暗暗想着,先过了这阵风头,过几日他自会换个法子收拾宋民一家。

    ..........

    两日后,严明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从开封出发了。他身影在晨光中逐渐远去,留下一地尘土。

    与此同时,在织造局内,王礼正端坐在卧室中,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手中的《老子出关图》,魏贤在一旁侍候着。

    王礼看着手上的《老子出关图》嘴里呢喃着:“真是祥瑞啊~!

    魏贤,准备行囊,明日我就启程回京,我要亲自把这祥瑞交给老祖宗!”

    “是,干爹,我这就去准备。”魏贤低声回应,目光依旧紧紧盯着《老子出关图》。

    “想看?念在你主办这件事儿的份上,就给你看一眼吧!”王礼察觉到魏贤的目光,把绣图合起,往前举了举。

    “谢干爹!”魏贤小心翼翼地接过绣图,但突然间,他感到一阵眩晕,绣图在他手中不稳,竟然掉入了身后燃烧的银炭盆中。

    魏贤看着眼前火盆里的大火,冲向火盆想要救出绣图。说来也是奇怪,明明只是刚掉进炭盆,转瞬之间大火就窜起有人高,他根本无法接近。

    须臾之间,火势熄灭,但炭盆中已不见绣图的踪影。

    王礼目睹这一幕,怒火中烧:“来人,将这奴才拖下去,打五十藤条!”

    看着进来的几个太监,他的双脚往里一扣。

    这是死杖的信号!

    四名太监迅速行动,将魏贤捆绑在柱子上,将魏贤拉了出去捆在了柱子上,四根藤条轮番猛击向魏贤后背腰间肾脏的部位。

    每一藤条下去都没有声音,也没有血渍从袍服上渗出来,鲜血从口鼻溢出。

    五十下过后,行刑的太监解开魏贤身上的绳子,他身体软弱地倒在地上。

    太监蹲下,用一根头发试探他的鼻息。头发毫无动静。

    魏贤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