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每周获得一项非遗传承 » 第38章 坛子里(求追读!求月票!)

第38章 坛子里(求追读!求月票!)

    正在路旁歇息的严明眼前一闪,系统面板跳了出来

    姓名:严明

    职业:道士

    技能:无

    道具:老子出关图

    知识:武当山宫观道乐、北京评书、扬州玉雕、宣抚司礼仪乐舞、傩戏、小吃制作技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白蛇传传说、苏州评弹、陕西快板、老子传说……

    “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随着心念的转动,他手中出现了一幅绣画。

    展开画卷,正是那幅《老子出关图》。

    那天晚上《老子出关图》与抽出的老子传说技能相合,竟异化成了一件道具。

    这幅图经过异化,不惧水火,刀斧不能损,且内藏一个空间,大小约十平米,内有泉眼与一块的土地。

    更奇特的是,如果心神不坚之人触摸这幅图,严明能暂时干扰其意志。不论距离多远,他都能瞬间将这幅图收回系统之中。

    接着心念一动,身上的盘缠和包裹便全部收进了空间里。

    严明翻身骑上那匹枣红色的马,唤回了还在一旁玩着草根的串串,严明起身继续往南走了起来,道旁的景致渐渐变幻,严明的身影也渐渐的远去。

    ..........

    京城的严府内,气氛显得有些沉重。

    严世蕃站在书房内,看着眼前依然是一副老神在在样子的严嵩,心中有些气结。

    前几日,裕王向皇上推荐了裕王府的谭伦前往浙江在胡宗宪的总督府衙门任事学习。

    没想到嘉靖竟然答应了,可严嵩却还是那副不急不缓的样子,每日里除了去嘉靖那里点卯之外就只在府里修养,也没任何的其他动作。

    严世蕃想不明白,严嵩怎么现在还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

    他在原地踱着步,忍不住长叹一声。

    “哎~!”

    转向严嵩,他忍不住发问:“爹,这都什么时候了,您老怎么还是这么一副淡定的样子。”

    他手指着远方的裕王府,声音带着急切:“那徐阶、高拱、张居正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们撺掇裕王向皇上恩准派了一个谭伦安插在了胡宗宪的身旁,这个人就是来坏我们改稻为桑的事儿的。

    爹我就想不明白,您老怎么就无动于衷呢?”

    旁边的罗龙文和鄢懋卿也在一旁帮腔:“阁老,小阁老所言极是。若是任由徐阶等人在胡宗宪身旁安插人手,改稻为桑必然处处受制,我们得行动起来了。”

    严嵩缓缓抬眼,淡淡扫过三人,用极缓慢的语气问着:“遇事需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急什么?

    我先问你们,当今皇上有几个儿子?”

    罗龙文回答:“自然只有裕王一个儿子。”

    严嵩继续缓缓道“所谓一动不如一静,眼下浙江外有倭寇闹事,内又有改稻为桑需要施行。

    这改稻为桑是皇上定下的国策,裕王向皇上推荐谭伦去浙江锻炼,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反对?”

    严世蕃上前走到了严嵩的身边:“就算不管那谭伦,可已经两个多月了,浙江的改稻为桑到现在还没有什么大的动作,稻田根本没有多少改了桑田。”

    “爹,那胡宗宪怕是早就倒向了徐阶等人,您老怎么还护着他?”

    严嵩平静地看着严世蕃:“胡汝贞我了解,浙江现在的环境和事情那么复杂。

    他这时候还没有什么大的动作,那就一定是浙江现在的环境还不能承受着大刀阔斧的改稻为桑,我相信胡汝贞有他的考量。”

    严世蕃看严嵩依然是这副十分相信胡宗宪的样子“我就不知道,到底谁才是你的儿子,你怎么就不相信你的亲儿子,反倒总是那么相信那个胡宗宪”

    说罢严世蕃气的摔袖走了出去,他的心里觉得,胡宗宪可能已经倒向了徐阶等人,改稻为桑要想推行,就得再寻其他的办法。

    于此同时,谭伦抵达浙江后,立即前往杭州总督府拜见胡宗宪。

    谭伦身材瘦高,此刻穿着官服,站在胡宗宪面前。

    “下官谭伦,拜见总督大人~!”

    胡宗宪的脸上带着几分憔悴,坐在总督署的椅子上,眼神平静地望着谭伦。

    他微微抬头,简单地说了一句:“你坐吧。”

    随即又闭上了眼睛。

    谭伦沉默了片刻,没有坐下,而是靠近案前:“总督大人,我临行之前,上面交代要我来浙江学习,一并协助你完成这改稻为桑,抗击倭寇的重任。”

    胡宗宪的眼睛还是微微闭着,没有回应谭伦的话。

    谭纶一怔,怎的眼前的胡宗宪竟一副不想搭理自己的样子,接着又问:“你是不是不欢迎我来浙江?”

    胡宗宪睁开眼,凝视着谭伦:“我与你谭子理相识近十年,从你初登科名至我们就已经相识。到后来你到了裕王府任职,而我来了浙江,我们才渐渐没了交集。

    可都十年过去了,你怎么还是没什么长进”他长叹一声。

    “这话怎么讲,你是觉得我来到浙江就不对?”谭纶紧盯着坐在那里的胡宗宪,急切地问。

    看胡宗宪还是没有回话,他又接着补充了一句:“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胡宗宪定定地望着他,良久,才用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语气慢慢地道:“你本不该来这浙江。”

    看谭伦一脸困惑,胡宗宪继续说:“你不来,这浙江的重担便全在我胡宗宪一人肩上。

    浙江就像一个两头重的扁担,一边挑着沿海倭寇闹事,一边挑着这改稻为桑的国策,我的心里还得放着这浙江的百姓。

    可无论成败,能不能挑起这副担子,那也都是我胡宗宪一个人的责任。”

    接着他的声音顿了顿,再次开口:“然而现在,你来了,之后在朝廷和你身后的徐阶和裕王眼里,浙江也就只剩下了一件事儿”

    “什么事?”谭伦急问。

    胡宗宪缓缓道出:“党争。”

    胡宗宪说完站起了身,走到了总督署的门口,看着外面的天空:“既然你已经来了,这些也都无法改变了。

    我只希望你我能够同舟共济,放下朝堂里的那些争斗,把眼睛落在浙江这百姓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