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景通天代 » 第三十一章:四海之惊,八荒之颤

第三十一章:四海之惊,八荒之颤

    山巅之上,顾轻舟诵念四书儒学,他刚开口,体内的‘圣道印记’便开始震颤。

    一道道圣洁光芒自顾轻舟体内扩散而出,这是在酝势,只要半个时辰,将会惊动天下。

    同一时刻。

    大景王朝,养心殿内。

    伴随着一封封军机情报,外加上各地传来的消息,使得大景新帝浑身发抖。

    “哈哈哈哈。”

    “何时何地,我大景王朝竟沦落到这个地步?”

    “蛮族王庭,竟敢突袭我大景边境,还行屠城之事。”

    “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殿内,这位大景新帝目呲欲裂,望着这些军机情报,不知道要用怎样的言语,去痛斥这帮蛮族。

    “兵部尚书何在。”

    就在这一刻,大景新帝深吸一口气,他目光冰冷,唤来兵部尚书。

    随着这道声音响起,百官瞬间意识到要发生什么事了。

    “微臣在。”

    兵部尚书直接出列,恭敬看向大景新帝。

    “朕问你,十万精兵,可否平定西北之乱?”大景新帝无比严肃道。

    “请陛下放心,只需十万精兵,臣必可平定边境之乱。”

    兵部尚书的声音充满自信。

    “好,朕不止给你十万精兵,朕还将麒麟三营尽数交付于你,给你七日准备,朕要你屠戮蛮族,他屠大景一城,朕屠蛮族十城。”

    “到时,无论男女老少,一律屠之,一个也不放过。”

    大景新帝的声音响起,他已经失去了理智,毕竟身为帝王,不应该说出这样的话。

    而且十万精兵,还外加上麒麟三营,这太不理智了,景王朝现在能调动的兵营不多,要是把这些抽走,藩王必乱。

    “陛下,万万不可啊,若将麒麟三营调去西北之境,只怕那些藩王第一时间便会发兵入京,到时更是灾祸。”

    “陛下,蛮族此行屠城,就是为了逼您派兵,给诸地藩王制造内乱机会。”

    “陛下,万不可冲动。”

    “陛下,不可冲动啊。”

    随着这一道道声音响起,大景新帝不由怒拍长桌。

    “那按照诸位爱卿所言,就放任蛮族随意屠戮我景国子民吗?”

    大景新帝的怒吼声响起,然而百官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甚至就连兵部尚书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陛下,如今匈奴与蛮族拒绝求和,吞日王朝躲在暗中援助两国。”

    “之前派人前往佛门,可至今佛门也没有任何明确回答,臣认为,佛门是在等,等到我大景王朝最为危难之时,再开出他们的价格。”

    “甚至东洲三大圣地,也是如此做法,礼部派人,却统统被拒之门外。”

    “如此局势,臣希望陛下一定要谨慎三思,但凡错一步,都将给景国带来滔天麻烦,而且陛下当真派兵西北,臣不敢说有十成把握,可至少九成把握,秦王,周王,还有郑王会在第一时间发兵京都。”

    “请陛下三思啊。”

    此时此刻,内阁首辅的声音响起,为大景新帝分析利弊。

    可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景王朝的窘境,甚至敌人的每一步大家都知道,很多事情摆在明面上了。

    蛮族屠城,就是逼着大景王朝派兵,一旦派兵,藩王立刻有所作为,随着藩王加入,直接陷入内战。

    而佛门借此机会可直接入驻大景王朝,不需要任何付出任何代价,完成梦寐以求的东渡。

    中洲大乾王朝联合诸教派,瓜分大景王朝之气运。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可这又是大景王朝无法解决的事情。

    之前还想着割地赔款,低声下气去求和能换回一线生机,接过没想到的是,这帮人早就联合勾结,就是要置大景王朝于死地。

    “难道,当真没有一丝办法吗?”

    大景新帝缓缓开口,他既是询问满朝文武,也是自问。

    “或许,如果顾家至尊能在此时打破桎梏,还有一线生机吧。”

    有臣子开口,但这句话说完,大景新帝不由苦笑一声。

    顾家至尊?他还是太子的时候,确实寄托过希望,可随着自己父皇驾崩时说过的话,他就彻底不抱希望。

    “六百年江山,当真气数已尽吗?”

    大景新帝的声音再度响起,他的声音,悲凉无比,是绝望也是无奈。

    但就在此时,一道声音缓缓响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宏伟的声音响起,传递大景皇宫之中。

    养心殿内,大景新帝有些疑惑,他看向礼部尚书,不禁好奇:“这是谁在诵经?”

    “诵经?臣从未听过这篇儒经啊,而且听这声音,好像不是有人在外诵念,似乎是......传道之音。”

    礼部尚书微微皱眉,说出自己的猜想。

    “传道之音?”

    这回百官好奇了,怎么好端端有传道之音?然而就在此时,几名侍卫跪在大殿之外,无比激动地指着外面天穹道。

    “陛下,祥瑞,祥瑞,有祥瑞啊。”

    祥瑞?

    这回大景新帝都愣了,大景王朝都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祥瑞不祥瑞?

    可不管如何,他还是第一时间朝着殿外走去。

    百官跟随其后,等到走出大殿之后,刹那间所有人目光呆滞了。

    只见天穹之上,金云万里,宏伟的诵经之声,响彻整个大景王朝,而且遥遥望去,西北之境,竟有一尊圣人虚影。

    “嘶,这是圣人传道,儒家绝世异象之一,传闻之中圣人传道之时,将有千百祥瑞浮现,圣音似大道,其意似天意,这怎么可能,这般异象,当世半圣都做不到啊。”

    礼部尚书第一时间尖叫起来了,他已年迈,见过大风大浪,可看到这样的景象,整個人不由跳起来。

    “半圣都做不到?”

    有人惊讶,十四境的半圣,这已经是举世最强的存在。

    “做不到,圣人传道,唯有触及圣道真谛之人,亦或者活着的圣人传经论道,否则的话,半圣都演化不出如此惊人的异象。”

    礼部尚书认真讲解,百官听的津津有味,可就在刹那间,所有人突然一愣。

    “触及圣道真谛?”

    百官齐齐看向礼部尚书,饶是大景新帝都不由看向对方,眼神中充满惊愕。

    “圣道真谛。”

    “嘶,难道前些日子,引起文钟十响的不世大才,是我大景士子吗?”

    这一刻,礼部尚书也反应过来了。

    “快,速速派人去查,若真是朕大景士子,那便是气数未尽,上苍开恩啊。”

    大景新帝激动到有些语无伦次,立刻下达一条条旨意,让人去搜查此人下落。

    而同一时刻。

    西漠佛门,雷音寺,大雄宝殿内,数十名僧人端坐殿内。

    渡心神僧面色阴沉,望着面前中年僧人。

    “蛮族屠城,有违天理,尔等身为佛门弟子,竟然无动于衷,甚至还暗中相助,你们还是人吗?”

    渡心神僧的声音充满愤怒,斥责对方。

    “阿弥陀佛。”

    “数百年前,大景王朝驱我佛门子弟,而今西漠佛僧遵守景国之法,安分守己,眼下大景百姓被屠,我等第一时间组织往生大会,超度亡魂。”

    “已经仁至义尽,怎么还成了我们的不是?”

    僧人开口,披着袈裟,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

    “你们少在这里推辞责任。”

    “佛门弟子,以善为本,西北蛮族也算是与你们佛门有些关系,纵然佛门不插手世俗之事,可屠城这种有伤天和之事,你们也不出面管一下?”

    渡心神僧气得肺都要炸了,蛮族敢屠城,抛开背后有其他人支持,佛门的不作为可是至关重要之事。

    三教不得插手凡俗之事,可屠城这种事情,非要插手也没问题,毕竟有伤天理。

    然而,西漠佛门却漠视不管,换句话来说,就是故意的。

    说到底就是想要让大景彻底乱起来,越乱得到的好处就越多。

    “阿弥陀佛,我雷音寺已派人前往边境,只是凡人争斗,佛门管不了。”

    他开口,一句话堵死,说白了就是默许。

    至于死不死人,那跟我们没关系,谁让你们大景王朝当初不让我们佛门东渡。

    “好!好!好!”

    渡心神僧站起身来,他面色阴冷,看向几人。

    “人在做,天在看,你们之所以敢这样,无非就是断定大景王朝已无翻盘之力。”

    “可你们也别想的太好,大景还有一个先天至尊圣体,倘若打破桎梏,我倒要看看,伱们又是什么嘴脸。”

    说完这话,渡心神僧准备离开,可后者也有些不服气,冷声开口。

    “那就等有机会,渡心大师能将这先天至尊圣体带来看看。”

    “也免得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不过,以大景这般局势,估计见不到至尊突破吧。”

    对方开口,明显就是恶心渡心神僧。

    然而就在此时。

    突兀之间,一道宏伟之音,自大景王朝,荡漾而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声音响起,在场所有僧侣全部愣住。

    下一刻,雷音寺内,一道惊呼声炸响,是雷音寺神僧之音。

    “不可能,大景气数已尽,怎可能诞生一位圣人。”

    他惊呼,引起整个雷音寺所有弟子色变。

    不止是佛门。

    此时此刻,遥远的中洲也彻底炸锅了。

    谁能想到,四海八荒无数势力暗中调查的儒家‘不世大才’竟然是大景士子。

    --

    --

    发烧39.5,真没办法了,上吐下泻,能在十二点写完,真的算极限,新的一周,求大家投点推荐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