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景通天代 » 第三十二章:经传大世,圣器择主

第三十二章:经传大世,圣器择主

    谁能想到,被所有人认定气数已尽的大景王朝,竟然在这个时候诞生一位未来圣人?

    要知道,如果不是景盛帝驾崩,这位未来圣人的热度,应当是四海八荒第一位。

    文钟十响,古今未有之事,被誉为可超越古今先贤之资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亚于一位先天至尊圣体,毕竟至尊圣体没有打破桎梏,而且还有诸多传闻,圣体只是一个谣言罢了。

    抛开圣体,能引起文钟十响的存在,应当大世绝世者,起码儒家第一人跑不掉。

    要是老一辈的,可直接坐稳儒家第一人之称,要是年轻一辈,那就更恐怖了,妥妥未来圣人,这谁还敢得罪?

    雷音寺内,一些老僧睁开眼睛,眼神之中满是不可置信。

    “哈哈哈哈哈。”

    “现世报来了。”

    “秃驴,没想到吧,大景王朝出了位圣人,这回我倒要看看你佛门还能不能东渡成功,哈哈哈哈。”

    看到这番景象,渡心神僧得意的笑声格外刺耳。

    西漠佛门不就是想要用最少的代价,西佛东渡吗?现在出了一位当世圣人,那代价可就别想少了。

    “谁能保证就是当世圣人?或许只是个触及圣道的儒家书生。”

    大雄宝殿内,有僧人不服,冷冷回应,可这话说完他自己都觉得莫名牵强。

    当世圣人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可触及圣道的儒家书生也不是等闲之辈啊,在这大世之争,第一个得到天地气运之人,就不可能差。

    “哈哈哈,再不济也比你们这群秃驴强,我告诉你们,一旦顾家至尊也突破了,你们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渡心神僧几乎是冷着脸开口。

    这次大景突变,佛门的行为令他感到恶心,倒不是说佛门不帮忙他就愤怒。

    主要是佛门为了东渡,放纵蛮族屠城,这已经违背了佛法根本。

    这是理念的问题。

    “呵呵,至尊突破?如今景国国运几乎要溃散,突破突破不好说,能不能扛过气运反噬,这才是关键吧?”

    对方很平静,说白了就是一点,根本不相信顾家至尊能在这个时候打破桎梏。

    “再者,仅凭一個圣人之资,能翻起什么风浪。”

    “要是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或许还有一定作用,可现在大景王朝气数已尽,谁来了也救不了。”

    “渡心,你但凡真是我佛门弟子,奉劝你一声,不要执迷不悟。”

    中年僧人起身,他是雷音寺十二首座之一,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可以代表雷音寺。

    “执迷不悟?你们还真是会说啊?”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背地里做了什么事,我告诉你们,就凭你们这段世间的所作所为,只要大景王朝度过这关,第一个就找你们佛门算账。”

    “你们不怕,就在这里等着看。”

    渡心神僧明显气到了,他知道雷音寺无耻,可没想到这帮人居然这么无耻,同时也格外庆幸自己早就脱离佛门。

    “仅是出了位圣人之资,就有如此底气吗?”

    也就在此时,一名老僧出现,他看着渡心神僧语气平静,而后又注视了一眼天边。

    这是雷音寺主持,权利极大,亦是十一境佛门大能,如若不是年龄问题,渡心神僧见他也需恭敬。

    “仅?慧海大师,那怎么不见佛门出位菩提之资的绝世天骄呢?”

    渡心神僧冷笑道。

    “哦?渡心施主又如何觉得,佛门没有呢?”

    对方轻笑,刹那间渡心神僧不禁皱眉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这确实是个不太好的消息。

    然而,就在此时,宏伟之音再度响起,惊动四海八荒。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宏伟古老之音再度响起,比起之前要更加恐怖,让人有种醍醐灌顶之意。

    “这是?”

    渡心神僧望去,而大景方向,彻底爆发出无量神光。

    整个西北境瞬间古音阵阵,才气淹没整个西漠,一种种罕见的异象也随之诞生。

    金色涟漪自顾轻舟周围扩散而出,光芒激射,气冲斗牛之墟,一尊尊古之圣贤浮现在顾轻舟上空。

    每一尊圣贤,万丈之躯,遮天蔽日,惊动千般万象。

    大学之道已经诵念完毕,顾轻舟正在诵念中庸之道,所谓中庸,并非如字面意思一般,让人平庸。

    中,指人之正气,代表中正,中和。

    庸,指的是谓常,代表常态之意。

    十五志于学,故而读大学,这也是四书之首的原因。

    而中庸,还有一个名称,孔门传授心法,将大学读完之后,属于入门,入门之后便要得心法。

    换句话来说,大学是让伱知道要做什么,中庸是告诉你要领是什么,而后便是‘论语’,所以论语便是四书之三。

    论语是孔圣人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是圣人对世间一切的感悟和回答。

    这相当于是‘要领’,所谓万法不离其宗,大部分事情其实归根结底绕不开一些基本因素。

    圣人论道从不脱离实际,说直白一点就不会跟你整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都是实打实跟你说真心话。

    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什么该做,为什么不该做,讲的清清楚楚。

    所以想要读懂论语,必须要先明白大学之道,然后懂得中庸之道,如何成为一名君子,君子到底是什么,懂得这两点,就可以去读论语。

    最后走向孟子。

    孟子最高境界是什么?‘吾善养浩然之气’

    所以四书无有高低之分,只有顺序之分,顾轻舟诵念中庸之道,所引发的异象,不弱于大学经义。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宏伟之音席卷天下一切。

    直至中洲境内。

    数十位大儒望着文钟,一个个如释重负。

    “总算把文钟稳定下来了,可算是累死老夫了。”

    “文钟乃我孔家圣器,要不是咱们还有圣人底蕴压制,指不定都要离开孔家。”

    “是啊,也不知道家主有没有查清情况,到底是谁触及圣人真谛。”

    几名大儒开口,言语间带着感慨,也有些后怕。

    毕竟前些日子,文钟十响,他们还真怕文钟飞走,圣器有灵,自行择主,如若这天地之间当真出一位绝世圣人,还真有一定可能。

    “离开孔家不太可能,毕竟能触及圣道意志,毕竟是儒家大能,哪怕真有圣人之资,也只是可能。”

    “要是年轻一辈的儒家学子,还真有可能。”

    他们议论。

    可就在此时,阵阵宏音响起,引得文钟震颤。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

    其音震天,自东洲而来,原本安静无比的文钟,在这一刻又一次暴动。

    铛!

    铛!

    铛!

    恐怖的钟声荡漾而出,一次比一次猛烈,而且比七日之前还要恐怖。

    轰。

    文钟腾起,直接将周围十几名大儒震飞。

    “不好,文钟要离开了。”

    “这怎么可能?速速开启护院大阵。”

    “这是怎么回事?”

    众人惊愕,一时之间无法理解。

    “这是圣道之音,老夫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有声音响起,听着这宏伟之音发出惊呼之声。

    “什么意思?”

    “周儒,这是怎么?”

    一时之间,不少人看向周儒,眼神中充满好奇。

    “此人不是触及圣道,而是在开创了儒家新法,你们仔细听这声音,这是诵经之意,他在以经传道。”

    “这经义已得圣人认可,如若十境儒者,可借助此境,破开圣者之门。”

    周儒开口,说话之时,胡子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儒家新法?”

    “这不可能,若真是儒家新法,那岂不是说,只要他推行大世,完成教化,便可成就圣人之位?”

    众人不信,感到不可思议。

    儒家新法,这四个字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开创新法,若得圣人认可,就意味着具备权威性。

    到时候一旦传播出去,教化世人,便可得读书人之信仰香火。

    这是十四境半圣抵达十五境圣人的必经之路。

    古今往来的十五境圣人,都需要完成这一步,不完成这一步,根本无法成圣。

    铛!

    铛!

    铛!

    文钟震颤,不断的冲击,仿佛要离开孔家圣院似得,若不是开启护院阵法,只怕已经消失不见。

    整个圣院不知多少目光看去,可周儒的脸色越变越难看,越变越难看,到最后更是声音发颤道。

    “完了。”

    “这经文,是冲着我们孔府来的。”

    “这是四书之意,此人开创的新法,是四书之新法。”

    周儒发出的声音都带着颤音,相比较其他人的震撼不同,他是在认真聆听经义。

    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直至经文结束,他才意识到这是什么经文。

    四书!是天下读书人必须要读的四本书,也是孔府掌控天下读书人的最强杀气。

    只要想走儒道这条路,就必须要读四书,而读了四书,就必然会在潜意识中尊重圣人,敬畏圣人,包括尊孔家为天下第一家。

    可现在有人创新法,破孔家四书,这不就是在撅孔家根基吗?

    “四书之新法?此人是何居心?”

    “创立新法也就算了,竟然把主意打到我们孔家?”

    众人皱眉,创立新法倒还好说,可动四书就不同了,这是孔府根基,处者必死。

    也就在此时,随着一道惊天轰声,孔府阵法破碎,文钟划破天际,朝着东洲方向飞去。

    “完了。”

    “不好,圣器飞了。”

    “速速去追。”

    一时之间,整个孔府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