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第3章 价比黄金的硬通物

第3章 价比黄金的硬通物

    朱棣一把紧紧握住也先双手,“太师!”

    “大汗!”也先也紧紧握着朱棣的双手。

    两个敞开了胸怀的男人,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眼睛内都闪烁着莫名的光彩。

    最终两人拥抱在一起,朱棣狠狠拍了拍也先的背部,“走,我们回去。”

    ......

    大军再次启程了。

    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狼狈撤走,而是有目的地的前进。

    朱棣一面下令斥候在前面探路,一面下令也先派快马先行赶回部落,让瓦剌各部落向亦集乃转移。

    也先对朱棣的态度,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大汗,我有一个问题怎么也想不通,您是这么的英明神武,大同土木堡一役你率领五十万大军,究竟是怎么败给我区区三万人的?”也先骑着骏马稍稍落后朱棣半个身为,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底深处的疑惑。

    后边紧紧跟着的伯颜帖木儿、袁彬、哈铭等人也立刻竖起了耳朵,这个问题其实他们也疑惑得很。

    朱棣笑了笑,说道:“天大的英雄,也是需要时间去成长的。”

    其实朱棣心底早就骂娘了,他也想知道那不肖子孙是怎么手握五十万大军把仗打成这样的,还得他这个老祖宗还得来草原再创业。

    “大汗你是真的成长了,要是重新来一次,面对现在的你,输的一定是我。”也先却深以为然道。

    “哪还用重新来一次,大哥你之前不就被大汗率三百骑给俘虏了吗?”伯颜帖木儿插嘴说道。

    也先立刻瞪眼道:“那是劫营,当然算不得数,我说的是正面交战。”

    “我现在打仗厉不厉害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我建城肯定不厉害,亦集乃虽是一块能孕育出匈奴这般强盛文明的宝地,但毕竟荒废很久了,之前的黑水城也只是一座容纳千户的边陲小镇,这一下就要把它建设成一座能够容纳四十多万户人居住的大城,我头都大了。”朱棣摇头无奈道。

    也先看着朱棣极为豪爽道:“没事,大汗你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建,我们草原人没别的,就是有用不完的力气,而且这是给自己建城,大家一起甩开了膀子建就行了。”

    朱棣无奈摇头叹息道:“这么大一座城,短时间内肯定是建不完了,今年争取重建下黑水城,并在黑水城的基础上进行下扩建,至少能够保证城内能够容纳进四万户人再说,剩余的四十万户,只能委屈他们继续住在帐篷内了。”

    “我们草原人世世代代都是住在帐篷内的,这有什么委屈的。”也先不以为然道。

    朱棣笑笑不说话。

    当年匈奴人还世世代代居住在帐篷内呢,东迁之后看现在还愿意住帐篷里不?

    忽必烈南下之前也是住的帐篷,怎么建立元朝之后也住进宫殿里去了?

    能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搭个帐篷往里钻。

    “等部落迁到亦集乃后,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从各部落里挑选出精干的人,让他们跟着我从大明带来的那些工匠学习建筑的本事,对了。”朱棣突然想到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太师,我们过冬的粮食够不够?”

    一说起这个,也先的心情瞬间就不好了,他摇头低声道:“草原上的冬天只能啃夏秋的老本,粮食肯定是不够的,这个冬天不知道又要饿死多少人,而且...”

    “而且什么?”朱棣问道。

    也先小声道:“而且我们极缺御寒的皮草,这才是最要人命的,秋冬季节的草原气温要比大明冷很多,可以说在草原冬天御寒的衣服就是救命稻草,而且我一直搞不懂,这几年的冬天为什么会一年比一年冷,今年更是冷得不像话。”

    朱棣沉默了片刻,随即才道:“大明不是打发了我这个太上皇一百车的丝绸绸缎吗?把这些全部给百姓们分发下去,另外,下令下去,凡事千总以上的将领,全部只留够御寒的衣物,其余的全部分发给百姓们吧。”

    “可这也杯水车薪啊,而且这办法恐怕行不通,这是将士们的私人财务。”也先尴尬道。

    朱棣冷哼道:“咱们也做出表率来,等到来年的时候,我记他们一大功,到时候亦集乃建城后,居住的房屋优先由捐献衣物最多的人选,不管怎么样,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了再说。”

    “大汗,太师,我或许有一个办法。”这时候伯颜帖木儿插嘴道。

    朱棣跟也先瞬间都看向伯颜帖木儿。

    也先更是怒声道:“你有办法不早说?”

    “不是,我之前不是没办法吗?我也是听大汗说要把那百车丝绸绸缎分给百姓,这才想出来的办法。”伯颜帖木儿委屈道。

    “你说。”朱棣看着他道。

    伯颜帖木儿连忙道:“大汗,你久在大明,不知道丝绸在国外的价值,这百车的丝绸绸缎要是分发给百姓,可能也就只够救几千的百姓,可若是运到亦力把里去,至少能换回上数千车的棉花跟布匹皮毛。”

    朱棣惊讶的看向伯颜帖木儿,“亦力把里这么的富裕?能有数千车的棉花布匹?”

    亦力把里这个地方朱棣知道,只能够算是一个不算太强的国家。

    统治中亚的蒙古察合台国灭亡后,分为了东西二部。

    东察合台国又叫别失八里国,统治者是草原人,过着游牧的生活。

    洪武年间开始,东察合台国就开始遣使向明朝进贡,与明朝建立了联系。

    永乐十六年,东察合台国改名叫做亦力把里。

    这个国家在永乐一朝一直与大明保持着联系,并且贡奉不绝。

    朱棣一直以为这是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国土面积虽然不小,但国内却极为的贫瘠。

    伯颜帖木儿笑着道:“大汗,是你小看了大明的丝绸制品的珍贵,跟小看了棉花在亦力把里的产量了。”

    朱棣嘴里瞬间蹦出来四个字,“丝绸之路?”

    伯颜帖木儿笑着点头,“是啊,哪怕上千年了,丝绸在西方各国依旧是价比黄金的硬通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