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棣重生土木堡 » 第12章 司农司官员

第12章 司农司官员

    “这个你也吃啊?”瓦剌青年看着朱棣将食物咽下后疑惑道。

    “吃,只要是食物,我什么都吃,以前打...猎的时候,我还吃过冰块跟雪呢。”朱棣笑着道。

    “他们说你每天要吃一头羊,每三天就要吃一头牛,每七天就要吃一匹马。”瓦剌青年昂起脖子道。

    “你看我的肚子像一天能够吃得下这么多东西的吗?”朱棣脸上不动丝毫声色,心底瞬间想到了很多,这种消息普通的徭役怎么可能知道?会不会是有人在故意坏他名声?

    “不像,但有人说你一口气吃了五千匹马,还每月要吃一对童男童女。”瓦剌青年说着眼睛就红了起来。

    “扯淡,那五千匹马是要拿去换更多的粮食,让部落更多的人撑过这个冬天的,吃童男童女的那是妖怪。”朱棣脸彻底黑了下来。

    “你真没吃?”瓦剌青年问道。

    “绝无此事。”朱棣斩钉截铁道。

    “我看也不像嘛,要是能有那么多好东西,你怎么可能吃得下这种咸豆子泥巴。”瓦剌青年摸着头憨笑道。

    周围的不少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傻小子。”朱棣摸了摸青年的脑袋,将他脑袋搂到胸前抱了抱,“我让锦衣卫教你们读书认字,你为什么不去学呢?”

    “我学了,学会五百个字后做劳役每月能领粮食呢,可那东西太难学了,城建起来了我恐怕都不一定能够学会,自然就不学了嘛?”青年理所当然道。

    “那也要学啊,就算学得慢,城建好后没粮食领了,你也要学啊。”朱棣道。

    “我干嘛要学?”青年问道。

    “不学习你能干嘛?”朱棣问道。

    “我放羊啊!”青年说道。

    “放羊能有啥用啊?”朱棣有些恨铁不成钢,很想踹这家伙一脚,但生生忍住了,好不容易才有的这么一点亲和度,这一脚若是踹下去,可就啥都没了。

    “放羊羊能生小羊羔,等小羊羔长大了,我就能娶媳妇。”瓦剌青年道。

    “然后等你孩子长大了,又继续放羊。”朱棣叹息道。

    “是啊。”没想到青年竟然裂开嘴开心的笑了起来,就好像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一样。

    朱棣再次拍了拍他的脑袋,不再继续劝说了。

    朱棣看得出青年脸上笑容是真发自内心,他就算再怎么劝也不会有任何作用了。

    这是观念的差异,人家是真打心底里觉得读书没有放羊有用。

    这种观念用言语劝说是没任何用的,只有通过眼睛去看,他们自己看见了,才会形成新的观念。

    “去把朕从大明带来的农夫都喊过来吧。”从施工地上回来后,朱棣看向袁彬道。

    “是,大汗。”袁彬虽然心底疑惑,但也没有多问,只是立即转身出了临时王宫。

    “微臣叩见大汗。”很快袁彬就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这群人一见到朱棣,立即下跪。

    “平身吧。”朱棣平静道。这些人虽被称作农夫,但能被大明特意挑选出来当作国礼赠给即将远行的太上皇饯行,肯定都不是什么真正的农夫。

    他们大多数都是司农司里没有背景,且不怎么得志的小官。

    但越是这种人,本事肯定是有的,连没背景且不得志都能在大明为官。

    这种人欠的只是一个一展才华与抱负的机会便能一飞冲天。

    “这段时间在黑水城呆的还算习惯吧?”朱棣问道。

    “多谢大汗挂念,托大汗您鸿福,臣等在亦集乃过得很好。”一个稍微年长一些的黝黑瘦汉弯腰拱手道。这话倒是不假,自从来道亦乃集后,他们就都分到了原黑水城内保留还算好的房子,吃食每天不仅有牛羊肉,还有新鲜的羊奶,御寒的衣物也从没缺过他们的。

    显然瓦剌的高层也知道这些人是人才,即便朱棣本人没有下达过要特别关照的命令,但瓦剌还是给了这些人最优的待遇。

    “过得还习惯就好,你们是跟着本汗背井离乡,一路跋山涉水从大明不远万里来到这亦集乃的,本汗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在这边会过得不习惯。”朱棣叹息道。

    一群人都低下头,没一个敢说话的。

    朱棣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位卑人微,身份的差距太大了,这时候说什么都不好。

    可该关心的话朱棣不得不说,这些人不知道他们有多重要,朱棣却是知道的。

    等未来朱棣再造一个帝国时候,这十人最差也能官拜督粮道,甚至说不定就帝国未来的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大司农都在这些人里。

    “已经成家的,等新城建好后,本汗会让哈铭在出使大明时候顺带把你们的家人们接过来,还没成家的,新城建好后就在这边把家成了吧,本汗现在有件很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们,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办好。”朱棣说道。

    “请大汗下旨,臣等甘愿赴汤蹈火。”十人立即跪伏下去呼道。

    “好,居延海知道吧?”朱棣问道。

    “知道,微臣这些时日有听瓦剌人说过,居延海汉时称居延泽,唐时称居延海,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黑河水浩浩荡荡流经两千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的洼地,形成了东、西、北三大湖泊,这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一名青年跪伏道。

    “本汗想要你们各自率部分瓦剌劳役,去居延海四周围湖水开垦农田,争取在开春时候在居延海四周种上一些粮食。”朱棣道。

    “大汗,此事恐怕不行。”那青年道。

    “是天气原因吗?”朱棣问道。

    “这倒不是,北方虽然气候寒冷,但大明也有不少耐寒的良种。”青年回道。

    “那是为何?”朱棣问道。

    “大汗,据微臣了解,居延海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游移湖,它的位置忽东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时大时小,时时变化着,若是要在居延海围湖耕种开荒,臣担心湖水随时会淹没好不容易才开垦出来的农田,所以在居延海四周,并不适合农桑。”青年继续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