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半生戎马半生仙 » 第五章 倍则战之 反其道

第五章 倍则战之 反其道

    黄沐云对于莫无为的推论深以为然,既然燕戎有了动向,那么这一次要放的远骠就得再斟酌一下了。

    “二位,本督将那王林派出,他这十二骑估计凶多吉少。我并非不念同族之义,只是这十二人实属可恶至极,我又碍于一些事情不可直接惩戒,就让他们为国捐躯吧!只是这远骠还是要放的,毕竟知己知彼才可百战不殆。”

    作为督长的黄沐云先开了口,话语间充满了无奈,王林毕竟是上任督长推荐的,碍于情面不能直接剔除,只能出此下策。

    莫无为一抱拳,信心满满的说:

    “督长,属下不才,想带第九伍出一趟远骠,但是想和都长讨要一个人和一些军需,不知可否?”

    黄沐云正为出远骠的事踌躇,莫无为自告奋勇的要去,那是求之不得,回道:

    “嗯!讲来听听,能力所及鼎力而为。”

    莫无为暗道一声果然,继续讲道:

    “属下讨要三样军需。其一,弩箭每人十二匣。其二,弓箭每人三壶。其三,我宁军边境舆图一张,冲阵长枪配齐。”

    “准!”

    莫无为话音刚落,黄沐云毫不犹豫的就准了。

    “属下还需要楚伍长一同前往,原因有三。

    其一楚伍长熟悉草原。

    其二,楚伍长董燕戎四族语言。

    其三,如遇不可逆转的危机,我第九伍会死战托住敌人,力保一个可以活着把军情带回来的人。”

    此话一出,黄沐云与楚玉堂均脸上带着惊讶,低头思量着。许久,黄沐云看向楚玉堂问道:

    “楚伍长,你可愿往?”

    楚玉堂并未迟疑,抱拳回道:

    “属下愿往!”

    黄沐云点点头,郑重其事的抱拳道:

    “如此,二位速去准备。此一军情怕是关乎全局。就拜托了二位了!”

    “喏!”

    二人齐声回话,转身出了军帐。黄沐云盯着二人的背影,脸上的凝重之色愈加浓重。

    辰时刚过,辕门的拒马鹿角被守卫搬开,莫无为一行十二骑会合了在此等候的楚玉堂随即策马扬鞭出了大营。

    这是楚玉堂第一次同第九伍的兄弟共骑,第一眼看到这一队人马,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第九伍的十二人个个盔明甲亮,精气神十足,就连马匹都膘肥体壮、鬃毛顺滑一看就是经常刷洗的结果,可见他们对于马匹的爱惜是十分重视的。

    再看他们的军械更是让楚玉堂心惊。从戎多年的他,只一眼就看出了第九伍全伍的甲胄、弓弩、长刀外形虽都与大宁制式相似,但又都透着不同,似乎弩更巧、甲更牢、刀更利。

    这十二人透出的气势,那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势,不像是百战老兵才有的杀气浓重,而像是一种常胜之军才有的霸气。

    这些人马显然是以莫无为马首是瞻,众人的马头均不自觉的微微落后,对于莫无为的军令更是没有一丝迟疑。

    一支新军,只有一阵的血战,怎么可能有这种霸主之姿,他无法理解。

    但是接下来更让他无法理解的事发生了。

    十二骑行动起来更是十分有章法。出营二十里后,就有一骑远远的前出,其余各骑更是不远不近的保持马速,始终保持着两到三里的距离。

    马队疾驰中所有的军令都是以他从未见过的手势代替,且令行禁止十分严明。每隔十五里,前出的那一骑就会汇入队列,自然的跟在头马的身后。

    莫无为一个手势,就会有一匹新的战马疾驰而出前出探路。头马更是会在此时有序的更迭,整个马队行军速度控制的相当讲究,人马都十分惬意,可以说人不困马亦不疲乏。

    马队并没有按照楚玉堂的推断直出燕戎草原,而是笨进了采石溪旁的一个宽敞的山洞。

    此洞宽敞异常,十几骑入内并不拥挤,且十分凉爽,洞中有一眼泉水,水质甘甜,可供大家补充水源。大家很快就摘盔去甲,马儿也都饮足拴好。

    见大家都收拾妥当,莫无为派了巡哨,自己则在山洞深处提了一个包袱递给了楚玉堂,笑着说道:

    “楚伍长,此去凶险,既然你肯和弟兄们去拼命,这些军械换上吧!”

    也不等他回答,便自顾自的回身安排道:

    “虎子,两个时辰一换哨,养足精神,酉时出发!我带你们去取些战功可好!”

    众人齐声兴奋的喊:

    “好!”

    当楚玉堂打开包袱,手抚着一套崭新的夏甲、莫弩和一把武陵刀交给楚玉堂时,他的手都有些抖。

    多年从戎,对于刀、弓、马、弩、甲的熟悉远超旁人,不必言语他就明白眼前的这些武器的珍贵之处。

    他把这些东西小心的放在一旁,看着席地而坐的莫无为和牧宗坤说:

    “兄弟,哥哥我出自陇南楚家,如果这一次能活着回来,哥哥高攀你一次我们插香结义可好?”

    “好!君子一言!”

    莫无为伸出手真诚的说。

    楚玉堂也是伸出手掌:

    “快马一鞭!”

    两只大手有力的握在了一起。

    “能活下来的都是兄弟!算我一个!”

    牧宗坤的大手啪的一声叠上来,眼神灼灼的看着二人,哈哈一笑:

    “生为男儿,能得生死与共的兄弟,此生足已!”

    多年之后,谁会想到就是这三个热血的三个人搅乱了整个大宁乃至整个大陆的时局。

    莫无为掏出舆图摊在地上,诚心的说:

    “二位哥哥,地形敌情你们熟,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想法。”

    牧宗坤也不做作,他看着舆图熟练的找出燕戎草原上的一个点,食指点在上面说:

    “我们的远骠一般前出一百二十里,那就是在这里,木儿托河南,应该是燕戎索伦部的封地,聚集在察赫尔,我以前去过。”

    莫无为盯着舆图,点点头,又看向楚玉堂问:

    “哥哥,草原人的骑兵如何驻扎?”

    这时候,楚玉堂的见识就显露出来了,他讲述道:

    “草原骑兵,万人为户,称万户。千人为长,称千夫。百人设账,称议事账,千人设围,成千人围。万人设台,称为万人台。”

    他指着木托尔河说:

    “他们大都依河而营。万人台居中,东南西北各设一围,均为精锐骑兵。

    近河者为给,远河为卫。粮车在近河侧,拱卫营远离河边,应该是我们最先看见的。

    草原平坦无遮无栏,要想近探不易,只可远探。也就是点旗数帐。所以我们就要抵近两百步。我想你是想到了,要不然我们就不会在这里了。”

    莫无为点点头,眼里突然闪过一丝杀意,说道:

    “我在这里休整不只是要天黑抵近,还要躲过伏击,重要的是捉老鼠!”

    “捉老鼠?此话怎讲?”二人不解。

    莫无为解释:

    “三波远骠无一归还,我判断我们边军有人投敌。不然,以我们游赤军的能力活着逃出一人应该是可以的,百里的距离就算伤重也会逃到‘县马’那里了,除非县马反水做了老鼠!”

    莫无为的话落,楚、牧二人均沉默无语,他们也知道莫无为的话有道理,但是内心还是不想边军出了叛逆。

    是想,先遭遇草原骑兵突袭,回撤六十里到一百二十里的“县马”游骑区域,如果遭遇自己人突袭,那肯定是十死无生。唯有这样三波远骠具丢失就讲的通了。

    莫无为见二人不反驳,就继续讲道:

    “酉时出发,前出二十里就应该是这里~乌轮台!这里乃是南高北低的谷地,应该是他们动手的地方。”

    “那我们怎么办?”

    牧宗坤问。

    “兵书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我要看敌人的数量,一对三之内都务必全歼。再高就只能凿阵了!”

    “倍则战之,一对三全歼!?兄弟,谁倍?谁战?你确定?你莫不是对兵法认知有误解?我们人少,我们是新兵啊!”

    楚玉堂不可置信的说。

    莫无为没有解释,而是看向牧宗坤,笑着问:

    “坤哥觉得呢?”

    牧宗坤皱皱眉头,说了句让楚玉堂瞠目结舌的话:

    “三倍与我之敌可战之吗?我看……最多四倍与我,不能再多了!再多我们的弟兄会累,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