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半生戎马半生仙 » 第二十四章 守山辩策 惊人心

第二十四章 守山辩策 惊人心

    两人如不是跟随莫无为打过硬仗,一定会觉得这个小子疯了。

    不仅完整的推演了宁军的兵败,而且还将他们的退路一一列举,有理有据甚至把人心算计的如本人亲历,让人无法反驳!

    一炷香时间的沉寂,楚玉堂一咬牙,起身道:

    “无为说的对,我们不能这样成了庙堂党争的陪葬,你心思缜密我听你的,你说吧怎么做!”

    楚玉堂的决绝让牧宗坤也不再犹豫,他也起身道:

    “咱们士卒的命也是命!既然能救,那我牧宗坤万死不辞!”

    莫无为点点头,二人做出如此决定并不出他的预料,二人虽守旧但不愚忠。

    他再次把手指指在走马关上,说道:

    “这里暂时没有驻军,到时随机应变,只是这弓箭粮草需要咱们筹措。我想安排坤哥和虎子去一趟平远城将当下缴获送去,另外需要把四叔他们制作的所有东西一并运至走马关。”

    牧宗坤点头说:

    “这个交个我,我这些年还有些许积蓄,刚好用上,这出营军令无为可得先行弄到啊!”

    莫无为从怀里拿出一封书信交给牧宗坤交代道:

    “这封书信带给四叔,军令这一两日就给你,事情没有到万分紧急的时候,咱们还有些时日。”

    牧宗坤接过书信仔细的揣进怀里,三人商量一下就各自离去了。

    大战没有按照预计的开始,燕戎人突然间没了动静,这几日两军各自派出斥候相互窥探,却没有发生械斗。燕戎大军更是紧守营盘按兵不动。

    莫无为则带着楚玉堂拜访了守山营的将军朱玉成。巧的是他正和破甲营主将严席推敲兵力部署,二人共事多年,感情一直不错。

    朱玉成听着手下人的通报,也是有些诧异。莫无为的大名如今倒是整个大营都如雷贯耳,但是两人官阶不同,鲜有交集。他倒也不是官威浩荡的人,他马上就让人将他们请了进来。

    莫无为进了军帐,俩人齐齐拱手施礼,口中尊称:

    “见过朱将军!见过严将军!”

    朱玉成看着二人,尤其是莫无为,眼里充满赞赏,笑容满面的说:

    “咱们宁军最近风头最盛的小将果然是一表人才啊!”

    “将军夸奖!”

    莫无为礼貌的谦虚了一句。

    亲兵上了茶水,四人分宾主落座,既是私访就没了升帐时候的规矩,交谈很是随意。

    “不知莫督长今日前来有何贵干啊?”

    守关之事紧急朱玉成也不是一个善于心计的人,所以随口问道。

    莫无为对于朱玉成的话也并不在意,他恭敬的再次施礼道:

    “末将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朱将军!原本想稍后去拜见严将军,既然在这里碰上了,那就一并请教了!”

    “奥!讲来听听!”

    对于莫无为的态度朱玉成很是赞赏,这个一战成名的小将身上没有任何傲气,恭恭敬敬的向他请教倒是让他认同莫无为的修养。

    “燕戎大军兵强马壮,暗渡木儿托河,十几日之前被我侥幸探营暴露,为何他们却按兵不动,直到近日才大军前压至七十里之外,却又按兵不动这却是又为何?”

    这几日朱玉成一直都在下大力气推敲暗道开掘之事,根本无暇去考虑其他事情,莫无为的话顿时让他有些语塞,不由得顺着莫无为的思路仔细的想着。

    莫无为见朱玉成进入他的话题,随即有说道:

    “按照在下读的兵书所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方为上上之策。数倍于敌的兵力,器械粮草充足既是战略态势被敌方察觉,那么也应该遵循兵贵神速的兵法,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攻来才是,为何却又犹犹豫豫踌躇不前是何道理。”

    朱玉成思索一会,回答道:

    “正常情况下,原由有三。

    其一,为将者无能,未经战事,无临时调配职能。

    其二,后方有变,不可一心向前。

    其三,物资匮乏或未到,强攻会有损失。”

    朱玉成不愧是经历过血战之将,略一分析就将原因一一列摆,而且十分严密,这让楚玉堂与严席不由得暗自佩服。

    莫无为笑而不语,并未说话,只是就这样看着他。

    朱玉成脸的渐渐凝重,他自语道:“燕军主将乃是托托布华,此人久经沙场,应该不会犯这等低阶错误。燕戎统一草原已经两年有余,后方应是十分稳固。至于这物资方面吗?莫督长的探营已经明确燕军此次来犯准备充足。”

    “咦!怪事怪事!我竟推敲不出是何道理让燕军踌躇不前,诡异!”

    朱玉成自言自语的的一番推敲,没有得出结果反倒是将自己套了进去,他冥思苦想竟然将莫无为二人晾在一旁了。

    许久他才从自己的迷茫中走出来,看着莫无为若有所思的说道:

    “本将实在是推敲不出,莫伍长既是有此一问想必是已有高见,可否讲出来你我推敲一番。”

    莫无为对于朱玉成这种耿直的性格十分首肯,他也不藏私,十分严肃的说出两个字:

    “内应!”

    朱玉成听到这两个字顿时眉头紧皱,不自觉的反复自语着这两个字,久久无语。

    “内应!”

    “内应!”

    看火候差不多了,莫无为也不再做作,直接讲述了自己的看法:“狼头山之战关系重大,燕戎窥视我大宁已久,主将又是久经沙场对我们的人马配置,地理形势应该是了如指掌。

    强攻必是迎来死守,我军占着地利,攻!一定会损失极大,重要的是丢了一举破关长驱直入之势!所以一支人马齐整配置健全的大军踌躇不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内应还没准备妥当!”

    这一番话惊世骇俗,让朱玉成一时会不过神来,就连身后的楚玉堂也被莫无为的推演吓住了。

    是啊!攻坚是任何一支军队都不想打的战斗,因为消耗巨大,要攻下一座准备充足的关隘,那基本上就是拿人命填起来的,但是如果有内应,里应外合那么损失少士气不受打击,等待几日那是任何一个为帅的都要等的了。

    两人均不是庸才,稍加思索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现在他们已经五成信了莫无为的话,只是心中还是有些许的困惑。

    莫无为又阐述了自己的印证,说道:

    “上次探营见到了抛石车、八牛弩,更见到了陇南出产的黍米,这就让我明白,燕戎对我们的渗透已经十分严重了,如果当下之事被我不幸言重了,那咱们这关隘就算是按照将军的意图改造了亦是挡不住内外夹攻之势,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关破人亡。

    如果不想关破人亡,我建议将军在掘土之时封锁消息,同时另外让破甲军在狼头山后方筑就一条防线,这样不管我的推论是否是真,都将有备无患,不知二位将军觉得如何?”

    朱玉成与严席相视一眼,眼中带着浓浓的惜忌,他们此时已经对莫无为的话信了九成九,想想后果那是心有余悸,登时对这位小将军也没了轻视。

    朱玉成连忙让亲兵换了茶水,四人落座再次详谈。这次朱玉成直接打破偏见,将自己的守城之策详细讲出来,他莫名的就是觉得这个十六岁的小将会给他提出有用的计策。毕竟先前的交谈太过震撼了。

    说是四人交谈,其实相谈甚欢的就只是莫无为和朱玉成两人。越是深谈朱玉成越是心惊,眼前这个年轻人对于兵法的认知竟然比之他这个从军多年的老家伙都不遑多让。

    甚至对于守城之策的见解许多都是他不曾听闻的,两人讲到高兴处,朱玉成竟然直接拉着莫无为上了关隘,直接实地来印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