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半生戎马半生仙 » 第二十五章武备强兵 守关隘

第二十五章武备强兵 守关隘

    狼头山共四个关隘,由低到高分别是赤楼关、拒胡关、升仙关和守宁关。

    赤楼关,关隘健在拒山脚三百步的地方,山势十分奇怪,自山脚上至一百步就连一颗小草都不曾生长,光秃秃的石壁赤红色如血,据说是六百年前宁军在这里与胡族大战之后鲜血浸透石壁所致。站在山脚远远观望这座关隘就像一座赤红色的楼宇十分形象,故而得名赤楼关。

    这里并不是游赤军常走的关口,他们的战马几乎不可能在这陡峭狭窄的石阶上行走。

    故而莫无为对这里的守卫并不熟悉,这次被朱玉成拉着到了关隘之上他只是随意查看了一下,就看出许多可改之处。

    守关的战术十分枯燥,无非就是弓箭远射,滚木硬砸和雷石抛落,但是莫无为却把这些可做之事更为精细化了。

    他站在关隘上指着一块赤红色的巨石说道:

    “将军那里可是一百五十步?”

    朱玉成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说:

    “差不多吧!一百五六十步的样子!”

    莫无为让士卒在距离关口每隔五十步的地方堆积大石用来标记距离,这样就给弓弩手清晰的距离感。战争一旦打起来,血肉横飞,有了标志作为新兵里的弓弩手就不会胡乱放箭了。

    他又让朱玉成安排士卒将小型的抛石车向后挪了三十步,这让他十分不解。他问:

    “如此安排是不是限制抛石车的射程啊!”

    莫无为解释道:

    “将军,燕戎连八牛弩都有了,估计他们的抛石车也不会太差,咱们抛石车一旦暴漏,下一轮燕戎的抛石车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些器械砸城一堆烂木头。咱们退后三十步刚好避开了对方投石车,保全了投石车那咱们的胜面就大了许多了。”

    “那你怎么知道后退三十步就可以躲避敌方的投石车?”

    一个偏将问道,语气中透着质疑和不肖,一个不足二十岁的督长在这里侃侃而谈让他心中不悦。

    正在向山下观望的朱玉成一听此话顿时脸色都变了,作为守城见长的悍将,他只是简单的一观察就目测出山下可供抛石车安放的地点,稍一计算就在心里对莫无为的判断给与了肯定。

    偏将这没头脑的话,直接让他脸面全失,他愤怒的转过身正要喝斥。莫无为一伸手拦住,笑着问道:“知道你为什么不是将军而是偏将吗?”

    偏将不解问道:“为何?”

    莫无为说:

    “因为你不知道大型抛石车的最大抛石距离,也看不出这里距离山下可以安置抛石车的距离!朱将军你觉得呢?”

    既然这个偏将想打他的脸,那他可不会惯着,他回去不很踩两脚就算是给朱玉成面子了。

    朱玉成脸色一寒,开口怒斥偏将道:

    “滚一边去,丢人现眼的玩意!这里距离山下应该有两百八九十步,敌军派盾阵再向前也就是勉强再向前二十步就是极限了。现有的抛石车最大也就是两百九十步,我们退后三十步刚好脱离,你这都看不出来,也敢对莫伍长质疑,谁给你的底气!!?”

    朱玉成脾气温和,作为善守之将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心境平稳,他一贯很少发脾气,但是自己的手下说出这种无脑的话,他再也压不住怒火,少见的大声怒斥了自己的手下。

    偏将此时也被骂醒,瞬间收起了轻视,拱手赔礼赶紧转身退到一旁。

    朱玉成对着莫无为抱抱拳,歉意的说道:

    “本将治军不严,让莫伍长笑话了!”

    莫无为并没有计较,笑着答道:

    “将军哪里话,这些东西并不是兵书上可以教会的,不怪这位偏将。倒是我有些越俎代庖了!抱歉抱歉”

    朱玉成听了他的话,也是感慨道:

    “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我的几个随我从幽州来此的偏将都被调至中原平叛,新增的都是这种学富九车没上过战场的人,这让我守住的信心不足啊!”

    两人边走边聊,将四个关隘一一走过,莫无为的很多见解让朱玉成很是赞赏,倒不是莫无为的守城军事才能高出他很多,而是让朱玉成觉得这些建议十分实战,许多都是就地取材,更多的是可以让新兵可以快速适应战事的举措。

    两人分开前,莫无为又将内应之事再次与朱玉成讲了讲,朱玉成也是十分认可,他并未耽搁回应带上他的策略急急向着中军大帐奔去。

    莫无为则回到驻地,继续督促着新兵的操训。战事将起,只有提升自己的战力才是王道,在实力面前一切策略都是徒劳的。

    战场陷入诡异的平静,一边坚守营盘,一边积极备战,双方斥候竟然隔着一条小道同时策马奔进,就连一句对骂都没有,这可能是几千年的战场上都没出现过的。

    莫无为以迁走平远城家属的借口请朱玉成帮忙讨要来了军令,他让牧家兄弟持军令按照他的安排做战败的准备,而六皇子则正在为了民夫的事伤脑筋。

    甘夜城,王府。

    甘夜城位于凉州的西南,早先是凉州与燕戎通商的第三站,本是一个小集镇,距离平远城尚有两百三十里的官道,优越的位置,适宜的气候和几百年的和平让这里变得繁华而又富庶无比。

    来自中原的马队将大量的瓷器锦缎茶叶在此与燕戎草原马队带来的狐皮、马匹、琉璃进行交易。

    贸易的往来带来的不只是银钱,还有商机。岭南王家的一个分支敏锐的发觉了这里的商机,他迅速将家族产业向这里倾斜。

    不仅早早的以低廉的价格购得了地皮,而且还兴建了大量的餐馆酒楼和车马店,这让王家在这里迅速兴起。

    当朝廷决定在这里兴建围城,派驻驻军的时候,王家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无条件给驻军提供军营,还帮助招募民夫。这又让他们成功的接到了工部的大工程。从此王家在这西北之地一飞冲天,并顺利的把产业触及到平远、落日两城。

    凭着王家的影响力和巨大的金钱铺路,很快就将这两个城的多半数买卖拿下了。这里是草原马队的第一站,是甘夜城许多商户接触不到的。

    不论哪种生意只要你能够把控上游,那做到垄断就是顺水推舟般的简单了。

    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这三城的近七成的生意几乎都掌握在王家手里。而且由于本朝王家又出了一个皇后,王家的影响力更是如日中天。就算是这里是边关,仍然没有影响王家的势力的扩张,这三座城的边军以及城卫队几乎也都把握在王家手里。

    甘夜城王府并没有建在城中间,而是建在了城西门往里的第三条大街上,因为这里才是这座边城的财源所在。西北边城民风彪悍,民族习惯与信仰有冲突,械斗时有发生,为了防止西北来的外族番邦马队对这座城形成冲击,城市建造之初就十分罕见的将这座城建成了卫城拱卫的样子。

    西北卫城更是有规模宏大的牲口场,而距离牲口场最近的地方就水涨船高的成了黄金地段。可以就近接触外来商队,可以就近交易马匹牛羊。在牲口场的南边就是一排草原风格的砖石圆形帐篷,在之后就是一排排大宁风格的酒楼茶肆,而王家王府就在第三排,足以彰显他们在城里的地位。

    王府的主人是王强的爷爷王家弘,他此刻正在前厅会客,红木主座之上,王老爷子靠着宽阔的座椅后背眼睛虚眯着,看上去十分沉稳,一身合体的富贵员外大氅让他更加显得有身份,一顶镶嵌着和田玉的帽子将梳理的整整齐齐的白发掩盖,右手在扶手上有节奏的轻拍着,那大拇指上祖母绿的扳指时不时折射着从天井照进来的阳光。

    偏座上坐着的这位书生打扮的中年人,正端着盖碗清抿着茶水,面色轻松,只是时不时用眼角的余光看向王老爷子,眼里透出期待。

    回廊上鸟笼中的金丝雀儿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也许只有它才不会为了这世间的名利而担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