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半生戎马半生仙 » 第三十四章 阵前应变 显奇效

第三十四章 阵前应变 显奇效

    辰时刚过,早朝退了,一纸军令就在兵部发出。

    燕戎犯边,着豫王领两万步卒自豫州发兵救援,粮草事宜由豫州刘家供给。军伍自军令下达之日整顿出发。

    着当朝太子领陇南骑兵八千发兵救援,骑兵自陇南道发兵,粮草由陇南道着力供给,择日出发。太子自上京出发,边关汇合!

    加急的传令骑兵急急催马出了京,太子府上则开始忙碌起来。

    上京城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更是各大家族汇聚之处,王家下边还是有许多附庸小家族的,他们将自己习武的儿孙们带到了太子面前,央求太子带这些儿孙去边关历练一下。

    当然这些小家族也会适时的给太子的私军捐赠一些军费,少则几千两,多则上万两。

    就这样太子经过一日的准备,在选了良辰吉时在太庙祭祖后,就带着亲兵卫队和新招募的家族子弟开始了他的戍边之旅。

    大宁历,靖元二十八年,七月十六,宁现帝皇甫兆恒之子,当朝太子皇甫沐瑞奉皇命亲征西北,拒燕戎大军。

    朝阳刚爬上山的时候,身着黄金宝甲胯下一匹高大的白马,气宇轩昂的出了西直门,两边都是前来送行的人群。此时的太子爷那真是鲜衣怒马少年郎,好不风光。

    当两路援军在集结向着狼头山出发的时候,狼头山却没有他们心中判断的那样稳固,这些时日燕军的攻城已经越发纯熟,昨日甚至隐藏许久的楼车也加入了攻城之中。

    箭楼车是一座可拆卸的楼式高台,类似于攻城车。只是工程车的顶端是一个开放式的平台,有利于士卒借着平台踏上城楼。

    而箭楼车的顶部则是一个被铁皮包裹的几小窗户,攻城的神箭手藏身其中可以对着城楼上的守军发箭,以压制或者掩护攀城和登城的己方士卒。

    两部攻城器械都安装了比两个勒勒车车轱辘还要大的轮子,在牲口的牵引下可以缓缓的向前移动,更是尽可能的接近城楼,缩短弓箭的攻击距离。

    当进入高处盾阵的莫无为和朱玉成看见那高大的箭楼车竖起来的时候,两人都知道决战的日子离的不远了。

    守山营的弟兄们搭上了十几条性命才勉强将箭楼车给点了。城关上,燕戎士卒更是借着楼车的掩护成功的登上了城头,若不是朱玉成动用了埋伏的长枪阵,这赤楼关就要被攻破了。

    傍晚来临的时候,莫无为来到了伤兵营,这几日都在伤兵营医治伤兵,他的医术是他爷爷交的,主要就是杀手的自救之术。

    杀手在动手的时候讲究的就是一击致命,一旦失手对手也会不惜一切的留下杀手。所以他们大都受的是外伤,故而他的医术刚好适合这里。

    走进伤兵营,每一个与他碰面的人都给他躬身施礼,包括哪些先生。莫无为给他们带来的是毫无保留掩饰,掩饰自己的救治之道,这是和先生们以前认知截然不同的。

    医之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注重师承,甚至一些药铺都会按照地域来故步自封,一些药材也被圈在一个小圈子里,完全违背了济世救人的道理。

    这几日伤兵营已经有了太大的改变。所有战场下来的人都分门别类的被安置到该去的地方,有专门的先生救治。

    这些先生们也放下了身段,踏踏实实的去救治伤兵,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胆敢应付或者是懒惰,那眼前这位爷可是不管你有多大的后台,那都是一刀下去,华佗在世也救不回性命了。

    巡视一圈,他就和朱玉成去了辎重营,因为他要去看看还有多少报命的家底,更是寻找对付八牛弩的办法。

    今日燕军启用了箭楼车,这给莫无为带来了压力,他觉得最迟俩日,燕戎就要发起总攻了,到时可就不止是一辆箭楼车辅助攻击了。

    箭楼车也不只是给登城梯做掩护了,燕军极可能会动用箭楼车、登城梯和八牛弩的组合强攻。

    燕军损失一辆箭楼车换来了使用经验,同样的宁军十几个步卒的命换回的也是对付箭楼车的办法。这些都是相互的,上天是公平的,双方都在战斗中学习战斗,杀戮中学习杀戮。

    但是对于上百年都没有出现的八牛弩,大家都是一样没有经验。战争中防守的一方一般都是被动的。

    莫无为对朱玉成说的原话是:

    “有一日当燕军将强劲的八牛弩的枪箭钉在城墙上,无数强健而又灵活的先登营攀城兵,攀着枪杆登城的时候,宁军如果没有准备那么迎接的不是被俘或是屈辱。迎接他们的是城破人亡!”

    目前对付八牛弩还是被动的,没有能够破坏弓床的能力,那就只能是对付枪箭了。

    对付枪箭的方法就只有是猛火油了,他让辎重营的士卒将猛火油缸集中起来,又让民夫从落日城拉来了大量的酒坛子,而后装坛封罐,分大小送上了城头。

    忙活完这些已经快到后半夜了,莫无为这才让牧宗坤集合了第三督的人马静悄悄的出了狼头山。这些人马是将来对付对方内应的主力,只有隐匿的出关,才会有一击致命的效果。

    翌日,燕军依旧按部就班的来打关,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而且还比往日收兵早了一个时辰,狼头关难得的安静下来。莫无为的心绪却变得不安起来。

    傍晚,他这些日子第一次没有去伤病营而是直接到了朱玉成的军账。这里有两个人正在等着他。

    一个是破甲营偏将李勇,一个是民夫头目马明,这两人都是他点名让朱玉成邀来的。

    因为他觉得明日应该是燕戎动手的时候了!他需要在今夜安排应对之策了。

    莫无为等人汇聚营帐,朱玉成的亲兵也将警戒扩大到了四十步,账链放下,大帐里的交谈就开始了。

    一个时辰后,几人陆续离开了大帐,走的很是匆忙。独留朱玉成一人在营帐里对着舆图发愣!

    狼头山的清晨原本是伴着清脆的鸟鸣声开始的,自从这里开始了攻防战,鸟儿们就早早的远离了这里。

    现在狼头山的早晨是在狼王一声声的狼嚎声中开始的。

    当夜幕笼罩了赤楼关的时候,不知道隐匿在黑暗中那个地方的狼群开始出现。

    关下尸堆的远处一道道泛着幽兰的光在摇曳,继而接近,不久后关上的守军就会听到关下尸堆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野兽啃咬声。

    这种声音直入心扉,恐怖异常,开始的时候守军还会丢几支火把下来,惊的狼群四散奔逃。

    狼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它们怕火但是并不是没见过火,它们会在火把熄灭后再次试探着来啃咬尸体。

    相比较对火的恐惧,关下这堆积如山的不耗力气的食物才是对它们最大的诱惑。

    慢慢的人适应了狼,狼也适应了人。聪明的狼王会在天将将要亮的时候发出回荡在整个山谷的狼嚎。群狼们也会毫不犹豫的撕下最后一块肉叼在嘴里头也不回的撤离这里,因为他们知道人类的战争来了!

    今日清晨,狼嚎之声依旧准时的此起彼伏,守城的士卒就从城垛子边上起身带着浓浓的困意进入了不远处的城马道下藏兵洞。只留几个观察手在冒着头向关下看着。

    守城的新兵现在都变成了老卒,因为人手不足,一些守卒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在了城上。他们对于燕军的路数已经熟记于心,身体的反应也成了本能。

    当大石落下的时候,藏兵洞里的士卒们会用手指塞住耳朵,嘴巴尽量张开,防止被飞落下来大石激起的声浪震破耳朵。

    大石过后,城马道后宁军的抛石车呼的一声将大石抛出牛皮套兜。他们的轰击顺序是由远及近。

    吊脚楼上的强攻手也把擦的干干净净的长弓抓在了手里,弓上弦,上满弦!

    随着弓玹发出悦耳的弹射声,一支支带着仇恨的箭矢密集的朝着盾阵后面的步卒倾斜着,由进及远。

    赤楼关后,二道关拒胡关前,八九个圆木搭建的简易哨楼上,观察手正用各色的旗子分别指挥着。

    红色旗子是指挥守卒的,间隔五息上下摇摆是让避石洞的士卒上城。向前向下连续是推雷石。横向左右切旗是发箭……

    而白色旗子是给抛石车做引导的,竖直旗子前后晃动是最大射程抛,竖直旗子上下极速举落是盾阵贴近城墙,近距离多轮次抛射……

    朱玉成的临时指挥帐里,他看着自己的士卒有条不紊的还击,又扭头看了看在身边凝视战局的莫无为,他感慨良多。

    这个妖孽般的少年这几日展现出来的指挥才能一次次刷新着他对莫无为的认知,单单这个将军阵阵眼改造成旗语的创造就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天生的将才。

    这种让抛石车长眼睛的神奇操作是莫无为在昨夜提出并连夜赶制的。就连旗子手势都是他和执旗手与抛石手一起定下来的。

    一般只有两军拉开布阵才会有吊楼挥旗做阵眼的做法,他却在这里摒弃了阵门、阵道,只要阵眼这有违阵法常理,今日实战但是却起到了奇效。

    目前最为救命的是指挥守卒的红旗,他们在吊楼上那位年长的督长指挥下,不仅有效的躲避了抛石,而且减少了贸然起身观察中箭的几率。

    此时士卒在红色旗子的指挥下,排着一列队伍猫着腰迅速到达了垛口,他们却没有一个露头的,而是齐刷刷看向吊脚楼的旗手。

    那挥旗传令的是跟随朱玉成在幽州守城战活下来的老督长,他此时镇静异常,因为从他的视角看下去,燕军的行动尽收眼底。

    他旗子一挥,守卒将事先准备的雷石迅速的掀下垛口将准备扎起盾阵掩护登城梯立起的燕戎木盾砸的木屑横飞,一排的盾阵手直接骨断筋折。

    长弓手们个个都是眼力俱佳的人,那没有了大盾保护的燕军就暴露在眼皮子底下,此时不射更待何时,他们长弓开合对着燕军开始逐一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