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在我慕容复 » 第23章 黄泥淋水,一塌糊涂

第23章 黄泥淋水,一塌糊涂

    “邓大哥!”

    换上了一袭粉衣的阿朱站在码头上,朝着湖面上不断挥手示意。

    远处,一艘不足十米长的风帆小艇朝着燕子坞码头不断靠近。

    小艇的船头上,站着一个胡子花白,方面大耳,身形高大的青衫老者,此人正是位列慕容氏四大家臣之首的青云庄庄主——邓百川。

    待到船头与码头的距离还有两三丈之际,邓百川双腿下压,压的船头一沉。

    接着只见他高高跃起两三丈,双腿跨过宽阔的湖面,稳稳地落在木制栈道上。

    “小阿朱,好久不见啦!”

    邓百川呵呵一笑,向阿朱打了个招呼。

    换做旁人给自己的称呼上加上一个小字,阿朱定然是不乐意的,然而眼前之人却是个例外。

    青云庄百余年前便成为了慕容氏的部属,乃是慕容氏的绝对心腹。

    而邓百川本人,单论年纪已有六十出头,比已经去世的慕容博还要大两岁。

    在慕容氏之中可谓德高望重,慕容氏上下对其无不敬重。

    “嘻嘻,邓大哥,公子爷可是等你许久了!”

    “是吗?那我可不能让公子爷久等,咱们速速出发。”

    邓百川与阿朱并肩而行,一边走着,一边像阿朱询问慕容公子的近况。

    自从二月间慕容复回到苏州,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再带着四大家臣出门游历江湖,反而是蜗居在家中,潜心练武,这让包括邓百川在内的四大家臣颇为不适宜。

    要知道,自从慕容博死后,慕容复便以少年之躯承担起了复兴大燕的重任。

    为此,他带着四大家臣走南闯北,结交各路武林豪杰,惩奸除恶,数克强敌,终于在武林中闯出了赫赫威名。

    邓百川有些想不明白,这样一位胸怀大志的公子爷,怎么就突然间转了性子,把复兴大燕的事业放在一边,重新拾起了儿女情长,跑去曼陀山庄跟王夫人提亲去了。

    “公子爷最近可喜欢折腾了,他让阿碧出门买了200斤的甘蔗,正试着怎么制糖呢!”

    “制糖?!”

    邓百川闻言,当即皱起了眉头。

    ……

    “唉,又失败了!”

    数个时辰前,参合庄中某间厨房,慕容复站在灶台前,看着面前瓦罐里黑漆漆的蔗糖,心情颇为郁闷。

    有宋一代,江、浙、闽、广、湖南、蜀州都是盛产甘蔗之地,其中最著名的则是福唐、四明、广汉和遂宁。

    根据南宋王灼的糖霜谱记载,这四地也是著名的蔗糖产地,其中尤以遂宁的霜糖(冰糖)天下闻名。

    苏州所在的太湖流域亦盛产甘蔗,尤其是吴中地区,大片的甘蔗田足有几千亩之多,史书上素有“甘蔗盛于吴中”的说法。

    慕容复回到燕子坞后,一直宅在家中潜心练武。

    前几日,他见到阿碧送来的甘蔗汁,脑海之中灵光乍现,想起了穿越者必备技能——炼制白砂糖!

    明代宋应星作天工开物,其中有一篇甘嗜记载了黄泥水淋糖法。

    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来矣。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然后以瓦溜置缸上。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淋下。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洋糖,下者稍黄褐。

    后世无数穿越小说乃至短视频app上不厌其烦的介绍黄泥水淋糖法,仿佛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伟大发明,是古代中国人最早制造出现代白糖的铁证,引发无数吃瓜群众颅内高潮。

    是以虽然时隔近十年,慕容复仍对此法记忆犹深。

    虽然现在还是四月初,远没到甘蔗成熟的季节。

    但一些精明的商人早就想到了办法,在甘蔗成熟之后将其砍伐储藏在阴冷的地窖之中,一直藏到第二年春天才拿出来卖,此时出售的价格比秋天时高出两三倍有余。

    阿碧带来的甘蔗汁,便是从市集中花高价买来的甘蔗榨出来的。

    一想到白砂糖可能带来的巨额利润,慕容复连忙命人,买来了200斤的甘蔗。

    买来甘蔗后,他将二百斤甘蔗分成五份,用于做对照实验。

    只见慕容复拿起一把精钢匕首,手起刀落,斩去甘蔗头和尾,干净利落地将其削皮之后切成半尺长的小块。

    若是王语嫣在此,定能看出他斩切甘蔗,竟是在举手投足之间用出了少林寺的降魔刀法、太乙派的雨衣刀等七八门上乘刀法。

    动作行云流水,效率极高。

    一根丈长的甘蔗在慕容复手中坚持不了一个呼吸,就被切成了等长的小块。

    不到半刻钟时间,四十斤甘蔗被处理完毕,木盆里堆满了削好的甘蔗。

    削完甘蔗后,慕容复命人准备好一个清洗干净的木桶,在上面蒙上两层纱布。随后他洗了洗手,拿起切好的甘蔗,两手一撮,坚硬的甘蔗在他手中仿佛软泥一般,转眼间就被挤成了渣滓。

    以慕容复如今的功力,就算是花岗岩都能搓成沙子,小小的甘蔗自然不在话下。

    飘着清香的甘蔗汁哗哗滴落下去,经过两层纱布的过滤落入了木桶之中。

    满满一桶甘蔗汁倒入大铁锅中,接下来就是不停的熬煮,不停的搅拌放置粘锅,并随时滤去漂浮的残渣,直到甘蔗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变成粘稠的黄褐色液体。

    这一步自然不需要慕容复出手,燕子坞里多的是侍女、仆人。

    要问慕容复为什么这么了解熬糖的步骤,那只能说小破站的美食区实在太卷了。

    不知从何时起,很多UP做美食都直接从原材料开始做起,导致视频制作时长越来越长,压力越来越大。

    慕容复上一世就做过手工制作红糖的视频,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星期,人都要累瘫了,最后视频的播放量也不过是几千而已。

    没办法,谁叫他不是人美声甜,还不懂得押韵呢。

    前后熬煮了半个多时辰后,锅里的甘蔗汁已然变成了黄褐色,略显发黑的糖浆。

    趁着糖浆没还被烧糊,慕容复按照记忆中的方法舀出锅中的蔗糖浆,倒入提前准备好的特制瓦罐之中。

    瓦罐上宽下小,底部有小孔,已经提前用稻草堵上了。

    用阴冷的北冥真气为糖浆降温后,就变成了深褐色的黑沙。

    等到黑沙凝固,拔掉底部小孔中塞的草,将提前配制好的黄泥水淋下去。

    一瓢,两瓢,直到黄泥水没过黑沙。

    接下来慕容复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生。

    然而奇迹并没有出现。

    慕容复有些不甘心,他重复先前的榨汁熬糖步骤,将四十斤甘蔗处理了一遍。

    两个时辰后。

    瓦罐里的黑沙还是先前的那个颜色,只是体积减少了很多,应该是被黄泥水给溶解了。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眼看距离自己进厨房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时辰,慕容复终于确定了一件事。

    这黄泥淋水制糖法,根本就TM是假的!

    此时的他,用自己前世经过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和四年高等教育洗礼的脑袋瓜仔细的想了想,黄泥水这玩意儿要是有吸附杂质和色素的作用,人类还发明个屁的活性炭啊!

    所谓的黄泥淋水制糖法,根本就是穿越者们一厢情愿的意淫罢了!

    其靠谱程度不亚于一泡童子尿浇在30nm制程的芯片上,其效能就能媲美3nm制程的芯片一样,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只是人都有侥幸心理。

    慕容复先前想着虽然这方法不靠谱,可万一呢?

    要是炼制白糖真的就这么简单,那自己岂不是要发大财了吗?

    就好像彩民都知道彩票的中奖概率极低,但新闻上老是有人中奖。既然别人能中,那中奖之人为什么不能是我呢?怀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前赴后继去买彩票,心中期冀着下一个幸运儿就是自己!

    “看来这黄泥法不靠谱,我还是老老实实的做红糖吧!”

    慕容复努力回忆起上辈子做红糖的各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