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命在我慕容复 » 第32章 高昌回鹘之旅

第32章 高昌回鹘之旅

    童姥听得慕容复吟唱的诗词之后黯然心伤,对慕容复的怨气也少了许多。

    “你既然不肯杀李秋水,那便罢了!

    姥姥我另有一事相求,你若是能够答应,那生死符的解药连同生死符的解法,我便全部交于你。”

    慕容复大喜,拱手道:“还请姥姥吩咐。”

    ……

    几日之后,慕容复带着生死符的解药和两瓶九转熊蛇丸,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缥缈峰灵鹫宫。

    随后他一路向北,直奔高昌回鹘而去。

    大唐咸通七年(866年),北庭回鹘大首领仆固俊与吐蕃、黠戛斯大战,收复了西州(今吐鲁番盆地)、轮台(今乌鲁木齐市)、清镇(今玛纳斯县),从此建立了西州回鹘政权。

    建隆三年(962年),西州回鹘阿都督等42人带着大批珍贵物品到北宋开封进行朝贡。

    乾德三年(965年)十一月,西州回鹘可汗派遣高僧法渊向宋太祖敬献佛牙、琉璃器(玻璃器皿)、琥珀盏。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西州回鹘王开始自称“西州外生师子阿厮兰汗”,派都督麦索温入宋朝贡,宋太宗以供奉官王延德为正使,殿前承旨白勋为副使,出使西州回鹘。

    事后,王延德写有行记。

    据其行记说,西州回鹘以高昌城为冬都,北庭城为夏都。

    天山以北多从事游牧,天山以南则从事农业。多数信仰佛教,高昌城中有众多佛寺。境内有汉人、突厥、大仲云、小仲云、样磨(即咽面)、葛逻禄、格多(吐蕃的一支)等民族。

    此时的慕容复一副西域行商的打扮,头戴毡帽,脸上贴着两撇胡子,行走在高昌古城满是黄土的街道上。

    他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着道路两旁出售各种商品的商家,以及那些与后世维吾尔人长相毫无区别的高昌回鹘人。

    漂亮的回鹘姑娘们身穿亮眼的民族服饰,扎着黑黑的鞭子,脸上的表情或平淡、或洋溢笑容。

    面对慕容复投来的目光,她们报之以热情的笑容。

    “啧啧,真漂亮!”

    后世都说新疆三步一个娜扎,五步一个热巴,高昌城里的回鹘姑娘们美貌虽然不及娜扎和热巴,却让看惯了汉人女子面孔的慕容复倍感新鲜。

    在城中逛了半天,慕容复终于在街边一家出售布匹的店铺里看到了棉布和棉花。

    他当即走上前去,用生涩的回鹘语问道:“朋友,这个东西卖多少钱?”

    店家是个带着皮帽子,大腹便便的回鹘中年男人。

    只听他嘴里叽里咕噜说了一通,慕容复一句也没听懂,扭头看向自己的翻译。

    一个眼窝深陷,眼睛像葡萄一样大的黑发男孩跟了过来,他的名字叫做阿古力,汉名叫曹骆驼,乃是回鹘人与汉人的混血,说着一口孜然味的汉话,是他花了二枚银币的价格雇佣的翻译。

    阿古力道:“老爷,这种白布在我们这里是可以拿来当钱用的。店家说如果你拿丝绸来换的话,一匹绢布他可以给你换十匹白布,要是你拿宋钱来买的话,一匹白布只要三百文!”

    《宋史龟兹传》记载:“龟兹国城有市井而无钱货,以花蕊布博易。”

    古籍中记载用长四档子(一档子合长0.71米宽一米)的粗布在上面盖有回鹘汗王之印,便可以当货币使用,如果用旧了,七年洗一次,再重新盖印使用。

    棉花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地区,后来随着丝绸之路传入中亚和高昌地区。

    高昌地区日常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用棉花制成的棉布,是输入汉地的主要商品。

    后周广顺元年(951年)高昌回鹘送往后周的“贡品”中,就有白布1329段。

    而在大宋的多数地区,棉布还被当成是高档面料,其轻薄柔软,吸湿性、透气性能强,保暖效果好等优点深受人们喜爱,只有少数达官贵人才用的起。

    一直到后来的南宋时期,棉花种植才广泛扩散到长江、淮河流域,但也仅限于上层社会的消费。

    等到元末明初,棉布才随着纺织技术的提升,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如果没记错的话,苏州那边一匹白布最少也要一贯钱!也就是说把白布拿到苏州去卖,能有一倍以上的利润。不过要是量太小的话,似乎也赚不了几个钱呀!”

    慕容复一番思索,觉得白布生意还是有利可图。

    一匹布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棉布的市场几乎是无穷无尽的。

    棉布的亲肤感远胜麻麻赖赖的粗麻布,只要价格降到合适的程度,偌大的宋国一年绝对可以消耗数十万匹棉布。等到棉衣在北方大行其道,保证契丹人也得疯狂抢购,以抵御北方的严寒。

    “阿古力,你帮我问下,这种白布一共有多少?”

    随着阿古力开口,店家的表情变得激动起来,看来今天是遇上大主顾了。

    “老爷,他们有一百八十匹白布,你要是全要的话,价格还可以再低一些。”

    慕容复摇了摇头,看向店家道:“180匹太少了,我要1000匹白布,你3天内要是能凑齐的话,我现在就可以付定金!”说罢,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拿出了一锭泛着金光的金子。

    店老板看到金子,两只眼睛都放光了。

    然而随着阿古力的翻译,他眼中的光彩又暗淡了下来。

    “老爷,1000匹白布太多了,整个高昌城现在也没有1000匹白布!店家说,他最多能搞到600匹布。现在是四月份,今年的棉花才刚开始种,老爷您要是等到十月份来,那时候棉花的价格会更便宜。”

    根据史书记载,高昌回鹘人口规模约莫百万上下,分布在面积高达上百万平方公里内的数个城市和草原之中,可谓是地广人稀。

    而棉花的种植、采摘、纺线、织布,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所以即便是在高昌回鹘,白布也是稀少的,否则也不至于被当成货币来使用。

    高昌城的总人口也就两三万人,消耗不了太多的棉布,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库存。

    “600匹就600匹,剩下的可以用棉花代替,有多少我要多少!”

    江南地区的冬天气温虽然不低,但湿冷的气候比干冷更让人难受。慕容复准备把棉花运到苏州去,制作成棉袄和棉被出售,想必一定能受到那些大户人家的欢迎。

    顺便还可以套上几床大红棉被,当作是订婚时的聘礼。

    600匹布折合宋钱还不到300贯,按照当地宋钱和黄金的兑换价格,总价值30两黄金。

    慕容复拿出5两金子做定金,与店家签了文书,约定3日后前来取货。

    他这趟出门已提前在万界珠里存放了整整1000两黄金,5000两白银和上千贯的铜钱。

    50两金子对他来说只算个小生意。

    阿古力羡慕道:“老爷,你可真有钱,30两金子的货说买就买了!”

    “30两金子算什么,老爷我干的可是大生意。如果这趟生意能赚钱的话,我以后还会经常来高昌的。阿古力,到时候你有没有兴趣当我的合伙人呢?”

    这次来高昌就是探个路,慕容复打算等收齐了棉布就返回苏州,等到自己在南方的销售网络搭建完成,再来高昌大举进货不迟。

    他觉得阿古力这个小子不错,人不仅机灵,还有汉家血脉,当自己在高昌回鹘的代理人绰绰有余。

    即便是看走眼了也无所谓,无非就是损失几十两金子。

    到时候长剑一挥,人头落地,什么金子银子的都得自动回到自己的口袋里。

    这就是身为强者的自信。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阿古力激动不已,连忙感谢,“真是太感谢您的信任了,老爷,我得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