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未知的天汉 » 第17章,选择的艰难。

第17章,选择的艰难。

    16,商高的勾股定理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西周初期的商高,就发现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勾三,股四,弦五。

    而勾股定理被称为“几何学的基石”,对数学和其他学科都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中国却比第二发明者毕达哥拉斯早五百到六百年发现勾股定理。

    17,《周髀算经》大约在西汉中期,中国最早的算学著作《周髀算经》成书,这本书使用了分数算法和开平方法等等。

    《周髀算经》还用竿标测日影以求日高,其原理为我们熟知的勾股定理。《周髀算经》是中国最早运用勾股定理的文献。

    18,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先秦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要得益于冶铁技术的两个重大发明:铸铁冶炼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使得农业生产开始广泛使用铁器,农业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铸铁冶炼技术的发明

    中国铸铁冶炼技术很早推广应用,主要由于继承和发展了青铜冶铸技术,并运用了长期累积的丰富经验。

    早在商代和西周时代,青铜冶铸技术已有很高水平,商代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西周已能铸造大型青铜器如“大盂鼎”,“大克鼎”等。

    冶炼首先需要将生铜铁熔化。其中,铜的熔点约为1083℃,远低于铁1535℃的熔点,而且青铜合金的熔点更低。

    要达到这样的高温,即使在今天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古人要想获得高温是很困难的。普通煤炭的火焰温度,在没有风箱帮助的情况下,很难达到铁的熔点。

    所以古代铁的冶炼离不开风箱、鼓风机的发明。西周时期,古人冶炼青铜用的是圆锥形竖炉,后来炉子越来越大。

    春秋时代,炉子已有将近一人高。而且,炉子已经增添了鼓风设备,在炉缸上面,会开一两个鼓风口。

    炼炉的鼓风方法发展到了春秋后期,经过长期的技术改进,炼炉的温度相比于之前,已经大大地提高。于是,当炼炉的温度突破了生铁的熔点后,冶炼铸铁的技术就逐渐成熟了。

    古人虽然炼出了铁,但是并不代表铁具,就能开始大范围使用。因为早期的铸铁,是质脆而硬的白口铁,非常容易折断。

    因此,古人还得研究铸铁的柔化技术。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

    当时,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了经验,创造了两种铸铁的柔化技术:

    第一种方法,将铸铁件进行可锻化的热处理,再经过氧化脱碳,并析出部分石墨,使之成为白心可锻铸铁。

    到战国晚期,出现了黑心可锻铸铁,是经过长时间加热退火而成,韧性比白心可锻铸铁高。

    第二种方法,让铸铁直接进行加热氧化,进行脱碳处理。铸铁在脱碳不完全时,表面是钢,内层还是铸铁,是种钢和铁复合组织。

    而铸铁在完全脱碳后,白口组织会消失,铸件组织就会全部由铁变成钢,但仍然具有铸铁缩孔,气眼等特征。

    在铁具的实际运用中,人们发现,铁器的坚硬锋利,和韧性耐磨,往往不可兼得。而兵器还有很多农具,往往又有这样的需求。

    于是,古人又研究控制退火的办法,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创造了表面为低碳纯铁,中心为硬度高的体质复合铸件的技术。

    这样的铸件在使用中,可以把表面层磨损,露出坚硬的中间层作为刃口。在战国后期,当这种技术,在各个诸侯国之间广泛使用后,农业生产水平就被大大提高了。

    所以历史上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国。因为古人早早地发明了铸铁柔化技术,促进了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

    古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直至欧洲进行工业革命后,才被反超。当然,生产工具只是农业技术的一部分,春秋时期,农业的其他的技术也有突破性的。

    19,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

    在西周时期,古人采取的是“汲瓶灌溉”这样最为原始的方法。就是人抱着一个瓶子到河(井)边取水,然后再拿着装满水的瓶子来灌溉农田。

    桔槔灌溉:人类的趋利避害本性,使得人们会不断地想办法,让自己少费力气,所以我们才能不断地有科学发明。

    到了春秋时期,古人发明了桔槔灌溉技术。所谓的桔槔,也被古人称为“桥”,就是将一根或两根直木,立在河边或井边。

    再拿一根直木横在竖立的直木顶上,这根横挂的直木。一端系着大石块,一端系着长绳挂上汲瓶或水桶,利用杠杆的原理来汲水。

    20,耕作技术的进步:春秋的早期,中原地区农民耕种,使用的是一种叫“耒耜”的脚踏耕具。

    耒耜就是最早的铁锹,用脚踏着刃部,把土掘起来。垦耕就是通过人力,用耒耜把土一块块地挨次掘起来。

    这种方法不仅考验人的体力,也考验工具掘土的效率。在中原远离河流的干旱坚硬的土地上,使用青铜钝器通过人力掘土,难度可想而知。

    之所以,春秋早期人口少,就是因为诸侯国虽然地大,但很多土地开垦不动,没有办法种粮食,所以养不活那么多人。

    到了春秋后期,古人不仅发明了铁制工具,而且推行了使用牛耕田的技术。就是用牛拖犁来进行垦耕的方法,从此,很多土地就能开垦了,人口就爆发式增长。

    山西浑源出土了春秋时期晋国的牛尊,牛都已穿有鼻环,说明早在春秋末期,牛就已被牵引来从事劳动。战国的时候,牛鼻环被称为“棬”。

    《吕氏春秋·重己篇》就提到过“棬”:“使五尺竖子引其棬。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随着铁制农具的应用,牛耕的推行,耕作技术的进步,灌溉工具的改进,农业产量提升后,人口数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