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未知的天汉 » 第69章,锻炼的重要性11

第69章,锻炼的重要性11

    而气血之所以畅通无阻,通达于周身,营养脏腑组织。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必须得依靠经络系统的传输。

    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运输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通过经脉运行血气,而营养阴阳,即自己本身一切。以养丹田,刚中柔表之气。溢发于体外,助于技击施展。

    濡筋骨,使自己体格健壮。表里筋骨坚实,内气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来之击。利关节,使演练者身体各部位活动轻灵。以己不动化彼之动,后趁势出击,克敌制胜。

    其三,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相结合。所谓感应传导,就是经络系统对于外界的刺激的感觉,有传递通导作用,即为人体的触觉系统。

    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感应传导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保证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顺利完成。正如《拳论》云:“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其四,把拳术与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相结合。人体的经络系统不仅具有联络作用,运输作用,和感应传导作用。

    同时,它还能够保持人体各部位机能活动的平衡与协调。陈王廷将经络系统的调节作用,应用于太极拳术之中。

    他依靠经络的平衡与协调作用,对身体的各部位进行灵活调节。变幻虚实,以虚诱敌。引实落空,避其实而击其虚,从而克敌制胜。

    拳术与经络学说的结合,使太极拳术独创了顺应经络变化的缠绕螺旋运动方式。而滋生的缠丝劲,旋转发力。增大出拳发劲的威力,令人难以提防。

    4.综合百家拳术之长,独树一帜

    明代嘉靖年间,中国有一名扬海外的武将,姓戚名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系山东省蓬莱人。

    戚继光练制新军,并传以集百家拳术之长编制而成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拳术变化无穷,神秘莫测。

    陈王廷创造太极拳时,从戚继光所编的《三十二势拳经捷要》中吸取许多的精妙,采纳了二十九势。

    即懒扎衣,金鸡独立,采马拳,七星拳,雀地龙,悬脚虚,伏虎势,兽头势,朝天蹬,朝阳手,指裆势,跨虎势,当头炮等。

    由于太极拳既广纳诸家拳术之长,又有自己独特的神奇之处。所以每战必胜,拳理上包容万家。独树一帜,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学说

    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陈卜及其后代六代同居,计有第2代陈刚,第3代陈琳,第4代陈景元,第5代陈堂,第6代陈宗礼等人。

    到第7代陈思齐,陈思孔,陈思怀三兄弟时,开始分家立业。陈思齐传于第8代陈守身,又传于第9代陈我读,陈我讲,陈我诵,陈我漠兄弟四人,再由陈我讲传于第10代陈汝信。

    陈氏另一支由第7代陈思怀,传于第9代陈抚民,由陈抚民传于第9代陈奏乾与陈奏廷二人。

    陈王廷(约1509年)又名陈奏廷,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庠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他劝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

    他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重用。陈王廷报国无门,收心隐退。他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之一百单八式长拳。

    他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阴阳五行之理。并且参考传统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等等。

    他发明创造出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包括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刀,枪,棍,剑,锏,双人粘枪,及双人推手等器械套路。

    拳经

    十三势歌(明朝万历年间山右王宗岳)

    一名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需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十三势行功心解(武禹襄)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气遍身躯之谓)。运动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断而复连,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粘依。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