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启航:从草根到亿万富翁 » 第八章 邮票的契机

第八章 邮票的契机

    “有什么好羡慕的,你也有很多兴趣爱好嘛,说起集邮,你就是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谁不知道你有一大箱子集邮册,在市里面,你也是有名号的。”陈润秋笑道。

    “就是这个,花了我太多时间和精力,凑够一套票,要花很多心思。那些个老狐狸,稍不注意,就换亏了。但现在,绝大部分时候,别人是占不了我的便宜。”说起这个,胡志昆有了精神,隐隐地有些骄傲。

    在天泉市集邮圈子里,他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基本上所有的零花钱,全投入到这个兴趣爱好中。

    “我对这个倒是门外汉,陌生得很,你给我说道说道。”从小到大,他都在为填饱肚子努力,哪有闲钱买邮票。即使捡点废钢卖,大多交给母亲,余一点也买了书。

    “以前我集邮,就是把别人寄给家里的信上的邮票揭下来,存在邮册里。有多的,再拿出去和别人换,这个是不花钱的。但是一年到头,家里能够收到多少封信啊?”

    “而且一般人寄信,绝大多数是普票,集邮集的是纪念邮票,邮政发现的有纪念意义的邮票。所以一年也收集不了几张,而且,邮寄过的票,品相不好,没有价值。后来就存零花钱,压岁钱去邮局买,去邮市买或者换。邮市操作的好,不但能挣钱,还能快速的收集到邮票。”

    说起集邮,胡志昆头头是道,“纪念邮票都是成套的,有的一张成套,有四五张的,最多的有12张的,比如青铜器,如果不买,这种票永远也收集不齐。还有小型张,四方联,最厉害的是错票,如果你弄到一张错票,那就发财了。”

    “为什么呢?”陈润秋问道。

    “发行的时候,印刷的票是会经过详细检查,错票一发现,立即销毁。但是,人终究会有疏漏,没有检查出来,错票就流通了。这些票稀少,所以很值钱。米国一张“倒置的珍妮”,值十万米。”胡志昆脸上作出夸张的表情。

    “那么值钱?”陈润秋沉吟一下道,“是物以稀为贵。那如果一套邮票发行数量少,是不是就特别贵?”

    “邮票值钱与否,发行量肯定有很大关系,但与其特殊意义,受到人们的喜爱,时间久远也有关系。”

    “现在我们市邮票价格怎么样?”陈润秋继续问道。

    “我已经几个月没有去过,一般在几毛到几元之间,上十元的很少,毕竟大家都是兴趣爱好者,喜欢集邮的人也不算多。大多数闲着去转转,看有没有合适自己的票。秋哥,你问这个干什么,也想集邮?”胡志昆问道,心里盘算起来,如果秋哥要买,收不收钱,如果要收,该收多少,赚他的钱肯定不行,良心过不去。可要是送的话,又有点肉痛,唉,实在不行,把自己多的那十几套送给他,刚开始玩,要求也不会太高。

    陈润秋却不知道他那么多心思,又问:“我看参考消息上说,沪上邮市火爆,有些票涨到面值的几十上百倍了。你怎么看?”

    “沪上?”胡志昆茫然的看着同学,感到已经有些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沪上,距离自己如此遥远,形同两个世界,沪上的邮市火爆,和自己有关系吗?

    见胡志昆说不出所以然,陈润秋转过话题,又问了天泉市的邮市在哪里,什么时候人最多,这一两年最受追捧和价格比较高的邮票。

    很快晚饭时间到了,胡志昆是走读生,骑了自行车回家吃饭,约好晚自习时,陈润秋给他讲解今天考的物理难题。

    果然,换一下脑筋,脑子清醒许多,再加上陈润秋深入浅出的讲解。下午困扰得胡志昆差点挠掉头发的难题,不到十分钟就清清楚楚。

    不仅把这个问题搞清楚,陈润秋还将相关联的知识,全部给他梳理了一遍,让他感到困扰的、不懂的、搅作一团的诸多问题,豁然开解。

    胡志昆从心底感激这位同学,从来没有因为成绩好,就高高在上,看不起差生,特别是进入高三,人人都觉得时间宝贵,恨不得一分钟掰作两分钟用,哪里有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

    而且很微妙的,同学之间开始藏着掖着,别人问问题,一般都推说不懂,只有这位同学,从未介怀,有问必答。

    胡志昆回到自己座位,陈润秋开始拿出今天借的书,快速地看起来。一旦开始,他就全神贯注,外界的动静完全置诸身外,往往几十秒就翻页,到晚自习结束,已经看完了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晚上打坐,依然无法静心,勉强行气,膻中穴和丹田胀痛不已,心里更是烦乱。

    陈润秋本以为不管它,过两天自然就好,岂知连续几天,均是如此,便知道出了问题。

    这天晚上,他盘坐在床,却不调息。

    静静地看着窗外,那里有一处花台,里面种着几株栀子花树,长得颇为茂盛,枝叶之间,白色的栀子花开得正好,吐露着馥郁的芬芳。

    不由得想起,自己家门口,那一株柑子树,同样的,在盛夏的时候,开出星星点点的白色花朵,陪伴了自己的童年。

    “突然好想家,鬓发已经花白的父亲,端庄秀丽的母亲,你们好吗?此时此刻,您们已经睡去,还是继续在操劳,还是,在想您们的儿子?”

    任由思绪纷飞,想起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暴打,四兄妹当中,哥哥、姐姐和弟弟,三个月连《道经》中的十个字也记不住,父亲也不再强求,只有自己能背下来,所以自己挨打的次数最多,时间最长。

    这十余年,武功方面的书和杂志看了不计其数,特别是这个年代,气功热铺天盖地,席卷了整个炎黄国。

    大师层出不穷,但在陈润秋看来,骗人的居多,他们的功法,粗劣不堪,夹杂无数的跳大神伎俩,还不如拳脚功夫来得实在。

    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他就跟随武警部队退役的王建军学习扎马步,打熬身体,学会了军体拳、八极拳。

    初三的时候,已经打遍天泉钢铁厂无敌手,立下赫赫威名。

    后来在天泉一中图书馆,阅读了《周易》《黄帝内经》《道德经》,才明白内功真实存在,而自己从小所学的《道经》,应该是一种正宗的功法。

    只不过其神奇之处在于,极少有人能够记忆住,即便记住,也无法一字一句解读,只是任由它在识海中流转,时间到了,自然向前进一步。

    正如《黄帝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之前自己从不强求,听之任之,只管如何舒服如何去。但自从那晚进入那种玄之又玄的境界,自己就开始强求,实际已经着了相,也即是“知见障”。

    如此想着,脸上露出微笑,他向来豪迈,无论何事,拿得起放得下,此际想通关窍,胸中块垒尽去。

    无数《道经》中的字又在识海流转,一股绵长浑厚的暖流在任督二脉中流动,陈润秋却不管它,面带微笑,似已痴去。

    求收藏!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