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的日月山河 » 第二十五章 寻找种子

第二十五章 寻找种子

    终于等到小汤山那边的土炕改造好了,朱由校催着王才人带他去小汤山。古代的出行就是十一路公交外加骑马,速度就是那么快,也就六十多里走了一天才到。

    当天是刮着北风的阴天,万物寂籁,沿途都看不到多少行人,远处的山脚只有光秃秃的荒草随风而动,说不出的凄凉。两轮马车吱吱扭扭的行走刚融雪的土路上,摇的朱由校有些头晕,很快没了兴致,昏沉沉的打盹。

    宫里早就发来旨意,管事来福也得到自己老祖宗的指示。第二天一早,前来请安的来福卖力的介绍着行宫和周围的产业但是王才人根本无心听汇报,抱着朱由计进去泡温泉去了。

    正主朱由校就留下来福。“庄子附近有人种玉米,土豆,红薯吗?”朱由校让来福把画的图给来福看。

    来福也是个不学无术的小管事,他怎么知道,“这些不是常种的庄稼,奴婢也不知道,请小爷稍等,我去喊来庄里种地种的最好的老农”。

    很快一个老农就被带了进来。“这是庄里最好的把式,他叫张初九。”

    朱由校吃惊的望着眼前的老农,头发乱糟糟的还有草屑,脸上的污垢布满了满是褶皱的红黑脸庞,一脸的讨好露着紧张,衣服破旧满是破洞,透过破洞看到稻草中掺杂着灰黑的棉花,两只粗糙的大手紧张的互搓,捆着稻草的满是泥垢的草鞋漏出了有裂痕的脚趾头。

    “贵人说的玉米有点像番麦,土豆有可能就是土芋,红薯应该就是番薯。”看着朱由校画的简图,张初九有些害怕的说。

    “你都见过?种过吗?收成如何?”一看有戏,朱由校一顿追问,反而让张初九更加害怕,磕磕巴巴答不上来。

    “你个闷货,皇长孙问话呢,你敢不好好作答”来福气不打一处来。

    朱由校眉头微微一皱,不露声色的说“来福,你辛苦了,还是去伺候我娘亲吧!郭巴,赏二两银子!”

    “谢谢皇长孙!”来福连忙感恩戴德的面带微笑的讨好着朱由校,转身就恶狠狠的盯着张初九,“你要好好的伺候皇长孙,不然。。。”。出去后不屑地顺手把赏银丢给狗腿子,眼神往里一瞟,狗腿子心领神会的点点头,来福这才往汤池走去。

    跪在地上的张初九,唯唯诺诺的不敢动,等来福走后。朱由校让人扶起来,但死活不敢上炕,无奈的朱由校只能让他蹲坐到火炕边上,吩咐郭巴:“去,赏他一身衣服,另外再赏两百铜钱。”

    张初九千恩万谢,拿着赏赐,激动的不能自已。抬起满是老茧的黑手,抹了抹留在脸上沟壑中的泪水。朱由校静静的望着这位善良而木讷的老农。

    身上慢慢暖和的张初九,脑子也灵活了起来,“小民只种过番薯,收成一般,家里还种着呢,就几分地。也没有贵人画的这么粗,只有这么粗!”说着还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土芋种了一次后,吃了一些,但后面听说有人吃了中毒了,也没敢再吃了,就没敢再种了。这个番麦产量也不是很高,就是好看!所以种的人比较少。其实小民听说也有人能把番薯和土芋种的好的,但不愿意教给外人。”

    “有种子吗?都能买到吗?”朱由校一手撸猫,一只手伸出手指点了点桌上的图纸。

    “这些个东西不值钱,小民都能找到。不知贵人什么时候要?”张初九得到赏赐,心里正热火着呢。

    “越快越好,每找到一样,赏你一两银子!”朱由校很大方的表示。

    “小民立马回去,今晚就给贵人送来!”张初九猛的一下站了起来,拍着胸脯表示,灰黑的棉花絮都飞出来了。

    “今晚?你确定?”朱由校不漏声色的挥了挥面前的空气。

    张初九怕贵人反悔,急忙改口说“就是周围的几个村子,小民回去和儿子分头跑快点,下午就可以回来!”

    “哈哈,不用那么麻烦,来人啊你骑马带着他去,速去速回,”朱由校笑笑说。

    “好的,骑马的话,小民保证两个时辰内就能找齐。”张初九激动的搓着手,面色已经红润了起来。

    等郭巴带人去找种子,朱由校兴致勃勃的准备乘着滑竿巡视着自己的第一块领地。

    今天天气不错,太阳终于上班了,没有污染的蓝天如同蓝色的丝绒一样挂在天上,点缀着几丝飘动的白云,远处的山上,皑皑白雪盖在上面,山上的光秃秃的树木正在随风摆动。刚走出庄子没多远,得到消息的来福急忙赶过来带路。

    望着地理正在抓紧施肥,防冻,浇水的人们,朱由校正在感慨中国的劳动人民真勤劳的时候,刚好走过一个拐角,从山上捡柴的几个小孩正哆嗦着往回走,各个面黄肌瘦,冻得鼻涕冒泡,衣不裹体到处漏着稻草,都是也只是破布包着稻草,还有抱着柴火的小手满是冻疮,红肿不堪。愣愣的望着朱由校那一抹亮黄色的皇家服饰和身后的来福,自卑的抹了抹自己的破衣裳,脸上写满了害怕,眼里充满了羡慕,也闪过一丝憎恨。管事来福大喝一声,手里的皮鞭一甩,“小兔崽子还不赶紧让开,滚到一边跪下。”

    田里劳作的大人,赶紧跑过来抓着自己的孩子直接在田坎边上跪下。

    刚化雪的地上还是有些泥泞,跪下去一定很冷吧,但估计他们的心更冷。朱由校急忙让人落杆,准备上前呢,又看到跪在地上的农户脸上的恐惧,甚至有些扭曲,眼神里的悲哀溢出眼眶,和一丝丝藏着的憎恨。朱由校心里一惊,停下脚步,“都起来吧,以后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了,你们起来回话!”但没人动弹。

    来福一抖手里的鞭子,清脆的鞭声吓得众人一哆嗦,“皇长孙都发话了,还不赶紧起来答话”农户们这才相互搀扶着站起来,战战兢兢的等着朱由校训话。劳作时还感觉不到寒冷,一旦停下来,身体就不受控制的哆嗦起来,朱由校唉了一声。“今天下午村子里每户来一个代表,到行宫外接受小爷训话。”没人吭声。

    来福重复道“都听到了吗?下午未时都要过来,不然的话。。。”手里的鞭子又是一抖。众人也跟着抖了一下,族长肖战站出来说“知道了,来管事,小的下午带着人都过来。”

    朱由校兴致索然的回去后坐在炕上,眼睛愣愣的看着自己写的秘籍,一阵无力。当初的热血,以为凭着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肯定能改变这个世界,但觉得自己还是高估了农业社会的生活,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想起那些同龄孩子的一切,心里很是难受。朱由校心里酸酸的,眼泪不自觉的跑了出来。

    从古至今,最底层的农民真的是努力的活着,悲哀的活着,没有希望的活着。